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设计粪便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粪便发酵设备,通常使用传送带等开放式的输料送料方式将原料、辅料输送至发酵罐内进行搅拌和发酵,原料和辅料通过不同的线路输送,此种输料以及发酵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在送料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对封闭的环境,粪便废气直接逸散,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甚至会严重危的工人的生命健康以及生产安全;其次,原料、辅料搅拌以及发酵过程全部在发酵罐内进行,物料的粉碎、分散搅拌过程仅仅依靠设置于发酵罐内的搅拌刀组,大概率的会导致原料和辅料的粉碎不充分、搅拌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使得产品不能迅速的进入发酵状态,严重影响产品发酵质量,延长产品的发酵周期;再者,多条输料线路的结构,结构相对复杂,并且需要设置多个驱动装置,不易操控,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传统发酵设备废气逸散,物料混合粉碎搅拌不均匀以及设备结构复杂不易操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酵工艺的预混料系统。
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原料仓、辅料仓、预发酵仓以及发酵罐,所述发酵罐通过设置竖直输料管与所述预发酵仓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一横向输料管,所述原料仓、辅料仓、竖直输料管通过所述横向输料管连通,所述横向输料管贯穿辅料仓以及竖直输料管设置;制造一个相对密封的输料混料环境,使得废气封闭于输料管路中以及发酵罐中,并通过发酵罐上设置的排风管统一排放处理。
所述竖直输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竖直提升绞龙;所述横向输料管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所述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同轴设置,所述混料刀组设置于辅料仓底部;使得原料和辅料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横向绞龙、混料刀组充分的粉碎、分散和搅拌,保证物料粉碎分散、混合更加均匀,可有效缩短发酵周期;同轴结构,使得原料和辅料的输料、混料均使用同一线路,精简了设备结构,输料、粉碎、混匀操作同步进行,更加便于操控,工作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预发酵仓上宽下窄的倒斗型结构,所述竖直输料管延伸至预发酵仓底部,减少物料在预发酵仓内的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输料管的一端还设置有横向输料电机,所述横向输料电机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输料管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输料电机,所述竖直输料电机与所述竖直提升绞龙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仓底部设置有控料阀,所述原料仓配合所述控料阀在其侧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控料阀还连接有液压连杆;液压连杆可带动控制阀在滑轨上移动,从而控制原料单位时间的输料量,保证原料、辅料的混合比例以及水分含量,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仓底部在与横向输料管连通位置设置有控料挡板;所述控料挡板可控制辅料单位时间输送量,保证原料、辅料的混合比例以及水分含量,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刀组,所述搅拌刀组呈屋脊状;在发酵罐内进一步的搅拌混合后的物料,使得物料混合更加均匀,屋脊状的搅拌刀组结构使得搅拌阻力更小,物料也不易在搅拌刀组上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路;有效防止废气逸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发酵工艺的预混料系统,使用横向输料管路和竖直输料管路输料,制造了相对封闭的送料空间,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的传送带送料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废气的散逸,避免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相互配合,有效的粉碎细化并混匀原料和辅料,混匀后的物料可在预发酵仓进行预先的发酵,并最终通过竖直输料绞龙结构输送至发酵罐内,使得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再次细化并混匀,相对于传统的只依靠发酵罐进行物料粉碎、搅拌混匀的方式,本预混料系统能够使得物料粉碎、搅拌混合的更加细致均匀,并有效缩短发酵的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的同轴结构,统一了原料、辅料的输送线路,并在送料过程中进行混料操作,三者可使用同一驱动结构,大大精简了系统结构,同时更加便于操作,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原料仓-10;辅料仓-20;预发酵仓-30;发酵罐-40;竖直输料管-50;横向输料管-60;传动轴-70;竖直提升绞龙-51;第一横向输料绞龙-71;混料刀组-72;第二横向输料绞龙-73;横向输料电机-80;竖直输料电机-90;控料阀-11;滑轨-12;液压连杆-13;控料挡板-21;搅拌轴-41;搅拌刀组-42;排风管路-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原料仓10、辅料仓20、预发酵仓30以及发酵罐40,所述发酵罐40通过设置竖直输料管50与所述预发酵仓30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一横向输料管60,所述原料仓10、辅料仓20、竖直输料管50通过所述横向输料管60依次连通,所述横向输料管60贯穿辅料仓20以及竖直输料管50设置;
