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具喷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04  93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具的喷涂装置,特别是一种管具喷涂装置,能够为管具喷涂保护层。



背景技术:

管具,包括石油工业使用的油管和套管等管子,尤其是油管在油田开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油管腐蚀、磨损、结垢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油水井长效生产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油管、注水管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甚至苛刻,高温高压、腐蚀、高矿化度、结垢、磨损等井况愈来愈多,造成油水井管的腐蚀结垢、磨损严重等问题更加突出。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高矿化度等因素使得油井生产条件不断恶化,井下油管承受的井液腐蚀、偏磨等危害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油管的抗磨、抗腐蚀和耐温性能,在油管内部和外部喷涂保护层,能够对管具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可以延长管具的使用寿命。

然而,现有的油管喷涂装置,对油管的内部喷涂不便,喷涂效率低下,喷涂效果不好,使油管的使用寿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上述问题需要解决。

经检索,一种油管内外防腐喷涂装置,专利申请号:201921281405.1,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方一侧转动连接有箱门,箱体上方放置有涂料箱,涂料箱上方一侧套接有总软管,总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泵体,泵体的另一端通过总软管连接有两个一体结构的分支软管,分支软管上均安装有阀门,分支软管的另一端均套接有连接头,两个连接头的另一端分别套接有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第二硬管的另一端套接有旋转喷头,箱体内一侧焊接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另一端活塞杆焊接有u型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架内一侧两端均焊接有夹紧机构,支撑架下方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方一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相连,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焊接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一端两侧面均对称焊接有固定机构,第一硬管的另一端套接有喷头,箱体内底部放置有槽体。

但仍存在下述缺陷:该装置的外喷涂依靠喷头单点喷涂,存在喷涂不均、不匀的缺点。

一种油管内涂层防腐材料喷涂辅助装置,专利申请号:201520307402.6,该装置包括支撑腔,支撑腔右侧上部设置有搅拌腔,搅拌腔下部左侧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下部连接有下料腔,下料腔下部设置有供料腔,供料腔下部设置有出料腔,出料腔上部左侧设置有多个进料孔,出料腔右侧设置有多个出料孔,出料腔下部左侧设置有滑轮,出料腔下部设置有滑道,滑轮设置在滑道内,下料腔上部设置有液压器,液压器右侧连接有液压伸缩柱,液压伸缩柱下部右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下部与出料腔上部右侧相连接;支撑腔左侧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右侧连接有电机轴,电机轴侧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支撑腔下部设置有吹风机,吹风机右侧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右侧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但仍存在下述缺陷:该装置仅仅是内壁喷涂,无法实现内外同时喷涂,喷涂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管具喷涂装置的喷涂效率低下、喷涂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具喷涂装置,解决上述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包括涂料箱和喷料管线,升降液压缸位于底板的一侧下方,底板的另一侧上方固定着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升降滑道,固定液压缸和活动压板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顶部;升降支撑杆一端与升降滑道中的升降丝杠连接、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喷涂工具,升降丝杠与升降电机连接;喷料管线一端与涂料箱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喷涂工具连通,外部喷涂工具能够沿着升降丝杠在被喷管具外面上下移动;内部喷涂工具固定在升降液压缸的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并通过喷涂软管与涂料箱连接,内部喷涂工具能够在被喷管具的内腔上下移动。

所述外部喷涂工具包括喷涂连接杆、喷涂板、外喷涂头和外部加热器,外喷涂头安装在喷涂板的内侧;喷涂连接杆是u型杆,该u型杆的一端与喷涂板连通、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加热器,喷涂连接杆固定在升降支撑杆的前端。

所述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均是半圆形结构,外部加热器的半圆形管体中装有电加热丝,固定在两个喷涂连接杆前端的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相向设置,两个相向设置的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所形成的内圆大于被喷管具的外圆。

所述内部喷涂工具包括固定杆、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固定杆的纵切面是工型结构,固定杆的杆体两端是盘状体,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分别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盘状体和下端盘状体的外面。

