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盖及具有该防尘盖的光路显示器和光纤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6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特别是一种带电子标签(rfid)的防尘盖和具有该防尘盖的光路显示器和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信息传播要求的提高,光纤作为高速信息载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对光纤接续点的监控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尤其进入5g时代,光纤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光纤接续点的数量也以几何级数级快速增长,光纤接续点的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光纤接续点上的odf(光纤配线架)托盘盖上光口处粘贴电子标签也被运营商所采用,而粘贴的电子标签由于粘胶的老化,会产生脱落,造成资源信息丢失的风险,而电子标签镶嵌在odf托盘或托盘盖的方案,由于需要打孔、装卡其他支架,使用效果不佳,提供一款能附加在光口器件上,且无需对机房odf做更新改造,可以单个光口安装,实现逐步更新,并能长期可靠固定的电子标签安装方案,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电子标签(rfid)的防尘盖和具有该防尘盖的光路显示器和光纤适配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盖,安装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其中,包括: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安装部;

翻盖,包括盖体和盖耳,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光口适配,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压盖槽,所述盖耳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盖耳上设置有连接部和导入结构;

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用于粘贴电子标签的标签安装部,所述压盖安装在所述压盖槽内;

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翻盖抵接;以及

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翻盖和所述弹性复位件;

其中,所述防尘盖相对于所述壳体分别具有一闭合位置和一打开位置。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盖体上。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转轴,且所述转轴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与安装部分别为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导入结构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或,所述导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标签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压盖内表面的凹槽。

上述的防尘盖,其中,所述压盖槽的两侧设置有压扣孔,所述压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压扣孔适配的压扣,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压扣安装在所述压盖槽内。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其中,包括上述的防尘盖。

上述的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防尘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压盖上的电子标签与插入光口的连接器上的连接器电子标签位置相对。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路显示器,包括壳体和导光元件,其中,还包括上述的防尘盖,所述导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与所述防尘盖的支撑座相对或相邻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对机房odf无需更新改造的前提下,通过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上加装带电子标签的防尘盖,即能方便用户单个更换安装,单个读取,又可以实现整体数据采集;同时可实现光口一体式防尘,解决分体式防尘帽容易丢失不便管理的问题;电子标签的安装采用先粘贴在压盖内表面的凹槽上,再一体扣压在防尘盖上,由于压盖可以连体注塑,这样电子标签就可以实现自动批量粘贴,而扣压方式又保证了粘贴后的电子标签始终压在防尘盖上,隔绝空气,减少电子标签外薄膜的氧化,保护电子标签实现长寿命运行。另外,金属转轴分步安装防尘盖方式,也提供了电子标签防尘盖可更换的便利,在电子标签老化失效时,不必更换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就可以便捷更换其电子标签。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方便装配和维护,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可靠耐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盖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尘盖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器配对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读卡配对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光路显示器

11壳体

12导光元件

2防尘盖

21压盖

211压扣

212标签安装部

22翻盖

221盖体

222盖耳

223连接部

224导入结构

225压扣孔

226压盖槽

23连接件

24弹性复位件

25电子标签

26支撑座

261固定槽

262安装部

3读卡器

4连接器

41连接器电子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参见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盖21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防尘盖2爆炸图。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盖2,安装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1的壳体上(参见图3),包括:支撑座26,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1的壳体上,所述支撑座26上设置有固定槽261和安装部262;翻盖22,包括盖体221和盖耳222,所述盖体221与所述壳体的光口适配,所述盖体221上设置有压盖槽226,所述盖耳222设置在所述盖体221的一端,所述盖耳222上设置有连接部223和导入结构224;压盖21,所述压盖21上设置有用于粘贴电子标签25的标签安装部212,所述标签安装部212优选为设置于所述压盖21内表面的凹槽,所述压盖21安装在所述压盖槽226内,优选所述压盖槽226的两侧设置有压扣孔225,所述压盖21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压扣孔225适配的压扣211,所述压盖21通过所述压扣211安装在所述压盖槽226内;弹性复位件24,设置在所述固定槽261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翻盖22抵接;以及连接件23,通过所述安装部262和连接部223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26、翻盖22和所述弹性复位件24;其中,所述防尘盖2相对于所述壳体分别具有一闭合位置和一打开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24优选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261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盖体221上。其中,所述固定槽261内还可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所述连接件23优选为转轴,且所述转轴优选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223与安装部262分别为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其中,所述导入结构224可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222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222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222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或者,所述导入结构224也可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222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222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对该导入结构224不做限定,只要能辅助将该盖耳222推入支撑座26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该防尘盖2可用于光纤适配器和光路显示器1,也可用于其他有防尘需求的开口上。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光路显示器1爆炸图。下面以光路显示器1为例说明该防尘盖2的具体应用,该光路显示器1包括壳体11和导光元件12,还包括上述的防尘盖2,所述导光元件12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并位于与所述防尘盖2的支撑座26相对的一侧,或该导光元件12安装在所述壳体11上并位于与所述防尘盖2的支撑座26相邻的一侧(参见图4)。当所述防尘盖2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压盖21上的电子标签25与插入光口的连接器4上的连接器电子标签41位置相对,优选正对位置(参见图5)。该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1的其他部分组成、结构、相互位置关系、连接关系及其功用等,均为较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

