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皂粒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皂粒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皂粒主要指脂肪酸钠盐的复杂混合物,具有优良的润湿、分散和净洗能力,适用于纺织品染色后的皂洗和生产设备的快速洗涤。根据原料来源可以分为植物基皂粒和动物基皂粒;根据酸碱性可分为游离酸型皂粒和游离碱型皂粒;根据水分含量可分为高水分皂粒和低水分皂粒;根据原料的处理方式和目前国内的现状可分为中和皂粒和大锅煮皂皂粒。
皂粒在生产过程中其颗粒大小不一,其不能快速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皂粒进行分别存储,存储分离存储效果不佳,同时其造粒后不易快速冷却,极易造成皂粒粘连的情况发生,影响后期分类存储。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皂粒生产设备,能够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皂粒进行分类存储,提高其分类存储的效率,同时能够快速冷却定型,避免皂粒粘接的情况发生。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包括出料机、位于出料机一侧的出料口以及设置在出料机底部的载台,载台上部分类储料机构;
分类储料机构包括导料板,导料板固定在第一弹簧连接杆与第二弹簧连接杆上端,第一弹簧连接杆与第二弹簧连接杆固定连接在载台上侧面上,导料板下部设置振动电机,导料板一侧设置格栅网,格栅网正下侧的载台上上设置第一储料箱,导料板一侧设置引流板,引流板延伸至第二储料箱上侧,第二储料箱设置在第一储料箱一侧的载台上,导料板上部设置冷冻机构。
优选的,导料板向下与水平面呈15-30°夹角布置。
优选的,振动电机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设置在出料机一侧。
优选的,出料口一侧设置引流罩,引流罩向下与水平面呈15°夹角布置。
优选的,冷却机构包括载架,载架设置在导料板上,载架上部设置支撑盒,支撑盒内设置散热风机组,支撑盒下部设置集气罩,集气罩下部延伸至载架内。
优选的,散热风机组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支撑盒上部设置多组散热孔。
优选的,第一储料箱内设置内存储箱,内存储箱一侧设置导向块,导向块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内,导向槽开设在第一储料箱内一侧表面,导向块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上端与导向槽内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槽内底部设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通过连接线与警报器电性连接,警报器安装在第一储料箱一侧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导料板、格栅网、振动电机、第一储料箱以及第二储料箱的设置,能够通过振动电机带动导料板移动,并对皂粒进行翻动并移动,再通过格栅网对皂粒进行分类,小颗粒皂粒通过格栅网输送至第一储料箱内,大颗粒皂粒通过第二储料箱进行存储,实现了不同颗粒大小皂粒的分离存储功能。
2、通过散热风机组、载架以及集气罩的设置,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并对皂粒进行快速冷却,使其快速定型,避免其粘接的情况发生,便于后续皂粒的分类存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的导料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分类储料机构;2、冷冻机构;3、出料口;4、出料机;5、载台;11、第一弹簧连接杆;12、振动电机;13、第一储料箱;14、第二弹簧连接杆;15、第二储料箱;16、引流板;17、导料板;18、格栅网;21、载架;22、支撑盒;23、散热风机组;24、集气罩;25、散热孔;31、引流罩;131、内存储箱;132、复位弹簧;133、导向块;134、导向槽;135、行程开关;136、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包括出料机4、位于出料机4一侧的出料口3以及设置在出料机4底部的载台5,载台5上部分类储料机构1;
分类储料机构1包括导料板17,导料板17固定在第一弹簧连接杆11与第二弹簧连接杆14上端,第一弹簧连接杆11与第二弹簧连接杆14固定连接在载台5上侧面上,导料板17下部设置振动电机12,导料板17一侧设置格栅网18,格栅网18正下侧的载台5上上设置第一储料箱13,导料板17一侧设置引流板16,引流板16延伸至第二储料箱15上侧,第二储料箱15设置在第一储料箱13一侧的载台5上,导料板17上部设置冷冻机构2。
