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打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6-09  82


本公开一般涉及打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打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测试行业里,测试结果有很多种,但终会有不合格品出现,因此需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记区分。目前,最常见的是标记方式就是向不合格品的表面涂上墨点以示区分,被涂上墨点的被测器件在下一道工艺中会被筛选出;但是,现有的打点装置在标记过程中,工作状态不稳定,打点丝会出现不能正常收回,导致墨水无法控制,污染其他产品的现象,并且浪费成本;而且现有的打点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操作。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打点装置,用以解决上述的打点丝不能正常收回,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小型化,兼容性高,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新型打点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包括:打点丝、用于安装所述打点丝的固定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驱动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的移动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移动部一侧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移动部底部设置有夹紧部;所述夹紧部设有导向部,且其内部能够容纳所述打点丝贯穿;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部侧壁的电磁铁和设置在所述电磁铁内的连接部;所述电磁铁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连接部上套设有弹性元件,且其位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电磁铁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能够贯穿所述固定部上的通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开设有用于夹紧所述打点丝的夹紧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部上设置有限位部,且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夹紧槽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部上设有用于所述打点丝贯穿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孔远离所述夹紧部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上设有连接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新型打点装置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设计固定组件安装固定打点丝,并利用驱动组件控制打点丝的打点工作,以实现提高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整体器件小型化,兼容性高的目的;

本申请利用固定部作为基础安装部件,以安装固定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需的部件;移动部在固定部的导向槽内移动,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通过在移动部底部设置夹紧部,以夹持导向部,并且打点丝能够贯穿导向部;进一步地,通过在移动部侧壁设置电磁铁,并在电磁铁的通孔内设置连接部,此处,连接部的顶部设有固定件,以安装打点丝,再在连接部上套设弹性元件,其位于固定件与电磁铁之间设置弹性元件;当电磁铁通电时,连接部被吸引向下运动,此时弹性元件被压缩,打点丝向下运动,打点丝的前端面抵到被测器件表面,在被测器件上留下墨点,实现打点;当断电后,电磁铁上面的弹性元件提供反向作用力将连接部恢复原位,此时固定件带着打点丝向上运动,打点丝收回到导向部里。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地为了锁定移动部的位置,设计紧固件;当移动部在固定部的导向槽内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紧固件贯穿固定部上的通孔,紧固件侧壁与通孔内壁设有能够旋紧的螺纹,旋转紧固件,使其贯穿的一端抵在移动部的侧壁上,进而将移动部的位置固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图2为一种新型打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部;2、移动部;3、夹紧部;4、导向部;5、电磁铁;6、打点丝;7、固定件;8、弹性元件;9、连接件;10、限位部;11、导向孔;12、夹紧槽;13、连接部;1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打点丝6、用于安装所述打点丝6的固定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驱动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上的移动部2;所述固定部1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移动部2一侧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移动部2底部设置有夹紧部3;所述夹紧部3设有导向部4,且其内部能够容纳所述打点丝6贯穿;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侧壁的电磁铁5和设置在所述电磁铁5内的连接部13;所述电磁铁5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7;所述连接部13上套设有弹性元件8,且其位于所述固定件7与所述电磁铁5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固定组件安装固定打点丝6,并利用驱动组件控制打点丝6的打点工作,以实现提高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整体器件小型化,兼容性高的目的;

固定部1,作为本装置的基本安装部件,以安装固定组件以及驱动组件所需的部件;

移动部2,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上,其能够在固定部1的导向槽内移动,用以将本打点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

夹紧部3,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底部,用于夹持导向部4;

导向部4,设置在所述夹紧部3,能够容纳打点丝6,对打点丝6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存储墨水;

电磁铁5,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侧壁,为打点丝6的移动提供驱动力;并且,电磁铁5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容纳连接部13;

其中,当电磁铁通电时,其能够吸引连接部13,使得连接部13下移,从而带动打点丝6下移,实现打点工作;

