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04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喷漆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



背景技术:

喷漆的涂料仍以溶剂为主,漆膜表面及漆雾中的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简称三苯,三苯会直接挥发至车间空气中,微小的漆雾雾滴在溶剂挥发后形成粉尘,也散逸在车间空气中,三苯属强毒性溶剂,作业时散发至车间空气中,工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造血系统的损害,漆雾对作业工人的危害不容忽视。

目前现有的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过滤效果差且无法将对油液进行收集,不便于后期的油液进行循环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油雾喷漆房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具备过滤效果好且可以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过滤效果差且无法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包括漆房主体,所述漆房主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雾除尘器,所述油雾除尘器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气分离板、漆雾过滤网和初效过滤网,所述油雾除尘器的左侧连通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远离油雾除尘器的一侧贯穿至漆房主体的内腔并连通有输送管,所述油雾除尘器的右侧连通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的右侧连通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右侧贯穿至壳体的右侧并连通有旋风除尘器。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有引风罩,所述输送管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顶部与漆房主体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气分离板、漆雾过滤网和初效过滤网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丝与油雾除尘器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板、漆雾过滤网和初效过滤网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油雾除尘器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背面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远离壳体的一侧连通有吸液泵,所述吸液泵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漆房主体顶部右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吸液泵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内腔前侧的顶部和后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光氧活性炭板,所述光氧活性炭板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侧与旋风除尘器内腔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正面的左侧通过铰链设置有检修门,且检修门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安装架与引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部连通有出尘管,所述旋风除尘器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漆房主体、壳体、油雾除尘器、漆雾过滤网、初效过滤网、吸风管、输送管、引风管、引风机、出风管、旋风除尘器、引风罩、吸液管、吸液泵、安装槽、光氧活性炭板、出气管、支撑腿和油气分离板的设置,达到了过滤效果好且可以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过滤效果差且无法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问题,便于后期的油液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雾喷漆房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扣,对输送管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防止输送管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增加了输送管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安装槽和安装块,对光氧活性炭板起到了便于安装的作用,这样光氧活性炭板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光氧活性炭板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光氧活性炭板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通过设置光氧活性炭板,便于将油雾除尘器处理后剩余的部分气味进行处理,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处理废气效率高,使用成本较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和旋风除尘器结构俯视图。

图中:1、漆房主体;2、壳体;3、油雾除尘器;4、漆雾过滤网;5、初效过滤网;6、吸风管;7、输送管;8、引风管;9、引风机;10、出风管;11、旋风除尘器;12、引风罩;13、吸液管;14、吸液泵;15、安装槽;16、光氧活性炭板;17、出气管;18、支撑腿;19、油气分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包括漆房主体1,漆房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2,壳体2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雾除尘器3,油雾除尘器3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油雾除尘器3的左侧连通有吸风管6,吸风管6远离油雾除尘器3的一侧贯穿至漆房主体1的内腔并连通有输送管7,油雾除尘器3的右侧连通有引风管8,引风管8的右侧连通有引风机9,引风机9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10,出风管10的右侧贯穿至壳体2的右侧并连通有旋风除尘器11;

输送管7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有引风罩12,输送管7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顶部与漆房主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扣,对输送管7起到了固定稳定的作用,防止输送管7在工作使用时出现脱落的问题,增加了输送管7工作时的稳定性;

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丝与油雾除尘器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油雾除尘器3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槽15和安装块,对光氧活性炭板16起到了便于安装的作用,这样光氧活性炭板16在使用时效果更好,避免了光氧活性炭板16在使用时出现晃动,同时也便于人们对光氧活性炭板16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

壳体2背面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吸液管13,吸液管13远离壳体2的一侧连通有吸液泵14,吸液泵14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漆房主体1顶部右侧的后侧固定连接,吸液泵14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通过设置光氧活性炭板16,便于将油雾除尘器3处理后剩余的部分气味进行处理,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处理废气效率高,使用成本较小等优点;

旋风除尘器11内腔前侧的顶部和后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5,安装槽15的内腔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光氧活性炭板16,光氧活性炭板1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侧与旋风除尘器11内腔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壳体2正面的左侧通过铰链设置有检修门,且检修门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壳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安装架与引风机9的底部固定连接;

旋风除尘器11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7,旋风除尘器11的底部连通有出尘管,旋风除尘器1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8,支撑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通过漆房主体1、壳体2、油雾除尘器3、漆雾过滤网4、初效过滤网5、吸风管6、输送管7、引风管8、引风机9、出风管10、旋风除尘器11、引风罩12、吸液管13、吸液泵14、安装槽15、光氧活性炭板16、出气管17、支撑腿18和油气分离板19的设置,达到了过滤效果好且可以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过滤效果差且无法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问题,便于后期的油液进行循环使用,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雾喷漆房的实用性。

使用时,喷漆时,工人通过外置控制装置打开引风机9,漆房主体1的内部喷漆产生的漆雾在引风机9的强制作用下,在漆房主体1内部的操作区域形成一定的负面风速风速在(0.3~0.5m/s)之间,自上而下,使飞溅的废漆雾通过引风罩12、输送管7和吸风管6输送至油雾除尘器3中,既改善了工作环境,又保证了涂层质量,进入油雾除尘器3内的漆雾通过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将油液和气体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气体通过出风管10输送至旋风除尘器11内,旋风除尘器11内的光氧活性炭板16将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后通过出气管17排出,经过油雾除尘器3处理后剩余的部分气味,再经过光氧活性炭板16处理后达到高空排放的标准,也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还具有处理效率高,使用成本较小等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包括漆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漆房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雾除尘器(3),所述油雾除尘器(3)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所述油雾除尘器(3)的左侧连通有吸风管(6),所述吸风管(6)远离油雾除尘器(3)的一侧贯穿至漆房主体(1)的内腔并连通有输送管(7),所述油雾除尘器(3)的右侧连通有引风管(8),所述引风管(8)的右侧连通有引风机(9),所述引风机(9)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10),所述出风管(10)的右侧贯穿至壳体(2)的右侧并连通有旋风除尘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7)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有引风罩(12),所述输送管(7)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且卡扣的顶部与漆房主体(1)内腔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通过螺丝与油雾除尘器(3)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板(19)、漆雾过滤网(4)和初效过滤网(5)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固定板与油雾除尘器(3)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背面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吸液管(13),所述吸液管(13)远离壳体(2)的一侧连通有吸液泵(14),所述吸液泵(14)的底部通过螺丝与漆房主体(1)顶部右侧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吸液泵(14)的右侧连通有出液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1)内腔前侧的顶部和后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安装槽(15)的内腔设置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光氧活性炭板(16),所述光氧活性炭板(16)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外侧与旋风除尘器(11)内腔两侧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正面的左侧通过铰链设置有检修门,且检修门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壳体(2)内腔底部的右侧通过安装架与引风机(9)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1)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17),所述旋风除尘器(11)的底部连通有出尘管,所述旋风除尘器(1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8),所述支撑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包括漆房主体,所述漆房主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雾除尘器,所述油雾除尘器内腔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油气分离板、漆雾过滤网和初效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通过漆房主体、壳体、油雾除尘器、漆雾过滤网、初效过滤网、吸风管、输送管、引风管、引风机、出风管、旋风除尘器、引风罩、吸液管、吸液泵、安装槽、光氧活性炭板、出气管、支撑腿和油气分离板的设置,达到了过滤效果好且可以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带有漆雾过滤装置的油雾喷漆房过滤效果差且无法将对油液进行收集的问题,便于后期的油液进行循环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香;陈绕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巨龙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