所述内喷涂头是圆形管体,在所述圆形管体的外侧设有喷孔,内喷涂头通过喷涂软管和三通管与涂料箱连通;内部加热圈是内部装有电加热丝的圆形管体。

所述升降滑道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支撑板的两侧,升降电机安装在升降滑道的底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滑道中的升降丝杠连接。

所述固定支撑板的顶部还装有固定滑道,固定滑道是u型滑道、环绕在固定液压缸的外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液压缸顶部的活动压板能够在固定滑道中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滑道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活动压板对应被喷管具的一端设有流通孔,该流通孔的内径小于被喷管具的外径。

所述升降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升降丝杠螺纹连接;底板设有活塞杆通过孔,该活塞杆通过孔的孔径大于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外径且小于被喷管具的内径;在所述活塞杆通过孔与固定支撑板之间的底板的板体上设有外部加热器电缆通过孔。

所述涂料箱固定在固定支撑板的后侧,涂料箱的箱体一侧设有搅拌电机、另一侧箱体设有泵机,泵机的输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喷涂软管和喷涂管线连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涂料箱内的搅拌转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转轴的外部装有搅拌叶片。

所述升降液压缸设有底座和支腿,升降液压缸活塞杆和固定杆均设有中心孔,喷涂软管以及内部加热圈的电缆均能从升降液压缸的侧孔进入升降液压缸活塞杆和固定杆的中心孔中并分别与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可以对被喷管具的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喷涂施工,大幅提高了喷涂效率。升降液压缸活塞杆带动内部喷涂工具在被喷管具的内部上下移动,对被喷管具的内部实施喷涂和加热,升降电机通过升降丝杠和升降支撑杆带动外部喷涂工具沿着被喷管具的外部上下移动,对被喷管具的外部实施喷涂和加热。

本装置将被喷管具的一端放置在底板上,另一端通过固定液压缸控制其活塞杆的伸缩,使活动压板压在被喷管具上,对被喷管具进行固定。喷涂时,内喷涂头的多个喷孔使被喷管具内部喷涂的更加均匀,在提高了喷涂效果的同时,喷涂效率更高。在喷涂完成的同时,通过内喷涂头下方的内部加热圈对被喷管具内部进行加热,使涂料更快的固化,使被喷管具的喷涂效率更高。与此同时,外部喷涂与内部喷涂同时进行,通过两组相互对应安装的喷涂板中的外喷涂头对被喷管具的外部进行喷涂,使被喷管具的外部喷涂的更加均匀,大幅提高了外部喷涂效果。在外喷涂完成的同时,通过喷涂板下方的外部加热器进行加热,使涂料更快的固化,使被喷管具的喷涂效率大幅提高。

本涂料箱中的涂料通过搅拌叶在涂料箱内进行搅拌,使涂料更好的进行混合,进一步提高了涂料的喷涂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喷涂效果好、喷涂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中:1-底板;2-升降电机;3-升降丝杠;4-搅拌电机;5-涂料箱;6-升降支撑杆;7-升降滑道;8-固定支撑板;9-固定滑道;10-活动压板;11-喷涂板;12-外喷涂头;13-喷涂连接杆;14-外部加热器;15-升降液压缸;16-泵机;17-喷料管线;18-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9-内部加热圈;20-固定杆;21-内喷涂头;22-搅拌转轴;23-搅拌叶;24-固定液压缸;25-连接板;26-三通管;27-喷涂软管;28-外部加热器电缆通过孔;29-支腿;3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为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到图4,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包括涂料箱5和喷料管线17,升降液压缸15位于底板1的一侧下方,底板1的另一侧上方固定着固定支撑板8,固定支撑板8的两侧设有升降滑道7,固定液压缸24和活动压板10设置在固定支撑板8的顶部;升降支撑杆6一端与升降滑道7中的升降丝杠3连接、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喷涂工具,升降丝杠3与升降电机2连接;喷料管线17一端与涂料箱5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喷涂工具连通,外部喷涂工具能够沿着升降丝杠3在被喷管具外面上下移动;内部喷涂工具固定在升降液压缸15的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的顶部并通过喷涂软管27与涂料箱5连接,内部喷涂工具能够在被喷管具的内腔上下移动,能够对被喷管具的内部和外部同时实现喷涂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实施例:

