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污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支架。
背景技术:
水污染处理属于水利科技名词之一,意思是对水的污染采用工程和非工程的方法进行改善或消除的过程。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河湖水污染。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石化、自然水域、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
底泥是河湖的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而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成为二次污染源,这种污染称为底泥污染。
底泥污染的处理方法一般采用清淤船带动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进行处理,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是一种将淤泥从河湖里清理出来的一种装置,用来排除沉降在河湖底部的污泥和浮渣,但现阶段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的处理效率慢,铲板在运行时不平稳,产生较大阻力,增大了电耗,刮泥板只能将河湖底部旋转圆周内的泥刮掉,且现有的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在处理底泥时无法将泥渣分离,达到更好的净化河湖水质的目的。
因此,需要在现有的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的设备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河湖底泥污染源专用喷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装置对于水底的污泥处理不够干净,以及后续工作较为繁复的问题,提供一种水质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的专用喷架,包括主架和侧柱,主架左右两侧下均固定连接侧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底部固定连接有犁式铲板,所述侧柱的底部靠近犁式铲板连接有抽泥泵,所述抽泥泵的上方嵌套设置有连接管,所述主架下方固定连接有滚筒分筛机,所述滚筒分筛机右侧上方配套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滚筒分筛机下方固定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外部嵌套设置有烘干机,所述主架内部靠近传送带一侧有斗式提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犁式铲板固定连接于侧柱底部,且两两为一组,呈对称设置,加大设备的运行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柱的底部靠近犁式铲板连接有抽泥泵,抽泥泵上方嵌套设置连接管,且在每一个犁式铲板的中间均连接抽泥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分筛机固定连接于主架下方,且在滚筒分筛机右侧上方嵌套设置进料口,滚筒分筛机下方固定连接传送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传送带外部嵌套设置有烘干机,且靠近传送带一侧,主架内部连接有斗式提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斗式提升机、烘干机、抽泥泵、滚筒分筛机、传送带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侧柱内侧增加犁式铲板的使用,且在犁式铲板的后方固定连接抽泥泵,进而使得进泥速度加快,抽泥面积增加,设备运行的效率提高,使得设备在运行时更加平稳,产生的阻力变小,减小了电耗,提高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的工作效率,更大程度上对河湖底泥污染进行快速的治理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主架下方固定连接滚筒分筛机,进而使得泥浆和水中的残渣更好的进行分离,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使其在河湖底泥污染源的治理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传送带左侧活动连接烘干机,将大量的水分,湿气从分离过后的泥渣中抽出,防止粉尘外排造成的二次污染。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靠近传送带一侧设置斗式提升机,将滚筒分筛机分离出来的渣体通过斗式提升机向上方运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筒分筛机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犁式铲板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标记:1、主架;2、侧柱;3、斗式提升机;4、烘干机;5、犁式铲板;6、抽泥泵;601、连接管;7、滚筒分筛机;701、进料口;702、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犁式铲板、滚筒分筛机、烘干机、斗式提升机、抽泥泵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
参照图1-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的专用喷架,包括主架1和侧柱2,主架1左右两侧下均固定连接侧柱2,侧柱2底部固定连接有犁式铲板5,侧柱2的底部靠近犁式铲板5连接有抽泥泵6,抽泥泵6的上方嵌套设置有连接管601,主架1下方固定连接有滚筒分筛机7,滚筒分筛机右侧上方配套设置有进料口701,滚筒分筛机7下方固定连接有传送带702,传送带外部嵌套设置有烘干机4,主架1内部靠近传送带702一侧有斗式提升机3。
进一步的,犁式铲板5固定连接于侧柱底部,且两两为一组,呈对称设置,加大设备的运行效率,该种设置在前进时,可以对水泥的污泥铲起,进而由抽泥泵6将去抽取,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进一步的,侧柱2底部靠近犁式铲板5的中部连接有抽泥泵6,抽泥泵6上方嵌套设置连接管601与滚筒分筛机7的进料口701相连接,抽泥泵6将犁式铲板5铲起的污泥进行抽取,再利用滚筒分筛机7进行处理,提高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进泥速度,使设备在运行时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滚筒分筛机7连接于主架1内部,且在滚筒分筛机7右侧上方配套设置进料口701,滚筒分筛机7下方固定连接传送带702,在滚筒分筛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产生电性连接时,滚筒分筛机7进行泥水分离,进而使得泥浆和水中的残渣更好的进行分离,提高水质的净化程度,达到对底泥污染源治理的良好效果。
进一步的,烘干机4嵌套设置于传送带702一侧,烘干机4将分离出来的渣体进行烘干,再通过斗式提升机3向上运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底泥污染源治理的专用喷架,首先,通过支架连接清淤船,在抽泥泵6、滚筒分筛机7、烘干机4和斗式提升机3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后,河湖底泥通过犁式铲板5的铲动流向抽泥泵6,通过连接管601河湖底泥从进料口701进入滚筒分筛机7,分离出来的泥渣流入传送带702,再经传送带702进入烘干机4进行烘干,最后通过斗式提升机3向外输出,使得泥浆和水中的残渣更好的进行分离,提高了水质的净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运行速度,达到了提高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工作效率与水质净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包括主架(1)和侧柱(2),主架(1)左右两侧下均固定连接侧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2)底部固定连接有犁式铲板(5),所述侧柱(2)的底部靠近犁式铲板(5)连接有抽泥泵(6),所述抽泥泵(6)的上方嵌套设置有连接管(601),所述主架(1)下方固定连接有滚筒分筛机(7),所述滚筒分筛机(7)右侧上方配套设置有进料口(701),所述滚筒分筛机(7)下方固定连接有传送带(702),所述传送带(702)外部嵌套设置有烘干机(4),所述主架(1)内部靠近传送带(702)一侧有斗式提升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式铲板(5)固定连接于侧柱(2)底部,犁式铲板(5)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两两为一组,呈对称设置,抽泥泵(6)位于每组犁式铲板(5)的中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犁式铲板(5)的后方固定连接抽泥泵(6),抽泥泵(6)上方嵌套设置连接管(6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分筛机(7)固定连接于主架(1)下方,且在滚筒分筛机(7)右侧上方嵌套设置进料口(701),传送带(702)位于滚筒分筛机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底泥污染源治理专用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斗式提升机(3)、烘干机(4)、抽泥泵(6)、滚筒分筛机(7)、传送带(702)均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