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生化法、化学法、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等。化学法主要有化学氧化法、萃取法、吸附法、焚烧法、催化氧化法等。这些方法大多处理工艺复杂,设备多,操作难度大;且由于不同生产装置排放出的废水组成复杂,不能集中处理。而生物处理方法虽然工艺较成熟、设备简单、处理能力大、运行成本低,但对于含难生物降解有机物或抑制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很难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湿式催化氧化法可集中处理含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高浓度废水,但其需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反应,实际应用中处理费用高,对反应器的材质要求高,能耗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工业应用。
近年发展起来的微波催化氧化技术是一种废水处理新方法,其在常温常压或低温低压的条件下利用微波能选择性加热,使磁性物质产生“热点”,加速污染物的去除,短时高效,尤其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更好,已成为废水催化氧化处理技术中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有机废水废水处理系统成本较高、处理效率低,处理工艺复杂,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排放标准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利用微波催化氧化等降解技术,能够快速降解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波源、微波腔体、无极紫外灯管、灯管支架、处理装置箱体、布水器装置、布水管和水泵,微波源发射端与微波腔体连通,无极紫外灯管的一端置于微波腔体内,另一端安装灯管支架置于处理装置箱体内,布水器装置安装在处理装置内顶端,水泵的进水端连接处理装置箱体的底部连通,出水端连接布水管,布水管连接布水器装置的布水器进水口。
微波源由磁控管电源、磁控管、波导管、微波窗口、散热风扇和风导构组成,微波源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窗口向外传输。
进一步的,微波窗口与微波腔体结合安装内部为隔断窗口,一个微波腔体上可安装多个微波源,微波腔体内的隔断窗口材料采用可透过微波的陶瓷、玻璃、云母片和有机窗口材料,主要用于防止处理装置箱体内的水汽进入微波源。
微波腔体为四周封闭两端开口的柱体结构,其一端内部安装隔断窗口材料,用于接收微波源的微波辐射能传输,其开口的另一端作为无极紫外灯管的置入端,使无极紫外灯管在微波腔体内接收微波能量的激发而发射紫外光。
进一步的,每个微波腔体内可安装多个无极紫外灯管,多个无极紫外灯管之间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
处理装置箱体是废水降解处理的反应场所,用于承装污染废水,处理装置箱体底部设置水箱水位线,在完成一个处理过程后可将处理装置箱体水箱水位线高度范围内的污染废水全部降解完全。
进一步的,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外表面还安装有水平指示装置,用于指示处理装置箱体安装是否水平,水平指示装置可采用水平仪等基础工具。
进一步的,处理装置箱体顶部还设置有开口,用于无极紫外灯管的穿过,无极紫外灯管底端连接灯管支架并固定在处理装置箱体内部上方,并且与处理装置箱体的水箱水位线保证20cm以上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处理装置箱体的水箱水位线上方设置有进水口,用于连接外部污水进水管。
进一步的,处理装置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用于排放降解处理完成的达标废水。
布水器装置设置有布水器进水口、布水孔和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布水器进水口连接布水管,水泵通过布水管将处理装置箱体内的污染废水输送到布水器装置中,使污染废水在处理装置箱体内通过布水器装置的布水孔自上而下流动。
进一步的,布水孔内安装有布水毡,布水孔流出的水全部或部分经过布水毡流入处理装置箱体底部的水箱内,布水毡为多孔陶瓷、分子筛、活性炭等材料制成的毡状结构,上面负载有光氧化催化剂,包括sic颗粒、金属氧化物、tio2等。布水毡插入处理装置箱体底部的水箱中,既可以防止水向下流淌过程中产生飞溅,也可以作为光氧化催化剂的载体,促进污染废水在紫外光辐射作用下发生降解反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布水器装置结构的布水孔底部两侧和灯管支架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上防飞溅板和下防飞溅板,防止污染废水在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飞溅到无极紫外灯管外管壁,引起无极紫外灯管发生爆裂。
进一步的,上防飞溅板和下防飞溅板为斜向下的薄板。
另外在处理装置箱体内的水箱中还可设置曝气结构,为污染废水光催化氧化过程提供氧气。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过程为:外部污染废水通过处理装置箱体的进水口流入本实用新型内,在污染废水达到水箱水位线后,启动微波源和水泵,微波源产生微波能量通过微波腔体传输无极紫外灯管,无极紫外灯管被激发后发射能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紫外光,剩余的微波能量通过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进入处置装置箱体。水泵将污染废水从处理装置箱体底端输送到顶部的布水器装置后,使污染废水从布水孔经布水毡自上而下流动,在污染废水流动过程中,污染物质在紫外光的光催化氧化作用下发生降解反应,同时在微波热效应及光氧化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使污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快速的降解完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微波热效应和紫外光催化氧化作用进行污染物的降解处理,可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氨氮废水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的布水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的无无极紫外灯管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微波源、2微波腔体、3无极紫外灯管、4处理装置箱体、5布水器装置、6水平指示装置、7布水器进水口、8布水孔、9上防飞溅板、10布水管、11水泵、12布水毡、13下防飞溅板、14灯管支架(图中未示出)、15水箱水位线、16出水口、17进水口、18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图中的上、下、左、右即视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的上、下、左、右。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实用新型,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波源1、微波腔体2、无极紫外灯管3、处理装置箱体4、布水器装置5、水平指示装置6、布水器进水口7、布水孔8、上防飞溅板9、布水管10、水泵11、布水毡12、下防飞溅板13、灯管支架14(图中未示出)、水箱水位线15、出水口16、进水口17。
