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8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滩海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



背景技术:

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地震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可控震源有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可控震源所产生的信号频谱和基本特性可以人为控制,可以在设计震源扫描信号时避开某些干扰频率,还能对地层对地震信号的吸收作用进行补偿,这是其它人工地面震源和炸药震源难于做到的,所以利用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可以得到反射能量足够,信噪比和信号分辨率能够满足地质勘探需要的资料,基于以上优点,可控震源作为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逐渐被广泛利用。因为震源只有纯机械的震动,不会对地下、地表及空气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因此可控震源是非常环保的勘探设备。

目前,在滩海过渡带区域,现有的可控震源因自身重量较重,在行走和振动作业时,容易发生淤陷导致停工,效率低下且设备故障率高。

为此,提出了一种滩海过渡带专用的可控震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滩海过渡带专用的可控震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淤陷,无法行走和施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与后机架,所述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通过铰接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前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提供操纵可控震源行走和振动作业的操纵空间的可控震源驾驶室,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控震源行走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振动器;

其中,振动器还包括重锤与平板总成,所述平板总成位于重锤的下方位置,所述机架的上侧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所述机架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提供燃油的燃油箱,所述后机架的后段部分设置有用于可控震源行走机构和振动作业提供液压动力的动力总成。

优选地,所述可控震源行走机构由前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前桥、前轮、后变速箱、第二传动轴、后桥、后轮构成。

优选地,所述动力总成由发动机、散热系统、进排气系统、分动箱、振动泵、行走泵构成。

优选地,所述平板总成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所述重锤的油缸活塞杆采用表面镀陶瓷材料。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表面涂层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专用漆膜,所述机架、前轮及后轮均安装有锌块,所述前轮与后轮均采用大截面沼泽专用轮胎。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振动器高置,避免波浪对振动作业的影响,伺服阀顶置,活塞杆进油,提高浅水区工作的适应能力;

2、通过加大振动平板面积,减小平板接地比压,缓解平板下陷的程度,从而提高作业的成功率;

3、通过将振动器的提升油缸、油缸活塞杆表面采用镀陶瓷材料,提高了振动器抗海水腐蚀能力;

4、通过设置机械或液压结构来代替电器元器件,减少了整个装置电器元器件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海水对电器件的影响;

5、通过在机体表面涂层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专用漆膜,减少海水对机体腐蚀的影响;

6、机架与车轮安装锌块,将锌块作为电极优先被腐蚀,从而减少海水对机体腐蚀的影响;

7、车轮采用大截面沼泽专用轮胎,降低接地比压,减少淤陷的几率,提高可控震源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前机架、3后机架、4可控震源驾驶室、5可控震源行走机构、6振动器、7重锤、8平板总成、9液压油散热器、10燃油箱、11动力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前机架2与后机架3,前机架2与后机架3之间通过铰接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前机架2与后机架3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中的铰接方式,前机架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提供操纵可控震源行走和振动作业的操纵空间的可控震源驾驶室4,机架1上设置有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由前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前桥、前轮、后变速箱、第二传动轴、后桥、后轮构成,前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前桥、前轮、后变速箱、第二传动轴、后桥、后轮之间连接,此为现有已知的连接方式,例如汽车的行走系统设置,机架1的表面涂层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专用漆膜,从而减少海水对机体腐蚀的影响,机架1、前轮及后轮均安装有锌块,将锌块作为电极优先被腐蚀,从而减少海水对机体腐蚀的影响,前轮与后轮均采用大截面沼泽专用轮胎,降低接地比压,从而减少淤陷的几率,保证装置的正常工作,机架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振动器6,振动器6采用伺服阀顶置,活塞杆进油,提高浅水区工作的适应能力;

其中,振动器6还包括重锤7与平板总成8,重锤7的地面离地700mm至900mm,避免波浪对振动作业的影响,平板总成8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器6的提升油缸、转向油缸活塞杆均采用表面镀陶瓷材料,提高了重锤7抗海水腐蚀能力,平板总成8位于重锤7的下方位置,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9,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提供燃油的燃油箱10。

后机架3的后段部分设置有用于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和振动作业提供液压动力的动力总成11,动力总成11由发动机、散热系统、进排气系统、分动箱、振动泵、行走泵构成,发动机、散热系统、进排气系统、分动箱、振动泵、行走泵均为现有已知技术,该部分的连接方式,例如现有的汽车动力系统的设置连接,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可控震源驾驶室4控制可控震源的行走和作业,当可控震源行走时,前变速箱上的马达提供的动力经过前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前桥以及前轮输出到地面,后变速箱上的马达的动力通过后变速箱、后桥和后轮输出到地面,从而实现机体的行走,当需要进行振动作业时,通过控制重锤7与活塞杆形成的上下腔充油排油,从而使重锤7上下周期性运动,产生的力通过活塞杆及与之相连的平板,传递到地面,从而起到振动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前机架(2)与后机架(3),所述前机架(2)与后机架(3)之间通过铰接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前机架(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提供操纵可控震源行走和振动作业的操纵空间的可控震源驾驶室(4),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所述机架(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振动器(6);

其中,振动器(6)还包括重锤(7)与平板总成(8),所述平板总成(8)位于重锤(7)的下方位置,所述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液压油散热器(9),所述机架(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提供燃油的燃油箱(10),所述后机架(3)的后段部分设置有用于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和振动作业提供液压动力的动力总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震源行走机构(5)由前变速箱、第一传动轴、前桥、前轮、后变速箱、第二传动轴、后桥、后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11)由发动机、散热系统、进排气系统、分动箱、振动泵、行走泵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总成(8)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所述振动器(6)的提升油缸、转向油缸活塞杆均采用表面镀陶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表面涂层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专用漆膜,所述机架(1)、前轮及后轮均安装有锌块,所述前轮与后轮均采用大截面沼泽专用轮胎。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渡带专用可控震源,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与后机架,所述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通过铰接头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前机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提供操纵可控震源行走和振动作业的操纵空间的可控震源驾驶室,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可控震源行走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振动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将振动器高置能有效避免波浪对振动作业的影响,其次加大振动平板面积,减小平板接地比压,缓解平板下陷的程度,提高作业的成功率,且车轮采用大截面沼泽专用轮胎,降低接地比压,减少淤陷的几率,提高可控震源的通过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燕飞;谢德育;徐小刚;苏张越;李晓敏;赵琦;李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定北奥石油物探特种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