本实用新型中,当出料机4将皂粒颗粒通过出料口3输送至导料板17上,然后接通振动电机12电路,振动电机12带动导料板17在第一弹簧连接杆11与第二弹簧连接杆14上振动,导料板17带动皂粒颗粒振动并移动,当皂粒颗粒移动至格栅网18位置,小颗粒皂粒通过格栅网18的网口掉落至第一储料箱13内,大颗粒皂粒继续沿着导料板17移动,并通过引流板16输送至第二储料箱15进行储存。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料板17向下与水平面呈15-30°夹角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便于皂粒颗粒沿着导流板进行移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振动电机12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设置在出料机4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控制振动电机12的运行。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料口3一侧设置引流罩31,引流罩31向下与水平面呈15°夹角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引流罩31的设置,能够将出料机4内的皂粒颗粒精确手速至导料板17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冷却机构包括载架21,载架21设置在导料板17上,载架21上部设置支撑盒22,支撑盒22内设置散热风机组23,支撑盒22下部设置集气罩24,集气罩24下部延伸至载架21内。
需要说明的是,接通散热风机组23的电路,散热风机组23将载架21内的热空气通过集气罩24快速排出,进而形成空气对流,使皂粒颗粒快速冷却,便于皂粒颗粒快速定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散热风机组23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支撑盒22上部设置多组散热孔25。
需要说明的是,提高支撑盒22的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储料箱13内设置内存储箱131,内存储箱131一侧设置导向块133,导向块133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134内,导向槽134开设在第一储料箱13内一侧表面,导向块133一端与复位弹簧13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32上端与导向槽134内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槽134内底部设置行程开关135,行程开关135通过连接线与警报器136电性连接,警报器136安装在第一储料箱13一侧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皂粒输送至内存储箱131时,随着重力的增加,内存储箱131带动导向块133在导向槽134内移动,同时导向块133拉伸复位弹簧132,当导向块133触碰行程开关135时,行程开关135接通警报器136电路,警报器136发出警报声,作业人员听到警报声后,对内存储箱131内的原料进行清理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1.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机(4)、位于出料机(4)一侧的出料口(3)以及设置在出料机(4)底部的载台(5),载台(5)上部分类储料机构(1);
分类储料机构(1)包括导料板(17),导料板(17)固定在第一弹簧连接杆(11)与第二弹簧连接杆(14)上端,第一弹簧连接杆(11)与第二弹簧连接杆(14)固定连接在载台(5)上侧面上,导料板(17)下部设置振动电机(12),导料板(17)一侧设置格栅网(18),格栅网(18)正下侧的载台(5)上设置第一储料箱(13),导料板(17)一侧设置引流板(16),引流板(16)延伸至第二储料箱(15)上侧,第二储料箱(15)设置在第一储料箱(13)一侧的载台(5)上,导料板(17)上部设置冷冻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导料板(17)向下与水平面呈15-30°夹角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振动电机(12)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控制面板设置在出料机(4)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出料口(3)一侧设置引流罩(31),引流罩(31)向下与水平面呈15°夹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构包括载架(21),载架(21)设置在导料板(17)上,载架(21)上部设置支撑盒(22),支撑盒(22)内设置散热风机组(23),支撑盒(22)下部设置集气罩(24),集气罩(24)下部延伸至载架(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散热风机组(23)通过连接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支撑盒(22)上部设置多组散热孔(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皂粒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料箱(13)内设置内存储箱(131),内存储箱(131)一侧设置导向块(133),导向块(133)块活动连接在导向槽(134)内,导向槽(134)开设在第一储料箱(13)内一侧表面,导向块(133)一端与复位弹簧(13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32)上端与导向槽(134)内顶部固定连接,导向槽(134)内底部设置行程开关(135),行程开关(135)通过连接线与警报器(136)电性连接,警报器(136)安装在第一储料箱(13)一侧表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