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胶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08  72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损胶带。



背景技术:

胶带,又名胶条、胶带纸等,是一种带状具有黏性的人工制品,可黏附在一些物品的表面上,可用作联接两种不同的物品或是某种屏壁、保护之用,在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现有的胶带材料不一,韧性高的胶带不易取出,易取出的胶带耐磨性与韧性都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损胶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胶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耐磨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夹层,所述橡胶夹层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无纺布层,对应的所述无纺布层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黏胶层,顶部的所述黏胶层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所述胶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卷,所述胶带卷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胶带本体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胶带安装架,所述胶带安装架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外侧且位于胶带本体顶部的外侧设置有胶带安装盖。

优选的,所述胶带本体为卷状,所述防滑橡胶层的顶部开设有多组菱形凹槽,所述橡胶夹层与无纺布层为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与黏胶层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防滑耐磨损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胶带卷为环形,所述胶带卷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滑膜层,所述滑膜层与黏胶层相切,所述胶带卷与胶带安装架为固定连接,所述胶带安装架与胶带本体相切,所述胶带安装架为扇形,所述胶带安装架为四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胶带的安装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外侧且位于胶带安装架的内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为弧形,所述压板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翘板,所述定位槽与胶带安装架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右侧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底部为尖刺状,所述金属板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刀具,所述刀具为弧形,所述压板的底部外表面与定位槽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槽的右侧且位于金属板的外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压板左侧的内部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侧与胶带安装架以及胶带安装盖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方便取出胶带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胶带安装盖顶部外表面的左侧设置有与定位槽相对应的插槽,所述胶带安装盖的内部与胶带卷为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从而达到了便于拆卸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耐磨损胶带,通过橡胶夹层与无纺布层固定连接,提高胶带本体的韧性,同时两侧的无纺布层与黏胶层固定连接,起到了胶带本体可作为双面胶的效果,提高了胶带的功能性,同时黏胶层的外侧与防滑橡胶层连接,提高了胶带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寿命;通过胶带安装盖与定位槽连接,定位槽与胶带安装架固定连接,达到了方便安装的效果,便于更换胶带,同时在扭簧的作用下,压板带动金属板向下移动,即可切断胶带的顶部,再转动胶带安装架,即可取出胶带,减少了使用者取出胶带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胶带的胶带本体剖析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胶带的胶带本体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胶带的胶带卷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胶带的胶带安装盖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损胶带的图3中a区放大示意图。

图中:1、胶带本体;2、橡胶夹层;3、无纺布层;4、黏胶层;5、防滑橡胶层;6、胶带卷;7、胶带安装架;8、定位槽;9、胶带安装盖;10、滑膜层;11、压板;12、翘板;13、金属板;14、刀具;15、弹簧;1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耐磨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胶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夹层2,橡胶夹层2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无纺布层3,对应的无纺布层3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黏胶层4,顶部黏胶层4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5,胶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卷6,胶带卷6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胶带本体1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胶带安装架7,胶带安装架7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8,定位槽8的顶部外侧且位于胶带本体1顶部的外侧设置有胶带安装盖9。

胶带本体1为卷状,防滑橡胶层5的顶部开设有多组菱形凹槽,起到了防磨损的效果,橡胶夹层2与无纺布层3为固定连接,无纺布层3与黏胶层4为固定连接。

胶带卷6为环形,胶带卷6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滑膜层10,滑膜层10与黏胶层4相切,胶带卷6与胶带安装架7为固定连接,胶带安装架7与胶带本体1相切,胶带安装架7为扇形,胶带安装架7为四组,方便安装。

定位槽8的外侧且位于胶带安装架7的内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11,压板11为弧形,压板1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翘板12,定位槽8与胶带安装架7为固定连接,压板11右侧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13,金属板13的底部为尖刺状,金属板13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刀具14,刀具14为弧形,压板11的底部外表面与定位槽8之间设置有弹簧15,定位槽8的右侧且位于金属板13的外侧设置有开口,压板11左侧的内部设置有扭簧16,扭簧16的两侧与胶带安装架7以及胶带安装盖9为固定连接,用于压板11归位。

胶带安装盖9顶部外表面的左侧设置有与定位槽8相对应的插槽,胶带安装盖9的内部与胶带卷6为活动连接,便于拆卸与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磨损胶带,通过橡胶夹层2与无纺布层3固定连接,提高胶带本体1的韧性,同时两侧的无纺布层3均与黏胶层4固定连接,起到了胶带本体1可作为双面胶的效果,提高了胶带的功能性,同时黏胶层4的外侧与防滑橡胶层5连接,提高了胶带的耐磨性,从而提高了胶带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使用者将胶带本体1通过胶带均6置于胶带安装架7的顶部,胶带安装盖9与定位槽8连接,定位槽8沿着胶带安装盖9的插槽转动插入,达到了方便安装的效果,便于更换胶带,同时在扭簧16的作用下,压板1带动金属板13向下移动,即可切断胶带的顶部,再转动胶带安装架7,使切割的胶带凸起,即可取出胶带,减少了使用者取出胶带的时间,方便了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夹层(2),所述橡胶夹层(2)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无纺布层(3),对应的所述无纺布层(3)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黏胶层(4),顶部的所述黏胶层(4)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5),所述胶带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卷(6),所述胶带卷(6)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胶带本体(1)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胶带安装架(7),所述胶带安装架(7)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顶部外侧且位于胶带本体(1)顶部的外侧设置有胶带安装盖(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本体(1)为卷状,所述防滑橡胶层(5)的顶部开设有多组菱形凹槽,所述橡胶夹层(2)与无纺布层(3)为固定连接,所述无纺布层(3)与黏胶层(4)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卷(6)为环形,所述胶带卷(6)的外侧外表面设置有滑膜层(10),所述滑膜层(10)与黏胶层(4)相切,所述胶带卷(6)与胶带安装架(7)为固定连接,所述胶带安装架(7)与胶带本体(1)相切,所述胶带安装架(7)为扇形,所述胶带安装架(7)为四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8)的外侧且位于胶带安装架(7)的内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为弧形,所述压板(11)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翘板(12),所述定位槽(8)与胶带安装架(7)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1)右侧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的底部为尖刺状,所述金属板(13)的左侧外表面设置有刀具(14),所述刀具(14)为弧形,所述压板(11)的底部外表面与定位槽(8)之间设置有弹簧(15),所述定位槽(8)的右侧且位于金属板(13)的外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压板(11)左侧的内部设置有扭簧(16),所述扭簧(16)的两侧与胶带安装架(7)以及胶带安装盖(9)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安装盖(9)顶部外表面的左侧设置有与定位槽(8)相对应的插槽,所述胶带安装盖(9)的内部与胶带卷(6)为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夹层,所述橡胶夹层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无纺布层,对应的所述无纺布层的外侧外表面均设置有黏胶层,顶部的所述黏胶层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所述胶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胶带卷,所述胶带卷的外侧外表面且位于胶带本体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多组胶带安装架,所述胶带安装架顶部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顶部外侧且位于胶带本体顶部的外侧设置有胶带安装盖。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耐磨损胶带,橡胶夹层提高胶带本体的韧性,防滑橡胶层提高了胶带本体的利用效果,同时撕去防滑橡胶层,即可达到双面胶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美欣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