微波源1发射端与微波腔体2连通,无极紫外灯管3的一端置于微波腔体2内,无极紫外灯管3的另一端安装灯管支架14(图中未示出)置于处理装置箱体4内,布水器装置5安装在处理装置4内顶端,水泵11的进水端连接处理装置箱体4的底部连通,水泵11出水端连接布水管10,布水管10连接布水器装置5的布水器进水口7。处理装置箱体顶部4外表面安装水平指示装置6。处理装置箱体4的水箱水位线15上方设置有进水口17,处理装置箱体4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16。
处理装置箱体4顶部还设置有开口,用于无极紫外灯管3的穿过,无极紫外灯管3底端连接灯管支架14(图中未示出)并固定在处理装置箱体4内部上方,并且与处理装置箱体4的水箱水位线15保证20cm以上的距离。
如图2所示,布水器装置5设置有布水器进水口7、布水孔8和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18,布水器进水口7连接布水管10,水泵11通过布水管10将处理装置箱体4内的污染废水输送到布水器装置5中,使污染废水在处理装置箱体4内通过布水器装置5的布水孔8自上而下流动。
微波源1由磁控管电源、磁控管、波导管、微波窗口、散热风扇和风导构组成,微波源产生的微波通过微波窗口向外传输。微波窗口与微波腔体2结合安装内部为隔断窗口,一个微波腔体2上可安装多个微波源1,微波腔体2内的隔断窗口材料采用可透过微波的陶瓷、玻璃、云母片和有机窗口材料。
微波腔体2为四周封闭两端开口的柱体结构,其一端内部安装隔断窗口材料,用于接收微波源的微波辐射能传输,其开口的另一端作为无极紫外灯管3的置入端,使无极紫外灯管3在微波腔体2内接收微波能量的激发而发射紫外光。每个微波腔体2内安装18个无极紫外灯管3,每个无极紫外灯管3之间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
处理装置箱体4是废水降解处理的反应场所,用于承装污染废水,处理装置箱体4底部设置水箱水位线15,在完成一个处理过程后可将处理装置箱体4水箱水位线高度范围内的污染废水全部降解完全。
水平指示装置6采用水平仪等基础工具。
布水孔8内安装有布水毡12,布水孔8流出的水全部或部分经过布水毡12流入处理装置箱体4底部的水箱内,布水毡12为多孔陶瓷、分子筛、活性炭等材料制成的毡状结构,上面负载有光氧化催化剂,包括sic颗粒、金属氧化物、tio2等。布水毡12插入处理装置箱体4底部的水箱中,既可以防止水向下流淌过程中产生飞溅,也可以作为光氧化催化剂的载体,促进污染废水在紫外光辐射作用下发生降解反应。
在布水器装置5结构的布水孔8底部两侧和灯管支架14(图中未示出)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上防飞溅板9和下防飞溅板13,防止污染废水在自上而下流动过程中飞溅到无极紫外灯管外管壁,引起无极紫外灯管发生爆裂。上防飞溅板9和下防飞溅板13均为斜向下的薄板。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过程为:外部污染废水通过处理装置箱体4的进水口17流入本实用新型内,在污染废水达到水箱水位线15后,启动微波源1和水泵11,微波源1产生微波能量通过微波腔体2传输无极紫外灯管3,无极紫外灯管3被激发后发射能发生光催化氧化反应的紫外光,剩余的微波能量通过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18进入处置装置箱体4。水泵11将污染废水从处理装置箱体4底端输送到顶部的布水器装置5后,使污染废水从布水孔8经布水毡12自上而下流动,在污染废水流动过程中,污染物质在紫外光的光催化氧化作用下发生降解反应,同时在微波热效应及光氧化催化剂的协同作用下,使污染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快速的降解完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微波源、微波腔体、无极紫外灯管、灯管支架、处理装置箱体、布水器装置、布水管和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源与所述微波腔体连通,所述无极紫外灯管的一端置于所述微波腔体内,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灯管支架置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内,所述布水器装置安装在所述处理装置内顶端,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的底部连通,出水端连接说所述布水管,所述布水管连接所述布水器装置的布水器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腔体为四周封闭两端开口的柱体结构,所述微波腔体一端内部安装隔断窗口材料,用于接收所述微波源的微波辐射能传输,所述微波腔体开口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无极紫外灯管的置入端,使所述无极紫外灯管在所述微波腔体内接收微波能量的激发而发射紫外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腔体内可安装多个所述无极紫外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顶部外表面还安装有水平指示装置,用于指示所述处理装置箱体安装是否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还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的底部,用于排放降解处理完成的达标废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处理装置箱体的水箱水位线上方,用于连接外部污水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装置还设置有布水孔和无极紫外灯管安装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孔内还安装有布水毡,所述布水毡为多孔陶瓷、分子筛、活性炭材料制成的毡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微波无极紫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装置的底部两侧和所述灯管支架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上防飞溅板和下防飞溅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