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0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车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



背景技术:

电磁法勘探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的物探方法。近地表工程勘探方法有地质雷达、瞬变电磁等。三维地下管线探测仪采用瞬变电磁法原理,瞬变电磁法与地质雷达技术相比发射频率较低一般为0hz-500hz。探测深度较深,横向分辨能力较强。三维瞬变电磁法目前大部分研究还没有成熟。由于瞬变电磁测量往往是定点测量,探测效率较低。

地质雷达技术广泛应用于浅层地质勘探中,可以做到快速,高效,无损的探测效果。但地质雷达有一定的局限性:1.电磁波频率较高,在地下的传播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衰减,探测深度较浅;2.探测目标空间分辨能力较弱;3.抗电磁干扰能力较弱。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发新型的探测仪和配套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六梅花卡键车轴,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同时具有刚性和柔性,特别是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保证了所需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不容易脱落且便于拆卸、更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包含轴体、轴承座、卡键部;所述的轴体为圆管形,卡键部和轴承座依次套置在轴体上;所述的轴承座为圆柱形,轴承座一侧的端面靠近轴体的一端,轴承座的另一侧与卡键部的一侧端面连接,卡键部的另一侧向外打开;所述的卡键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盖子状,圆柱形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地设有若干凹槽。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采用聚醚醚酮材料一体加工成型。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两端通过锁紧螺丝限位。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在靠近轴承座的一端与尼龙轴承相配合,另一端与车轮相配合,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的轴体与卡键部和轴承座同轴设置。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卡键部,其上的凹槽设有6个,均匀地将圆柱形的侧壁等分,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卡键部中心贯穿的轴体平行。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凹槽,其陷入卡键部的侧壁构成部分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面。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凹槽,其内壁圆弧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上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中,所述的凹槽,其一侧为卡键部的端面,另一侧向外打开,凹槽的长度等于卡键部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具有以下优点: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具有刚性和柔性,特别是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通过peek棒机加工一体成型,不使用非金属焊接、胶粘,保证了所需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两端采用锁紧螺丝限位,不容易脱落且便于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的使用组装示意图。

其中:1、轴体;2、轴承座;3、卡键部;4、凹槽;5、尼龙轴承;6、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包含轴体1、轴承座2、卡键部3;该轴体1为圆管形,卡键部3和轴承座2依次套置在轴体1上;该轴承座2为圆柱形,轴承座2一侧的端面靠近轴体1的一端,轴承座2的另一侧与卡键部3的一侧端面连接,卡键部3的另一侧向外打开;该卡键部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盖子状,圆柱形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地设有若干凹槽4。

优选地,该六梅花卡键车轴采用聚醚醚酮材料一体加工成型。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两端通过锁紧螺丝限位。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在靠近轴承座2的一端与尼龙轴承5相配合,另一端与车轮6相配合,该六梅花卡键车轴的轴体1与卡键部3和轴承座2同轴设置。

该卡键部3上的凹槽设有6个,均匀地将圆柱形的侧壁等分,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卡键部3中心贯穿的轴体1平行。

该凹槽陷入卡键部3的侧壁构成部分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面。

该凹槽内壁圆弧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该凹槽一侧为卡键部3的端面,另一侧向外打开,凹槽的长度等于卡键部3的厚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做更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包含轴体1、轴承座2、卡键部3。

该轴体1为中空的圆管形,卡键部3和轴承座2依次套置在轴体1上。

该轴承座2为中空的圆柱形,轴承座2一侧的端面靠近轴体1的一端,轴承座2的另一侧与卡键部3的一侧端面连接,卡键部3的另一侧向外打开。

该卡键部3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盖子状,圆柱形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地设有若干凹槽。

优选地,卡键部3上的凹槽设有6个,均匀地将圆柱形的侧壁等分,形成六梅花卡键。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卡键部3中心贯穿的轴体1平行。

该凹槽陷入卡键部3的侧壁构成部分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面。

该凹槽内壁圆弧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该凹槽一侧为卡键部3的端面,另一侧向外打开,凹槽的长度等于卡键部3的厚度。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一体加工成型,轴体1、轴承座2、卡键部3成一体。即,该车轴选用peek材料,由peek棒机加工一体成型。六梅花卡键与车轴一体,而非胶粘。采用聚醚醚酮peek材料作为车轴,具有刚性和柔性,特别是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通过peek棒机加工一体成型,不使用非金属焊接,胶粘,保证了所需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的两端通过锁紧螺丝与轴体1进行限位。两端采用锁紧螺丝限位,不容易脱落且便于拆卸、更换。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的轴体1与卡键部3和轴承座2同轴设置,该六梅花卡键车轴的结构相对于中心轴对称,轴体1的中心轴依次贯穿轴承座2和卡键部3的圆心。

该六梅花卡键车轴在靠近轴承座2的一端与尼龙轴承5相配合,另一端与车轮6相配合。轴承座2和尼龙轴承5的尺寸相适配,轴体1与卡键部3和车轮6的尺寸相适配。车轮6为外购件,尼龙轴承5为尼龙材质的6008轴承,也为外购件。即,该车轴与外购车轮、尼龙材质的6008轴承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选用peek材料,由peek棒机加工一体成型;六梅花卡键与车轴一体,而非胶粘;车轴两端通过锁紧螺丝限位。具有刚性和柔性,特别是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不使用非金属焊接、胶粘,保证了所需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不容易脱落且便于拆卸、更换。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包含轴体、轴承座、卡键部;

所述的轴体为圆管形,卡键部和轴承座依次套置在轴体上;

所述的轴承座为圆柱形,轴承座一侧的端面靠近轴体的一端,轴承座的另一侧与卡键部的一侧端面连接,卡键部的另一侧向外打开;

所述的卡键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盖子状,圆柱形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地设有若干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采用聚醚醚酮材料一体加工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两端通过锁紧螺丝限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在靠近轴承座的一端与尼龙轴承相配合,另一端与车轮相配合,所述的六梅花卡键车轴的轴体与卡键部和轴承座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键部,其上的凹槽设有6个,均匀地将圆柱形的侧壁等分,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卡键部中心贯穿的轴体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其陷入卡键部的侧壁构成部分圆柱形,凹槽的内壁为圆弧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其内壁圆弧面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大于或等于18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其一侧为卡键部的端面,另一侧向外打开,凹槽的长度等于卡键部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通道管线探测仪的六梅花卡键车轴,包含轴体、轴承座、卡键部;该轴体为圆管形,卡键部和轴承座依次套置在轴体上;该轴承座为圆柱形,轴承座一侧的端面靠近轴体的一端,轴承座的另一侧与卡键部的一侧端面连接,卡键部的另一侧向外打开;该卡键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盖子状,圆柱形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地设有若干凹槽。卡键部上的凹槽优选地设有6个,均匀地将圆柱形的侧壁等分,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卡键部中心贯穿的轴体平行。本实用新型的车轴同时具有刚性和柔性,对交变应力下的抗疲劳性非常突出;不使用非金属焊接、胶粘,保证了所需的精度,而且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不容易脱落且便于拆卸、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文;朱国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风(上海)精密物理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