连接部13,设置在所述电磁铁5的通孔内,其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7,用于安装打点丝6;此处,连接部13的上半段为铁材质,下半段为铜材质;

弹性元件8,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上,且其位于所述固定件7与所述电磁铁5之间,用于为固定件7恢复原状态提供作用力;此处,弹性元件8的类型,可选地,例如为弹簧。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14;所述紧固件14能够贯穿所述固定部1上的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4,用于锁定移动部2的位置;当移动部2在固定部1的导向槽内移动至合适位置时,将紧固件14贯穿固定部1上的通孔,紧固件14侧壁与通孔内壁设有能够旋紧的螺纹,旋转紧固件14,使其贯穿的一端抵在移动部2的侧壁上,进而将移动部2的位置固定。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7开设有用于夹紧所述打点丝6的夹紧槽12。

在本实施例中,夹紧槽12,设置在所述固定件7上,用于夹紧打点丝6。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2上设置有限位部10,且所述限位部10位于所述夹紧槽1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0,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上,且其位于所述夹紧槽12的上方,用于限定固定件7的位置,避免连接部13被弹性元件8的作用力弹出时,完全脱离通孔。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部2上设有用于所述打点丝6贯穿的导向孔11,且所述导向孔11远离所述夹紧部3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1,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上,且其远离所述夹紧部3设置,打点丝6能够贯穿此导向孔11,对打点丝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连接件9。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9,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上,用于将本装置与调整座固接。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9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9与固定部1的连接方式,此处不加以限定,可选地,例如为螺栓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利用螺栓将连接件9与固定部1连接。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组件工作,进而控制本装置的打点过程。

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电磁铁通电时,根据电生磁的原理,电磁铁通电后,连接部的上半段被吸引,使得连接部向下运动,此时弹簧被压缩,打点丝向下运动,打点丝的前端面抵到被测器件表面,在被测器件上留下墨点,实现打点;

当断电后,电磁铁上面的弹簧提供反向作用力将连接部恢复原位,此时固定件带着打点丝向上运动,打点丝收回到导向部里。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点丝(6)、用于安装所述打点丝(6)的固定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驱动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1)上的移动部(2);所述固定部(1)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移动部(2)一侧能够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移动部(2)底部设置有夹紧部(3);所述夹紧部(3)设有导向部(4),且其内部能够容纳所述打点丝(6)贯穿;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部(2)侧壁的电磁铁(5)和设置在所述电磁铁(5)内的连接部(13);所述电磁铁(5)上开设有通孔,用于容纳所述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远离所述通孔底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7);所述连接部(13)上套设有弹性元件(8),且其位于所述固定件(7)与所述电磁铁(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14);所述紧固件(14)能够贯穿所述固定部(1)上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开设有用于夹紧所述打点丝(6)的夹紧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2)上设置有限位部(10),且所述限位部(10)位于所述夹紧槽(1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2)上设有用于所述打点丝(6)贯穿的导向孔(11),且所述导向孔(11)远离所述夹紧部(3)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上设有连接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9)可拆卸地与所述固定部(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打点装置。包括:打点丝、用于安装所述打点丝的固定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利用移动部在固定部的导向槽内移动,将本装置移动至合适位置;通过在移动部底部设置夹紧部,夹持导向部,且打点丝能够贯穿导向部;通过在移动部侧壁设置电磁铁,并在电磁铁的通孔内设置连接部,此处,连接部的顶部设有固定件,以安装打点丝,再在连接部上套设位于固定件与电磁铁之间的弹性元件;当电磁铁通电时,连接部被吸引下移,弹性元件被压缩,打点丝下移,打点丝的前端面抵到被测器件表面,并留下墨点;当断电后,弹性元件提供反向作用力将连接部恢复原位,此时固定件带着打点丝向上运动,打点丝收回到导向部里。

技术研发人员:赵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硅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3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