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03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的方法大多离不开使用到二极管,但是二极管有两个缺陷会直接影响到采样结果。一个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不可忽略,另一个是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的温漂现象比较严重,两种因素均会影响采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峰值采样电路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采样电阻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交流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将交流电流的峰值电流采样到电容上,利用三极管的饱和导通压降低的特性来实现峰值采样。整个电路中没有二极管,具有很低的温漂,并且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rcs-采样电阻;r1-第一限流电阻;r2-第二限流电阻;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c1-电容;vac-交流电流输入端;vs-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采样电阻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交流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而言,当交流电流输入端对地的电压为正时,随着采样电阻正向电流的增大,交流电流输入端的电压逐渐增大,通过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三极管be结的电流逐渐增大,因此通过第二限流电阻、第二三极管eb结和第一三极管ce结的电流也逐渐增大。当通过第二三极管eb结的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第二三极管导通,第二三极管导通后,其ec结的电压降很小,此时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值略等于交流电流输入端的电压值。当交流电流增大到最大值时,交流电流输入端的电压值达到峰值,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也达到了峰值,因为有电容的存在,当交流电流减小时,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值不会有较大变化,基本保持在交流电流输入端的峰值电压大小左右,进而实现峰值采样的目的。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采样电阻rcs、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电容c1,所述采样电阻rcs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采样电阻rcs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采样电阻rcs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2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通过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交流电流输入端vac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vs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其电路原理是:当交流电流输入端vac对地的电压为正时,随着交流电流的逐渐增大,采样电阻rcs正向电流逐渐增大,交流电流输入端vac的电压也逐渐增大,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一三极管q1的be结的电流也逐渐增大,因此通过第二限流电阻r2、第二三极管q2的eb结和第一三极管q1的ce结的电流也逐渐增大。当通过第二三极管q2的eb结的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二三极管q2导通后,其ec结的电压降很小,此时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vs的电压值略等于交流电流输入端vac的电压值。当交流电流增大到最大值时,交流电流输入端vac的电压值达到峰值,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vs的电压值也达到了峰值,因为有电容c1的存在,当交流电流减小时,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vs的电压值不会有较大变化,基本保持在交流电流输入端vac的峰值电压大小左右,进而实现峰值采样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采样电阻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交流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三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峰值采样电路存在准确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电路,包括:采样电阻、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电容,所述采样电阻的一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采样电阻的一端还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采样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容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交流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峰值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很低的温漂,适用于交流电流的峰值采样。

技术研发人员:叶正欢;廖华健;肖鹏;邢义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虹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