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光纤通信领域的微弹簧合盖机构及具有该弹性复位合盖机构的光纤适配器和光路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光纤活动连接点数十亿计,连接点处安装的空置适配器光口光辐射保护、防尘保护日益重要,涉及到机房光网维护人员的安全及光路使用时的连接质量。
传统适配器防尘帽采用的是分体设计,在现场连接光纤连接器或者撤除时,由于管理粗放和防尘帽的丢失,造成很多光口裸露在外,光口里面的通信光泄露到机房现场,由于通信光属于不可见光,现场人员暴露在通信光污染环境,对现场人员造成眼部和身体的伤害;另外,裸露的光口带来光口处灰尘覆盖,导致光纤连接器连接损耗,影响光纤连接质量。
现有技术的一体弹簧翻盖适配器,由于采用转轴与翻盖一体注塑,或转轴与适配器主体一体注塑,弹簧固定、翻盖安装采取一次装配设计,虽然节省了零件成本,但是装配时弹簧容易弹出,装配难度高,必须手工安装,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产能低,造成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多次翻盖时由于塑料转轴磨损变形,造成翻盖倾斜松动,无法封闭光口,直接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生产效率高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及具有该弹性复位合盖机构的光纤适配器和光路显示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安装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其中,包括: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靠近光口一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安装部;
翻盖,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翻盖包括盖体和盖耳,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光口适配,所述盖耳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盖耳上设置有连接部和导入结构;
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翻盖连接;以及
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翻盖和所述弹性复位件。
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盖体上。
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
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所述连接转轴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与安装部分别为与所述连接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中,所述导入结构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
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中,所述导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连接转轴的直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内套,其中,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
上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内套包括定位板、限位套和拉钩板,所述限位套和拉钩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拉钩板以所述限位套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上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限位套同轴设置,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位板连接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支撑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适配的凸缘。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路显示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光柱,其中,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小,便于标准连接跳线的现场插拔。由于可采用分步装配方式,先把微弹簧卡入固定卡槽,再穿入转轴固定微弹簧,再通过翻盖推压微弹簧的弹簧臂,把盖耳压入转轴固定翻盖,本实用新型微弹簧更易于安装,易于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另外分体设计的转轴为金属材质,保证了翻盖盖合的精度,上千次开合时不会产品偏斜,不会产生微弹簧掉出,耐高温、低温,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翻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盖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光路显示器
11壳体
12导光柱
2弹性复位合盖机构
21翻盖
211盖体
212盖耳
213连接部
214导入结构
22支撑座
221固定槽
222安装部
23弹性复位件
24连接件
3光纤适配器
31壳体
311支撑板
312卡勾
32内套
321定位板
322限位套
323拉钩板
324凹槽
325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1结构示意图。该光路显示器1包括壳体11和安装在该壳体11上的导光柱12,该壳体11上还安装有弹性复位合盖机构2,该光路显示器1其他部分的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功用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2予以详细说明。
参见图2-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盖2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翻盖21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壳体11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2,安装在光纤适配器3的壳体31或光路显示器1的壳体11上,包括:支撑座22,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3的壳体31或光路显示器1的壳体11上靠近光口一侧,所述支撑座22上设置有固定槽221和安装部222;翻盖2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22上,所述翻盖21包括盖体211和盖耳212,所述盖体211与所述壳体11的光口适配,所述盖耳212设置在所述盖体211的一端,所述盖耳212上设置有连接部213和导入结构214;弹性复位件23,设置在所述固定槽221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11或壳体31和翻盖21连接;以及连接件24,通过所述安装部222和连接部213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22、翻盖21和所述弹性复位件23。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23优选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221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11和盖体211上。其中,所述固定槽221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所述连接件24优选为连接转轴,且所述连接转轴优选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213与安装部222分别为与所述连接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参见图1,所述导入结构214可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212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212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212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盖耳212的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参见图2,所述导入结构214还可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212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212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连接转轴的直径。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盖21安装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可将所述微弹簧压入固定槽221中,并将微弹簧卡入防脱凸台上;然后,将所述连接转轴插入所述支撑座22上设置的安装孔中,并穿过固定槽221中设置的微弹簧的弹簧体;最后,使所述翻盖21推压微弹簧上设置的弹簧臂,并压迫盖耳212卡入连接转轴。本实施例的微弹簧更易于安装,易于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另外分体设计的连接转轴为金属材质,保证了翻盖21盖合的精度,上千次开合时不会产品偏斜,不会产生微弹簧掉出,耐高温、低温,使用寿命长。
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纤适配器3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适配器3,包括壳体31和安装在所述壳体31内的内套32,所述壳体31上还安装有上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2。其中,所述内套32包括定位板321、限位套322和拉钩板323,所述限位套322和拉钩板323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板321上,所述拉钩板323以所述限位套322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壳体31内设置有支撑板311,所述支撑板311与所述限位套322同轴设置,且所述支撑板311与所述定位板321连接端设置有卡勾312,所述定位板321上对应于所述支撑板311设置有凹槽324,所述凹槽324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勾312适配的凸缘325。
本实用新型既能适合各种类型活动连接器,又能在径向安装探测器的端面检测仪接口装置,可将多种类型的活动连接器和探测器按照预想方式装配起来。其弹性复位合盖机构易于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另外分体设计的转轴为金属材质,保证了翻盖盖合的精度,上千次开合时不会产品偏斜,不会产生微弹簧掉出,耐高温、低温,使用寿命长。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安装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靠近光口一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安装部;
翻盖,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翻盖包括盖体和盖耳,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光口适配,所述盖耳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盖耳上设置有连接部和导入结构;
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翻盖连接;以及
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翻盖和所述弹性复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盖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转轴,且所述连接转轴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与安装部分别为与所述连接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结构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连接转轴的直径。
7.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包括定位板、限位套和拉钩板,所述限位套和拉钩板分别安装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拉钩板以所述限位套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限位套同轴设置,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定位板连接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定位板上对应于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卡勾适配的凸缘。
10.一种光路显示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复位合盖机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