所述外部喷涂工具包括喷涂连接杆13、喷涂板11、外喷涂头12和外部加热器14,外喷涂头12安装在喷涂板11的内侧;喷涂连接杆13是u型杆,该u型杆的一端与喷涂板11连通、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加热器14,喷涂连接杆13固定在升降支撑杆6的前端。

所述喷涂板11和外部加热器14均是半圆形结构,外部加热器14的半圆形管体中装有电加热丝,固定在两个喷涂连接杆13前端的喷涂板11和外部加热器14相向设置,两个相向设置的喷涂板11和外部加热器14所形成的内圆大于被喷管具的外圆。本装置中的外喷涂头12和外部加热器14对被喷管具外部起到上喷、下烤的喷涂效果,可大幅提高喷涂施工的效率。

所述内部喷涂工具包括固定杆20、内喷涂头21和内部加热圈19,固定杆20的纵切面是工型结构,固定杆20的杆体两端是盘状体,内喷涂头21和内部加热圈19分别固定在固定杆20的上端盘状体和下端盘状体的外面。

所述内喷涂头21是圆形管体,在所述圆形管体的外侧设有喷孔,内喷涂头21通过喷涂软管27和三通管26与涂料箱5连通;内部加热圈19是内部装有电加热丝的圆形管体。本装置中的内喷涂头21和内部加热圈19对被喷管具内部起到上喷、下烤的喷涂效果,大幅提高了喷涂施工的效率。

所述升降滑道7通过连接板25固定在固定支撑板8的两侧,升降电机2安装在升降滑道7的底部,升降电机2的输出端与升降滑道7中的升降丝杠3连接。

所述固定支撑板8的顶部还装有固定滑道9,固定滑道9是u型滑道、环绕在固定液压缸24的外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液压缸24顶部的活动压板10能够在固定滑道9中上下移动。

所述固定滑道9的顶部设有限位块,可对活动压板10的运动加以限制;活动压板10对应被喷管具的一端设有流通孔,该流通孔的内径小于被喷管具的外径。在喷涂作业中,通过该流通孔能够释放出被喷管具中的气体。

所述升降支撑杆6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升降丝杠3螺纹连接;底板1设有活塞杆通过孔,该活塞杆通过孔的孔径大于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的外径且小于被喷管具的内径;在所述活塞杆通过孔与固定支撑板8之间的底板1的板体上设有外部加热器电缆通过孔28,外部加热器14的电缆可从外部加热器电缆通过孔28中通过。

所述涂料箱5固定在固定支撑板8的后侧,涂料箱5的箱体一侧设有搅拌电机4、另一侧箱体设有泵机16,泵机16的输出口通过三通管26分别与喷涂软管27和喷涂管线17连接,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与涂料箱5内的搅拌转轴22连接,在所述搅拌转轴22的外部装有搅拌叶片23。在涂料箱5中安装了搅拌电机4,有效提高了涂料的混合效果。

所述升降液压缸15设有底座30和支腿29,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和固定杆20均设有中心孔,喷涂软管27以及内部加热圈19的电缆均能从升降液压缸15的侧孔进入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和固定杆20的中心孔中并分别与内喷涂头21和内部加热圈19连接。

本装置中的用电设施,如:搅拌电机4、电机2、升降液压缸15、泵机16、固定液压缸24、外部加热器14和内部加热圈19等均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以后,在使用时,将被喷管具一端放置在底板1上,另一端通过固定液压缸24控制其活塞杆进行伸缩,使活动压板10压在被喷管具上,同时通过升降液压缸15控制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的升降,使升降液压缸活塞杆18上的内部喷涂工具进行喷涂,通过内喷涂头21中的多个喷孔,使被喷管具内部喷涂的更均匀;在喷涂完成的同时,通过内部喷头21下方的内部加热圈19进行加热。

