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09-22  93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规划,对直供直管区域内所有用户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全面建设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有电力用户和关口的全面覆盖,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有关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为实现智能双向互动服务提供信息基础;电力采集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本工具,为变配电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检测及远程控制提供了基础平台,它可以和检测、控制设备构成任意复杂的监控系统,在变配电监控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可以帮助企业消除孤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变配电过程中异常的反应速度;在现有技术中的电力信息采集装置中,对采集装置限位很不方便,导致采集装置容易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具有便于固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放置箱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设在轴承内,所述第一螺纹柱与第二螺纹柱螺纹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放置箱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帽表面,所述螺纹帽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螺纹帽共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表面。

优选的,所述放置箱表面设置有采集装置,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第一固定台通过销轴与电动推杆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台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表面设置有刹车片,所述万向轮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箱体下表面,所述箱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箱体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人们需要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运作,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螺纹柱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柱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柱和螺纹帽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在正反电机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时更加快捷,进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在滑槽和滑块的相互作用下,从而载有限位杆的螺纹帽得以定向移动,进而避免了载有限位杆的螺纹帽移动时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放置箱;3、正反电机;4、第一螺纹柱;5、第二螺纹柱;6、转轴;7、轴承;8、螺纹帽;9、滑槽;10、滑块;11、限位杆;12、限位孔;13、采集装置;14、第一固定台;15、电动推杆;16、第二固定台;17、箱门;18、蓄电池;19、万向轮;20、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3,通过设置正反电机3,当人们需要对采集装置13进行限位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20控制正反电机3运作,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螺纹柱4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柱5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柱4和螺纹帽8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11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采集装置13进行限位,在正反电机3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采集装置13进行限位时更加快捷,进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所述正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4,所述第一螺纹柱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5,所述第二螺纹柱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放置箱2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转轴6另一端穿设在轴承7内,所述第一螺纹柱4与第二螺纹柱5螺纹相反。

具体的,所述第一螺纹柱4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8,所述放置箱2内壁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在滑槽9和滑块10的相互作用下,从而载有限位杆11的螺纹帽8得以定向移动,进而避免了载有限位杆11的螺纹帽8移动时发生偏移,所述滑块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帽8表面,所述螺纹帽8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

具体的,所述放置箱2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螺纹帽8共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一螺纹柱4和第二螺纹柱5表面。

具体的,所述放置箱2表面设置有采集装置13,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14,所述第一固定台14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15,所述第一固定台14通过销轴与电动推杆15活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箱体1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17,所述箱门17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16,所述电动推杆15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台16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箱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表面设置有刹车片,所述万向轮19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箱体1下表面,所述箱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8,所述箱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人们需要对采集装置13进行限位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20控制正反电机3运作,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螺纹柱4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柱5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柱4和螺纹帽8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11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采集装置13进行限位,当人们需要打开箱门17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20控制电动推杆15,从而可以带动箱门17进行移动,进而可以打开箱门1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所述放置箱(2)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3),所述正反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4),所述第一螺纹柱(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5),所述第二螺纹柱(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6),所述放置箱(2)内壁固定连接有轴承(7),所述转轴(6)另一端穿设在轴承(7)内,所述第一螺纹柱(4)与第二螺纹柱(5)螺纹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4)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8),所述放置箱(2)内壁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帽(8)表面,所述螺纹帽(8)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2)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2),所述螺纹帽(8)共有两个,且分别连接在第一螺纹柱(4)和第二螺纹柱(5)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2)表面设置有采集装置(13),所述箱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14),所述第一固定台(14)表面设置有电动推杆(15),所述第一固定台(14)通过销轴与电动推杆(15)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表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门(17),所述箱门(17)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16),所述电动推杆(15)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台(16)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表面设置有刹车片,所述万向轮(19)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箱体(1)下表面,所述箱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8),所述箱体(1)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开关(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力安全信息智能采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人们需要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时,人们只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运作,从而可以带动第一螺纹柱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二螺纹柱进行转动,在第一螺纹柱和螺纹帽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在正反电机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采集装置进行限位时更加快捷,进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品;申永鹏;李信波;闫增伟;王继光;温胜涛;孔会举;于福星;陈连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卓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