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8-18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是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断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是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展一个基本方向。

太阳能光伏组件基本结构由上到下由5层组成:上层高透型光伏玻璃﹑上层eva胶膜﹑电池片﹑下层eva胶膜﹑光伏背板或下层光伏玻璃。由于这种结构,太阳光从玻璃入射,经过上层eva胶膜,到达电池片实现光电转换,太阳光在电池片间的间隔以及电池片与组件边缘的空白处的光线都会漏掉,如果最下面是光伏玻璃,那么太阳光会直接射出100%都损失掉,如果是光伏背板,由于背板反射率不高,只有70-80%的光线被反射到电池片表面继续发电,这样也有20-30%的太阳光被损失掉。目前常规的白色eva胶膜仍然存在增益效果有限、反射率低等影响很难在进一步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

此外,目前的大功率太阳能电池组件越来越多,在晶硅转换效率技术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组件的尺寸也会相应增加。导致排气通道过长,层压时往往不能够及时将材料填塞满下陷的凹槽结构,不能及时排出的气体往往会存在于凹槽结构中形成气泡,最终影响组价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有效增加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同时防止在排气槽中形成气泡,提高胶膜的排气和粘结性能,有利于组件的制造良率和可靠性的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有效增加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同时防止在排气槽中形成气泡,提高胶膜的排气和粘结性能,有利于组件的制造良率和可靠性的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层叠的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高阻燃eva层以及高粘结树脂层,所述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贴覆有金属镀膜层,所述金属镀膜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呈阵列状的反射体,所述高阻燃eva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高粘结树脂层包括基体层、横向凸肋以及纵向凸肋,所述横向凸肋与横向凹槽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所述纵向凸肋与纵向凹槽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金属镀膜层为铝锆合金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体呈六面体结构,所述反射体的底面沿着所述金属镀膜层的表面分布。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为半球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向凹槽以及纵向凹槽的截面形状为v形结构,所述横向凹槽以及纵向凹槽的深度为30~60μm。

优选的,所述横向凸肋以及纵向凸肋的高度为20~30μm。

优选的,所述横向凸肋与横向凹槽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纵向凸肋与纵向凹槽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上层采用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采用弧形槽的设计,贴覆有金属镀膜层并在其表面增加多面体结构,有效增加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

(2)高阻燃eva层的下表面设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不仅具有排气作用,同时起到提高粘结,降低粘结树脂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

(3)在后续层压工艺时,气体可沿着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排出,同时横向凸肋以及纵向凸肋在层压过程中会下压填充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防止在凹槽结构内形成孔洞,提高胶膜的排气和粘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高阻燃eva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高粘结树脂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00、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110、金属镀膜层;120、反射体;200、高阻燃eva层;210、横向凹槽;220、纵向凹槽;300、高粘结树脂层;310、横向凸肋;320、横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层叠的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100、高阻燃eva层200以及高粘结树脂层300。

本实施例中的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100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形槽,弧形槽的表面贴覆有金属镀膜层110,金属镀膜层110的表面设有若干呈阵列状的反射体120,其中,金属镀膜层110优选为铝锆合金层,反射体120呈六面体结构,反射体120的底面沿着金属镀膜层110的表面分布。

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采用弧形槽的设计,贴覆有金属镀膜层并在其表面增加多面体结构,有效增加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

高阻燃eva层200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210和纵向凹槽220,横向凹槽210以及纵向凹槽220的截面形状为v形结构,横向凹槽210以及纵向凹槽220的深度为30~60μm。

高阻燃eva层200的下表面设有横向凹槽210和纵向凹槽220,不仅具有排气作用,同时起到提高粘结,降低粘结树脂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

高阻燃eva层200通过有机和无机阻燃技术结合,采用氮磷膨胀型阻燃剂搭配氢氧化铝与硼酸锌高效复合阻燃,同时通过添加白色无机填料大大提升了eva粘结层的阻燃性能。

高粘结树脂层300包括基体层、横向凸肋310以及纵向凸肋320,横向凸肋310与横向凹槽210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纵向凸肋320与纵向凹槽220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

其中,横向凸肋310以及纵向凸肋320的高度为20~30μm;横向凸肋310与横向凹槽210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纵向凸肋320与纵向凹槽220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

在后续层压工艺时,气体可沿着横向凹槽210和纵向凹槽220排出,同时横向凸肋310以及纵向凸肋320在层压过程中会下压填充横向凹槽210和纵向凹槽220,防止在凹槽结构内形成孔洞,提高胶膜的排气和粘结性能。

高粘结树脂层300采用萜烯树脂、聚异丁烯树脂、聚丁烯、聚丙烯酸树脂保证了胶膜与背板面的粘结性能,同时采用刮涂形式降低了粘结树脂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层叠的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高阻燃eva层以及高粘结树脂层,所述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表面贴覆有金属镀膜层,所述金属镀膜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呈阵列状的反射体,所述高阻燃eva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所述高粘结树脂层包括基体层、横向凸肋以及纵向凸肋,所述横向凸肋与横向凹槽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所述纵向凸肋与纵向凹槽的位置相应,且两者之间保持有预设间距的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膜层为铝锆合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呈六面体结构,所述反射体的底面沿着所述金属镀膜层的表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为半球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凹槽以及纵向凹槽的截面形状为v形结构,所述横向凹槽以及纵向凹槽的深度为30~6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肋以及纵向凸肋的高度为20~3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肋与横向凹槽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凸肋与纵向凹槽之间保持有10~30μm的排气通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增益阻燃封装胶膜,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层叠的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高阻燃EVA层以及高粘结树脂层,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弧形槽,弧形槽的表面贴覆有金属镀膜层,金属镀膜层的表面设有若干呈阵列状的反射体,高阻燃EVA层的下表面设有若干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本实用新型中上层采用高反射聚烯烃胶膜层,采用弧形槽的设计,贴覆有金属镀膜层并在其表面增加多面体结构,有效增加光线利用率提升组件的转化效率;高阻燃EVA层的下表面设有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不仅具有排气作用,同时起到提高粘结,降低粘结树脂用量,降低成本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刚;吕松;黄宝玉;季志超;乔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斯威克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4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