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22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物中对于屋面落水处理,通常采用雨落管从屋面搪沟将落水引入地下排水管道,进入城市排水系统,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在实现雨污分流的系统中,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道等城市水体,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并实现水体补水,但这些传统处理方式不利于雨水的充分利用,同时更不能有效地消除雨水中的污染物,对城市水环境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暴雨径流加大,形成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在平时,许多城市又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目前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暴雨来到的时候存续过多的雨水,防止内涝,在平时,处理并利用暴雨时储存的水。另外,城市由于各种地下管线,即使地下可用空间也有限。现有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处理设施分散,雨水净化不够,不适合城市可用地下空间不足的特点,并且这些净化后的雨水并没有充分回收利用。故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雨水净化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建筑物中雨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且并非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包括顶楼集水装置、若干个人供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和蓄水槽;顶楼集水装置通过管道与缓冲槽的进水口连通,缓冲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初级过滤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初级过滤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深度过滤槽的底部进水口连通,深度过滤槽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消毒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消毒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蓄水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若干管道与若干个人供水装置连通。

其中,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还包括提升泵,提升泵设置于蓄水槽与个人供水装置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将蓄水槽中净化后的雨水输送至个人供水装置处。

其中,初级过滤槽底部设置有过滤填料,且过滤填料覆盖于初级过滤槽出水口的上方。

其中,深度过滤槽包括旋转柱、槽体和若干过滤片,旋转柱垂直于槽体底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槽体内腔中,若干过滤片垂直均匀设置于旋转柱的曲面上。

优选的,过滤片为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片。

其中,消毒槽包括过滤板和加药盖;过滤板设置于消毒槽底部,并位于消毒槽出水口的上方;加药盖设置于消毒槽顶部,加药盖打开时用于向消毒槽中添加消毒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通过顶楼集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蓄水槽和个人供水装置的依次连通方式,将建筑顶部的落雨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使处理后的雨水可供用户进行如植物种植等方式的使用,不仅对雨水进行了充分处理,还为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一实施方式深度过滤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楼集水装置;2:个人供水装置;3:缓冲槽;4:初级过滤槽;5:深度过滤槽;6:消毒槽;7:蓄水槽;8:提升泵;9:管道;10:雨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包括顶楼集水装置1、若干个人供水装置2、缓冲槽3、初级过滤槽4、深度过滤槽5、消毒槽6、蓄水槽7和提升泵8;顶楼集水装置1通过管道9与缓冲槽3的进水口连通,缓冲槽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9与初级过滤槽4的顶部进水口连通,初级过滤槽4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9与深度过滤槽5的底部进水口连通,深度过滤槽5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9与消毒槽6的顶部进水口连通,消毒槽6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9与蓄水槽7的顶部进水口连通,蓄水槽7的底部出水口通过若干管道9与若干个人供水装置2连通;提升泵8设置于蓄水槽7与个人供水装置2之间的主管道上,用于将蓄水槽7中净化后的雨水10输送至个人供水装置2处,从而完成了对雨水10的收集和净化,并且将净化后的雨水由个人供水装置2提供给用户进行使用,很好的解决了建筑物落雨的处理利用问题。下面对上述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描述。

具体地,初级过滤槽4底部设置有过滤填料41,且过滤填料41覆盖于初级过滤槽4出水口的上方,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精制石英砂作为过滤填料41,用于将雨水在初级过滤槽4中进行第一次过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采用作为过滤填料41,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请参阅图2,深度过滤槽5包括旋转柱51、槽体52和若干过滤片53,旋转柱51垂直于槽体52底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槽体52内腔中,过滤片53呈叶片状,若干过滤片53垂直均匀设置于旋转柱51的曲面上,形成了平行排布的多层过滤结构,对于过滤片53的数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选择,在此不作限定;过滤片53优选为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片,经过第一次过滤的雨水由下至上通过深度过滤槽5,经过过滤片53时可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过滤后的杂质将主要附着于过滤片53的下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旋转柱51与外部电机进行电连接,通过电机控制旋转柱51是否进行旋转,通常情况下对雨水进行第二次过滤时无需控制旋转柱51旋转,而当过滤片53上吸附过多杂质时,可以控制旋转柱51旋转,将过滤片53上附着的杂质甩下便于清理后再次利用。

具体地,消毒槽6包括过滤板61和加药盖62;过滤板61设置于消毒槽6底部,并位于消毒槽6出水口的上方;加药盖62设置于消毒槽6顶部,加药盖62打开时用于向消毒槽6中添加消毒剂,使雨水在消毒槽6进行消毒或者ph值调节等处理,并通过过滤板61对雨水10进行第三次消毒。

进一步地,根据上述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的结构描述,对其工作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当产生降雨时,可以采用如引水沟、排水沟等结构作为顶楼集水装置1,将顶楼的雨水通过管道9送至缓冲槽3中,而设置缓冲槽3的目的在于,在降雨量过大时,后续过滤装置无法及时对雨水进行处理,可将过量的雨水暂存于缓冲槽3中,等待净化处理;雨水由缓冲槽3送至初级过滤槽槽4中进行第一次过滤,再经过深度过滤槽5进行第二次过滤;然后雨水送至消毒槽6中,通过向消毒槽6中放入消毒剂等药剂,实现对雨水的消毒或ph值调节等处理,同时也通过过滤板61进行了第三次过滤,由此经过三次过滤和一次消毒后,完成了对雨水的净化过程,即送至蓄水槽7中的雨水为完全净化后的雨水;最后蓄水槽7中完全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提升泵8分别送至每个用户的个人供水装置2处,用户可以再次使用净化后的雨水,如用净化后的雨水进行花草植物浇灌等。本方案中进行了多次过滤和消毒操作,确保了对雨水的充分净化,并且可供用户再次使用。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通过顶楼集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蓄水槽和个人供水装置的依次连通方式,将建筑顶部的落雨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使处理后的雨水可供用户进行如植物种植等方式的使用,不仅对雨水进行了充分处理,还为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提供了可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楼集水装置、若干个人供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和蓄水槽;

所述顶楼集水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缓冲槽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缓冲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初级过滤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所述初级过滤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深度过滤槽的底部进水口连通,所述深度过滤槽的顶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消毒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所述消毒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蓄水槽的顶部进水口连通,所述蓄水槽的底部出水口通过若干管道与若干所述个人供水装置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还包括提升泵,所述提升泵设置于所述蓄水槽与个人供水装置之间的管道上,用于将所述蓄水槽中净化后的雨水输送至所述个人供水装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过滤槽底部设置有过滤填料,且所述过滤填料覆盖于所述初级过滤槽出水口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过滤槽包括旋转柱、槽体和若干过滤片,所述旋转柱垂直于所述槽体底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槽体内腔中,若干所述过滤片垂直均匀设置于所述旋转柱的曲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片为含有活性炭的过滤片。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槽包括过滤板和加药盖;

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消毒槽底部,并位于所述消毒槽出水口的上方;

所述加药盖设置于所述消毒槽顶部,所述加药盖打开时用于向所述消毒槽中添加消毒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净化设备,包括顶楼集水装置、若干个人供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和蓄水槽。本实用通过顶楼集水装置、缓冲槽、初级过滤槽、深度过滤槽、消毒槽、蓄水槽和个人供水装置的依次连通方式,将建筑顶部的落雨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使处理后的雨水可供用户进行如植物种植等方式的使用,不仅对雨水进行了充分处理,还为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提供了可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天生绿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