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纯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一般都会采用反渗透滤芯结构,该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滤芯构成了净水机的核心部件。
但是现有的反渗透滤芯价格昂贵,如进行频繁更换成本过高不适合家庭使用,若不进行更换又会影响过滤后的水质,因此需要降低其更换频率从而降低成本以适应家庭使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包括主体、出水口、连接块、初步过滤仓、防尘套、中心管、产水格网、进水格网和反渗透膜,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四周设有所述连接块,所述主体的顶端设有所述初步过滤仓,所述初步过滤仓的顶端设有所述防尘套,所述主体由内而外设有所述中心管、产水格网、进水格网和所述反渗透膜。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内部设有废水出口,所述出水口的外部与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初步过滤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初步过滤仓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之间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初步过滤仓与所述主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套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防尘套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套的底端与所述初步过滤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的顶端密封,所述中心管的四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孔洞。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格网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所述反渗透膜,所述进水格网与所述反渗透膜粘接,所述反渗透膜靠近所述中心管的一侧与所述产水格网粘接,所述产水格网、进水格网和所述反渗透膜共同组成过滤层。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产水格网的一端粘接,所述产水格网、进水格网和所述反渗透膜组成的过滤层包裹在所述中心管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设计有初步过滤仓对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水中杂质从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初步过滤仓与主体螺纹连接,可对初步过滤仓进行更换,由于活性炭价格较低且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因此可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同时成本较低。
3.本实用新型中,进水格网的两侧均设有反渗透膜使原水可从进水格网的两侧向产水格网渗透过滤,提高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心管、产水格网、进水格网和反渗透膜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体;2、出水口;3、连接块;4、初步过滤仓;5、防尘套;6、中心管;7、产水格网;8、进水格网;9、反渗透膜;201、废水出口;401、滤网;402、活性炭;501、把手;60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包括主体1、出水口2、连接块3、初步过滤仓4、防尘套5、中心管6、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反渗透膜9,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所述出水口2,所述出水口2的四周设有所述连接块3,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有所述初步过滤仓4,所述初步过滤仓4的顶端设有所述防尘套5,所述主体1由内而外设有所述中心管6、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
其中,所述出水口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管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2内部设有废水出口201,所述出水口2的外部与所述连接块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初步过滤仓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滤网401,所述滤网401与所述初步过滤仓4固定连接,所述滤网401之间填充有活性炭402,所述初步过滤仓4与所述主体1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防尘套5的顶端设有把手501,所述把手501与所述防尘套5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套5的底端与所述初步过滤仓4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中心管6的顶端密封,所述中心管6的四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孔洞601。
其中,所述进水格网8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所述反渗透膜9,所述进水格网8与所述反渗透膜9粘接,所述反渗透膜9靠近所述中心管6的一侧与所述产水格网7粘接,所述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共同组成过滤层。
其中,所述中心管6与所述产水格网7的一端粘接,所述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组成的过滤层包裹在所述中心管6的外侧。
工作原理
在具体应用时,安装时将防尘套5螺旋取下将该滤芯整体放入净水器中即可,使用时水从顶端进入初步过滤仓4,通过活性炭402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水中杂质,随后进入主体1中,原水沿进水格网8进入向两侧的反渗透膜9渗透,渗透后的纯净水沿产水格网7进入中心管6中流出。
此外,设计有初步过滤仓4对原水进行初步过滤,减少水中杂质从而延长反渗透膜9的使用寿命,初步过滤仓4与主体1螺纹连接,可对初步过滤仓4进行更换,由于活性炭402价格较低且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因此可延长反渗透膜9的使用寿命同时成本较低,进水格网8的两侧均设有反渗透膜9使原水可从进水格网8的两侧向产水格网7渗透过滤,提高过滤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出水口(2)、连接块(3)、初步过滤仓(4)、防尘套(5)、中心管(6)、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反渗透膜(9),所述主体(1)的底端设有所述出水口(2),所述出水口(2)的四周设有所述连接块(3),所述主体(1)的顶端设有所述初步过滤仓(4),所述初步过滤仓(4)的顶端设有所述防尘套(5),所述主体(1)由内而外设有所述中心管(6)、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中心管(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2)内部设有废水出口(201),所述出水口(2)的外部与所述连接块(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过滤仓(4)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滤网(401),所述滤网(401)与所述初步过滤仓(4)固定连接,所述滤网(401)之间填充有活性炭(402),所述初步过滤仓(4)与所述主体(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套(5)的顶端设有把手(501),所述把手(501)与所述防尘套(5)固定连接,所述防尘套(5)的底端与所述初步过滤仓(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6)的顶端密封,所述中心管(6)的四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孔洞(6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格网(8)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所述反渗透膜(9),所述进水格网(8)与所述反渗透膜(9)粘接,所述反渗透膜(9)靠近所述中心管(6)的一侧与所述产水格网(7)粘接,所述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共同组成过滤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装置用反渗透膜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6)与所述产水格网(7)的一端粘接,所述产水格网(7)、进水格网(8)和所述反渗透膜(9)组成的过滤层包裹在所述中心管(6)的外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