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0  68


本实用新型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涉及的是一种垫布。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场合需要使用到垫布,如棋牌室内铺放在棋牌桌上的垫布,各种展览场所里用于摆放展览品的垫布,以及家庭里用于陈设物品的场所所需要的垫布;这些垫布往往需要有较好的缓冲空间,并有较好的摩擦力,防止垫布上的物品意外滑落,但现有的垫布往往只是单纯的一层起隔绝作用的布料,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垫布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具有缓冲效果好、防滑和隔音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

所述的基布层一和基布层二为网格布。

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之间通过水性胶粘结。

所述的发泡层为聚氯乙烯(pvc)发泡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层、发泡橡胶层或聚氨酯发泡层;通过发泡层,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聚氨酯发泡层为双层发泡层,发泡程度更为充分,使得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更为柔软。

进一步地,在基布层一和发泡层之间,或发泡层和基布层二之间还具有金属网层,用以进一步增强垫布的抗挠性能,所述的金属网层为网格状不锈钢金属网。

进一步地,在基布层一的下表面还贴附有双面胶层,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固定的垫布使用时,垫布不会与下方的桌子、椅子或台面发生相对滑动,确保上方摆放的物品不会由于垫布的滑动而掉落。

所述的植绒层通过静电植绒,植绒的绒毛长度为1-3mm。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相较于现有的垫布,具有不会滑动、表面手感佳、隔音和缓冲效果好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布层一1、发泡层3、基布层二2和植绒层4。

所述的基布层一1和基布层二2为网格布。

基布层一1、发泡层3、基布层二2和植绒层4之间通过水性胶粘结。

所述的发泡层3为聚氯乙烯(pvc)发泡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层、发泡橡胶层或聚氨酯发泡层;通过发泡层3,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

进一步地,聚氨酯发泡层为双层发泡层,发泡程度更为充分,使得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更为柔软。

进一步地,在基布层一1和发泡层3之间,或发泡层3和基布层二3之间还具有金属网层5,用以进一步增强垫布的抗挠性能,所述的金属网层5为网格状不锈钢金属网。

进一步地,在基布层一1的下表面还贴附有双面胶层6,方便本实用新型作为固定的垫布使用时,垫布不会与下方的桌子、椅子或台面发生相对滑动,确保上方摆放的物品不会由于垫布的滑动而掉落。

所述的植绒层4通过静电植绒,植绒的绒毛长度为1-3mm。


技术特征:

1.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

所述的基布层一和基布层二为网格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之间通过水性胶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层为聚氯乙烯(pvc)发泡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层、发泡橡胶层或聚氨酯发泡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聚氨酯发泡层为双层发泡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在基布层一和发泡层之间,或发泡层和基布层二之间还具有金属网层,所述的金属网层为网格状不锈钢金属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在基布层一的下表面还贴附有双面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绒层通过静电植绒,植绒的绒毛长度为1-3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涉及的是一种垫布。一种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所述的基布层一和基布层二为网格布。基布层一、发泡层、基布层二和植绒层之间通过水性胶粘结。所述的发泡层为聚氯乙烯(PVC)发泡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发泡层、发泡橡胶层或聚氨酯发泡层;通过发泡层,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进一步地,聚氨酯发泡层为双层发泡层,发泡程度更为充分,使得表面植绒的缓冲垫布更为柔软。在基布层一和发泡层之间,或发泡层和基布层二之间还具有金属网层,用以进一步增强垫布的抗挠性能,所述的金属网层为网格状不锈钢金属网。在基布层一的下表面还贴附有双面胶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大橡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