安装时,可在所述支撑座26的中部开设的固定槽261中设置微弹簧,固定槽281内的防脱凸台可防止微弹簧掉出,所述转轴插入所述支撑座26内的安装孔中,并穿过固定槽261中设置的微弹簧,通过把转轴压入翻盖22上设置的连接孔将带电子标签25的翻盖22固定在光纤适配器上,微弹簧上设置的两弹簧臂推紧翻盖22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1上。当所述防尘盖2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压盖21上的电子标签25与插入光口的连接器4上的连接器电子标签41位置正对,此时可插入读卡器3同步读取压盖21上的电子标签25信息和连接器电子标签41信息(参见图6),并根据需要进行配对绑定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标签25贴在压盖21上,一并扣合在翻盖22上,并通过压入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1上支撑座26中插入的转轴来固定,微弹簧穿在转轴中,通过其上设置的两个弹簧臂推压翻盖22在光纤适配器上或者光路显示器1上实现闭合位置或打开位置的转换。将电子标签25集成在防尘盖2上,采用粘贴和扣装方式,易于组装生产,同时装配时对电子标签25不产生伤害,避免了单独粘胶粘贴易于脱落,单独扣装需要人工介入的缺点,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便于装配和维护,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且可靠耐用,防尘的同时也实现了光口电子化。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尘盖,安装在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安装部;

翻盖,包括盖体和盖耳,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的光口适配,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压盖槽,所述盖耳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一端,所述盖耳上设置有连接部和导入结构;

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用于粘贴电子标签的标签安装部,所述压盖安装在所述压盖槽内;

弹性复位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翻盖抵接;以及

连接件,通过所述安装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所述支撑座、翻盖和所述弹性复位件;

其中,所述防尘盖相对于所述壳体分别具有一闭合位置和一打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微弹簧,所述微弹簧的弹簧体位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微弹簧的弹簧臂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和盖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用于所述微弹簧定位的防脱凸台。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转轴,且所述转轴为金属材料件,所述连接部与安装部分别为与所述转轴适配的连接孔和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结构为对称设置在所述盖耳内侧表面的两导入面,所述两导入面分别自所述盖耳的内侧边缘处延伸至所述盖耳的连接孔的轴线处,且所述两导入面之间的距离自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处至所述内侧边缘处逐渐增大;或,所述导入结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盖耳的连接孔正下方的导入槽,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导入槽的槽宽自所述连接孔处至所述盖耳的边缘处逐渐增大,且所述导入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处的槽宽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压盖内表面的凹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槽的两侧设置有压扣孔,所述压盖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压扣孔适配的压扣,所述压盖通过所述压扣安装在所述压盖槽内。

8.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尘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位于打开位置时,所述压盖上的电子标签与插入光口的连接器上的连接器电子标签位置相对。

10.一种光路显示器,包括壳体和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尘盖,所述导光元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与所述防尘盖的支撑座相对或相邻的一侧。

技术总结
一种防尘盖及具有该防尘盖的光路显示器和光纤适配器,该防尘盖安装在该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包括支撑座,设置在该光纤适配器或光路显示器的壳体上,该支撑座上设置有固定槽和安装部;翻盖,包括盖体和盖耳,该盖体与该壳体的光口适配,该盖体上设置有压盖槽,该盖耳设置在该盖体的一端,该盖耳上设置有连接部和导入结构;压盖,该压盖上设置有用于粘贴电子标签的标签安装部,该压盖安装在该压盖槽内;弹性复位件,设置在该固定槽内,并分别与该壳体和翻盖抵接;以及连接件,通过该安装部和连接部分别连接该支撑座、翻盖和该弹性复位件;其中,该防尘盖相对于该壳体分别具有一闭合位置和一打开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吕根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续点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