与被喷管具进行内部喷涂的同时,外部喷涂也在进行。通过升降电机2带动升降丝杠3进行转动,使升降支撑杆6在升降滑道7内上下滑动,使外喷涂头12和外部加热器14很好地上下移动。通过两组相互对应设置的外喷涂头12对被喷管具的外部进行喷涂,在喷涂完成的同时,通过外喷涂头12下方的外部加热器14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喷涂的工作效率。

搅拌电机4带动涂料箱5中的搅拌转轴22转动,让搅拌叶片23在涂料箱5内进行搅拌,使涂料的混合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喷涂效果和质量。

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为典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启示下做出修改。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和创造理念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文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包括涂料箱和喷料管线,其特征是,升降液压缸位于底板的一侧下方,底板的另一侧上方固定着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升降滑道,固定液压缸和活动压板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顶部;升降支撑杆一端与升降滑道中的升降丝杠连接、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喷涂工具,升降丝杠与升降电机连接;喷料管线一端与涂料箱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喷涂工具连通,外部喷涂工具能够沿着升降丝杠在被喷管具外面上下移动;内部喷涂工具固定在升降液压缸的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并通过喷涂软管与涂料箱连接,内部喷涂工具能够在被喷管具的内腔上下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部喷涂工具包括喷涂连接杆、喷涂板、外喷涂头和外部加热器,外喷涂头安装在喷涂板的内侧;喷涂连接杆是u型杆,该u型杆的一端与喷涂板连通、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加热器,喷涂连接杆固定在升降支撑杆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均是半圆形结构,外部加热器的半圆形管体中装有电加热丝,固定在两个喷涂连接杆前端的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相向设置,两个相向设置的喷涂板和外部加热器所形成的内圆大于被喷管具的外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部喷涂工具包括固定杆、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固定杆的纵切面是工型结构,固定杆的杆体两端是盘状体,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分别固定在固定杆的上端盘状体和下端盘状体的外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喷涂头是圆形管体,在所述圆形管体的外侧设有喷孔,内喷涂头通过喷涂软管和三通管与涂料箱连通;内部加热圈是内部装有电加热丝的圆形管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滑道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支撑板的两侧,升降电机安装在升降滑道的底部,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滑道中的升降丝杠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支撑板的顶部还装有固定滑道,固定滑道是u型滑道、环绕在固定液压缸的外部,固定在所述固定液压缸顶部的活动压板能够在固定滑道中上下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滑道的顶部设有限位块;活动压板对应被喷管具的一端设有流通孔,该流通孔的内径小于被喷管具的外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与升降丝杠螺纹连接;底板设有活塞杆通过孔,该活塞杆通过孔的孔径大于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外径且小于被喷管具的内径;在所述活塞杆通过孔与固定支撑板之间的底板的板体上设有外部加热器电缆通过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涂料箱固定在固定支撑板的后侧,涂料箱的箱体一侧设有搅拌电机、另一侧箱体设有泵机,泵机的输出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喷涂软管和喷涂管线连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涂料箱内的搅拌转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转轴的外部装有搅拌叶片。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具喷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液压缸设有底座和支腿,升降液压缸活塞杆和固定杆均设有中心孔,喷涂软管以及内部加热圈的电缆均能从升降液压缸的侧孔进入升降液压缸活塞杆和固定杆的中心孔中并分别与内喷涂头和内部加热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管具喷涂装置,本装置包括涂料箱和喷料管线,升降液压缸位于底板的一侧下方,底板的另一侧上方固定着固定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升降滑道,固定液压缸和活动压板设置在固定支撑板的顶部;升降支撑杆一端与升降滑道中的升降丝杠连接、另一端固定着外部喷涂工具,升降丝杠与升降电机连接;喷料管线一端与涂料箱连接、另一端与外部喷涂工具连通,外部喷涂工具能够沿着升降丝杠在被喷管具外面上下移动;内部喷涂工具固定在升降液压缸的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顶部并通过喷涂软管与涂料箱连接,内部喷涂工具能够在被喷管具的内腔上下移动。本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喷涂效果好、喷涂效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张江;许德广;栾晓冬;冯虎;董雨萌;刘磊;王明江;何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