具体的,所述横向输料管60埋设于原料仓10、辅料仓20的底部,并对应所述横向输料管60位置设置有开口,以制造一个相对密封的输料混料环境,使得废气封闭于输料管路中以及发酵罐40中,并通过发酵罐40上设置的排风管路43统一排放处理。
所述竖直输料管50的内部设置有竖直提升绞龙51;所述横向输料管60内设置有传动轴70,所述传动轴70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横向输料绞龙71、混料刀组72、第二横向输料蛟龙73,所述第一横向输料绞龙71、混料刀组72、第二横向输料蛟龙73同轴设置,所述混料刀组72位于辅料仓20底部;使得原料和辅料在输送过程中通过横向绞龙结构结构、混料刀组得到充分的粉碎、分散和搅拌,保证物料粉碎分散、混合更加均匀,可有效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同轴结构,使得原料和辅料的输料、混料均使用同一线路,精简了设备结构,输料、粉碎、混匀操作同步进行,更加便于操控,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预发酵仓30上宽下窄的倒斗型结构,但不局限于此,所述竖直输料管50延伸至预发酵仓30底部,减少物料在预发酵仓30内的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输料管60的一端还设置有横向输料电机80,所述横向输料电机80与所述传动轴70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输料管50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输料电机90,所述竖直输料电机90与所述竖直提升绞龙51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仓10底部对应横向输料管60设置有控料阀11,所述原料仓10配合所述控料阀11在其侧面设置有滑轨12,所述控料阀11还连接有液压连杆13;液压连杆13可带动控制阀11在滑轨12上移动,从而控制原料单位时间的输料量,保证原料、辅料的混合比例以及水分含量,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仓20底部在对应横向输料管60位置设置有控料挡板21;所述控料挡板21可控制辅料单位时间输送量,保证原料、辅料的混合比例以及水分含量,缩短发酵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40内设置有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上设置有搅拌刀组42,所述搅拌刀组42呈屋脊状,但不局限于此,使得物料在发酵罐内进一步的搅拌混合后的物料,保证物料混合更加均匀,屋脊状的搅拌刀组结构使得搅拌阻力更小,物料也不易在搅拌刀组上粘结。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40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路43;有效防止废气逸散。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40的侧面还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仓门,所述出料仓门还设置搭扣锁,但不局限于此,便于发酵罐40的密封和出料。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一种发酵工艺的预混料系统,使用横向输料管路和竖直输料管路输料,制造了相对封闭的送料空间,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的传送带送料方式,有效的防止了废气的散逸,避免了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相互配合,有效的粉碎细化并混匀原料和辅料,混匀后的物料可在预发酵仓进行预先的发酵,并最终通过竖直输料绞龙结构输送至发酵罐内,使得物料在提升过程中再次细化并混匀,相对于传统的只依靠发酵罐进行物料粉碎、搅拌混匀的方式,本预混料系统能够使得物料粉碎、搅拌混合的更加细致均匀,并有效缩短发酵的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
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的同轴结构,统一了原料、辅料的输送线路,并在送料过程中进行混料操作,三者可使用同一驱动结构,大大精简了系统结构,同时更加便于操作,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1.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从左到右依次包括原料仓、辅料仓、预发酵仓以及发酵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通过设置竖直输料管与所述预发酵仓连通;
还设置有一横向输料管,所述原料仓、辅料仓、竖直输料管通过所述横向输料管连通,所述横向输料管贯穿辅料仓以及竖直输料管设置;
所述竖直输料管的内部设置有竖直提升绞龙;所述横向输料管内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所述第一横向输料绞龙、混料刀组、第二横向输料蛟龙同轴设置,所述混料刀组设置于辅料仓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发酵仓上宽下窄的倒斗型结构,所述竖直输料管延伸至预发酵仓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料管的一端还设置有横向输料电机,所述横向输料电机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输料管的顶端设置有竖直输料电机,所述竖直输料电机与所述竖直提升绞龙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仓底部设置有控料阀,所述原料仓配合所述控料阀在其侧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控料阀还连接有液压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仓底部在与横向输料管连通位置设置有控料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刀组,所述搅拌刀组呈屋脊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料发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连接有排风管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