一种预折极耳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2-25  118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折极耳机构。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是一种全金属壳密封电池,其特点是电池体积小,密封性强,被广泛用在计算机、助听器、电子手表、平板电脑及各类小型电子产品中。

在现有的纽扣电池中,通常包括两个金属外壳半体,装设在金属外壳内部的电芯绕组,以及装设在电芯绕组端面上的极耳。在纽扣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极耳弯折并焊接,目前在弯折极耳的工序中不能确保极耳的弯折精度,极耳折痕位置不统一,导致电芯装入金属外壳内的高度差别大,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折极耳机构,能够在极耳表面形成预折压痕,使得在弯折极耳时能够保证弯折的精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一种预折极耳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极耳的垫板、以及用于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的预折组件;所述预折组件设于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预折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压痕治具,所述压痕治具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痕治具与垫板相对置,所述压痕治具可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

进一步的,所述压痕治具包括基座和冲头,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头设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形成为下端为锐角的倒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浮动块,所述浮动块上设有与垫板平行的连接板,所述预折组件固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块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支架设有凸台,所述浮动块与凸台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预折组件,预折组件能够自动在极耳表面压预折线,使得极耳在弯折时能够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通过设置浮动块,可调节预折组件的高度,进而调节预折线的深度,使用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折极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预折极耳机构主要包括垫板1、预折组件2、以及支架3。其中,垫板1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支架3连接,垫板1用于支撑极耳。预折组件2通过支架3架设在垫板1的上方,预折组件2用于在极耳的表面预压折痕。

预折组件2包括驱动件4和压痕治具5,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采用气缸,但不限于此。压痕治具5与驱动件4的输出端连接,压痕治具5与垫板1上下对置,压痕治具5可在驱动件4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从而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

压痕治具5包括基座6和冲头7,基座6的上端面与驱动件4的输出端连接,冲头7设于基座6的下端面,本实施例中,冲头7形成为下端呈锐角的倒三角形,使得受力集中,保证压出的预折线清晰明确。

支架3上设有浮动块8,浮动块8上设有连接板9,连接板9位于垫板1的上方并与垫板1平行,预折组件2固设在连接板9的下端面。本实施例中,浮动块8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圆孔10,支架3的一侧设有凸台11,浮动块8与凸台11滑动连接。具体实施时,可使用螺栓穿过长圆孔10并与凸台11螺纹连接,使得浮动块8可沿长圆孔10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调节预折组件2与垫板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预折线的深度,以满足不同情况下需求,使用更灵活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预折极耳机构可设置在现有的极耳卷绕机上,具体可设置在靠近极耳贴胶机构的位置,使得极耳卷绕机在贴胶机构对极耳贴胶后,能够对极耳表面预压折痕,实现在不影响卷绕正常生产的同时,进行预折极耳作业,保证折极耳时位置一致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折极耳机构,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极耳的垫板、以及用于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的预折组件;所述预折组件设于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预折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压痕治具,所述压痕治具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痕治具与垫板相对置,所述压痕治具可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治具包括基座和冲头,所述基座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冲头设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形成为下端为锐角的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浮动块,所述浮动块上设有与垫板平行的连接板,所述预折组件固设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块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长圆孔,所述支架设有凸台,所述浮动块与凸台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折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折极耳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极耳的垫板、以及用于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的预折组件;所述预折组件设于所述垫板的上方,所述预折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压痕治具,所述压痕治具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压痕治具与垫板相对置,所述压痕治具可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以在极耳表面预压折痕。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极耳表面形成预折压痕,使得在弯折极耳时能够保证弯折的精度,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江浩;张强;陈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微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