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0  78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对于汽车方管等中空管状结构的零部件,其内腔表面需要涂蜡防锈,三十出于对管状类结构零部件的强度考虑,开设在管状零部件表面的加工工艺孔都不会太大,我们需要通过这些工艺孔对管状类零部件的内腔表面进行喷蜡处理,而这些工艺孔一般直径仅为φ10-φ20mm,这样入口非常小,采用常规设备对内部喷涂防锈无法施工,造成工件内壁生锈。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能够充分通过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的内腔中并可任意弯曲的喷头,在管状类零部件的内部进行喷涂,并且保证喷涂表层均匀细致,提高喷涂的均匀性,轻便灵活,操作方便,解决管状类零部件内腔表面不能喷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能够充分通过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的内腔中并可任意弯曲的喷头,在管状类零部件的内部进行喷涂,并且保证喷涂表层均匀细致,提高喷涂的均匀性,解决管状类零部件内腔表面不能喷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包括便于任意弯曲的软管及设置于软管末端(涂料流出的一端)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嘴套及喷嘴芯,所述喷嘴套前端(涂料喷出的一端)形成喷口,所述喷嘴芯套装于喷嘴套内并与所述喷嘴套末端(靠近软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芯内开设有用于涂料流通至所述喷口的通道。

进一步,所述喷口为孔径沿涂料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的空腔可以便于待喷洒的涂料在此空间内形成旋涡,缓冲使得喷洒出来的涂料颗粒更为细腻均匀。

进一步,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喷嘴芯轴线方向开设的水平管段及沿垂直所述喷嘴芯轴线方向设置的垂直管段,所述水平管段与所述垂直管段成垂直设置增加了通道内的缓冲压力,促使涂料更加充分细化,喷出时更为均匀细腻,喷涂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垂直管段数量不少于一个,较为优选的为两个,保证涂料流出速度,避免涂料卡滞。

进一步,所述喷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内部涂料流通方向,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隔板两边空间的斜管,在涂料机降喷出时再经过斜管充分缓冲细化,提高喷涂质量。

进一步,所述斜管前端(涂料喷出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前面平齐,后端(涂料进入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隔板的背面,斜管的后端比隔板的背面更高在涂料进入斜管之前形成旋涡,延长涂料喷出路线并充分挤压涂料,使涂料拥有更大喷出压力,喷涂更为均匀细腻。

进一步,所述喷嘴芯与喷嘴套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喷嘴芯前端直径变小与所述喷嘴套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垂直管段连通,环形空腔内涂料均匀受压,提高喷出时涂料具有的动力。

进一步,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斜管连通,用于涂料流通。

进一步,所述软管的直径为6mm,便于软管在管状类零部件表面的工艺孔内随意转动,为喷头喷涂操作提供足够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喷嘴套最宽外径为9mm,便于喷头可以通过管状类零部件表面的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腔体内对内腔体表面进行喷涂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能够充分通过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的内腔中并可任意弯曲的喷头,在管状类零部件的内部进行喷涂,并且保证喷涂表层均匀细致,提高喷涂的均匀性,解决管状类零部件内腔表面不能喷涂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头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包括便于任意弯曲的软管3及设置于软管3末端(涂料流出的一端)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嘴套1及喷嘴芯2,所述喷嘴套1前端(涂料喷出的一端)形成喷口11,所述喷嘴芯2套装于喷嘴套1内并与所述喷嘴套1末端(靠近软管3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芯2内开设有用于涂料流通至所述喷口11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口11为孔径沿涂料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的空腔可以便于待喷洒的涂料在此空间内形成旋涡,缓冲使得喷洒出来的涂料颗粒更为细腻均匀。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喷嘴芯2轴线方向开设的水平管段21及沿垂直所述喷嘴芯2轴线方向设置的垂直管段22,所述水平管段21与所述垂直管段22成垂直设置增加了通道内的缓冲压力,促使涂料更加充分细化,喷出时更为均匀细腻,喷涂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垂直管段22数量不少于一个,较为优选的为两个,保证涂料流出速度,避免涂料卡滞。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口11内设置有隔板1a,所述隔板1a垂直于内部涂料流通方向,所述隔板1a上设置有连通隔板1a两边空间的斜管1b,在涂料机降喷出时再经过斜管1b充分缓冲细化,提高喷涂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斜管1b前端(涂料喷出的一端)与所述隔板1a前面平齐,后端(涂料进入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隔板1a的背面,斜管1b的后端比隔板1a的背面更高在涂料进入斜管1b之前形成旋涡,延长涂料喷出路线并充分挤压涂料,使涂料拥有更大喷出压力,喷涂更为均匀细腻。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嘴芯2与喷嘴套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喷嘴芯2前端直径变小与所述喷嘴套1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垂直管段22连通,环形空腔内涂料均匀受压,提高喷出时涂料具有的动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斜管1b连通,用于涂料流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管3的直径为6mm,便于软管3在管状类零部件表面的工艺孔内随意转动,为喷头喷涂操作提供足够自由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嘴套1最宽外径为9mm,便于喷头可以通过管状类零部件表面的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腔体内对内腔体表面进行喷涂操作。

在涂料喷洒过程中,涂料通过极细的软管3(6mm)进入喷嘴芯2,通过喷嘴芯2的通道再通过斜管1b后从喷嘴套1前端的的喷口11高速喷出,瞬间雾化,并形成中空伞状型喷雾,借助软管3可以任一弯曲的特性,帮助喷头到达管状类工件内腔进行喷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包括便于任意弯曲的软管及设置于软管末端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嘴套及喷嘴芯,所述喷嘴套前端形成漏斗状喷口,所述喷嘴芯套装于喷嘴套内并与所述喷嘴套末端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芯内开设有用于涂料流通至所述喷口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为孔径沿涂料流动方向逐渐缩小的漏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沿所述喷嘴芯轴线方向开设的水平管段及沿垂直所述喷嘴芯轴线方向设置的垂直管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管段数量不少于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口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垂直于内部涂料流通方向,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隔板两边空间的斜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前端与所述隔板前面平齐,后端延伸出所述隔板的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芯与喷嘴套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喷嘴芯前端直径变小与所述喷嘴套内壁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垂直管段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斜管连通,用于涂料流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直径为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套最宽外径为9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包括便于任意弯曲的软管及设置于软管末端的喷头,所述喷头包括喷嘴套及喷嘴芯,所述喷嘴套前端形成漏斗状喷口,所述喷嘴芯套装于喷嘴套内并与所述喷嘴套末端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芯内开设有用于涂料流通至所述喷口的通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管状类零部件内腔喷蜡的喷蜡嘴,能够充分通过工艺孔进入到管状类零部件的内腔中并可任意弯曲的喷头,在管状类零部件的内部进行喷涂,并且保证喷涂表层均匀细致,提高喷涂的均匀性,解决管状类零部件内腔表面不能喷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肖善文;陈铁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长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