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08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对于安全问题极为的重视,防雷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须的问题,而防雷检测装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防雷检测装置是一项各种防雷物件检测器件的测量,它通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可以对很多的物品进行测量来确定此处是否安全;

但是,现有的防雷检测装置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例如它的收纳不容易收纳,导致探测人员外出工作时及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难以收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把手、主箱体和储物盖,所述主箱体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片,所述主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把手,所述固定把手的两侧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底端安装有卡扣,所述主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结构,所述固定把手的底端设置有声筒,所述声筒的底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线接头,且检测线接头的底端设置有检测钳接头,所述显示屏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盖,所述储物盖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连接块、转动柱、固定腔、转轴、转杆和转动把手,所述固定腔安装在储物盖的内部,所述固定腔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安装有转杆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操作钮。

优选的,检测线接头与检测钳接头垂直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检测线接头的内径小于检测钳接头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转杆与转动把手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所述连接块安装在固定腔的两侧关于转动柱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转动柱呈内部之间转动结构,所述转轴与转杆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内置腔、防护棉、隔水棉和加强块,所述内置腔的一侧与主箱体内部的一侧相互固定,所述内置腔的两侧安装有防护棉,所述内置腔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两侧安装有隔水棉。

优选的,所述防护棉安装在内置腔的两侧关于内置腔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内置腔与隔水棉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不仅实现了该装置便于收纳的功能,而且还实现了该装置便利性能的功能和防护防水的性能;

(1)通过将夹线的一端绕到转动柱上面,接着在转动转动把手,使其带动转杆与转轴转动,而当转轴转动时就会带动着固定腔开始转动,这时就会将固定腔一端的线慢慢的均匀的缠绕到固定腔的表面,在缠绕完后,然后再将储物盖盖上,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便于收纳的功能;

(2)通过在使用时可以将线头的一端绕到检测线接头的表面开始检测,在需要检测另一种东西时,在将线头的一端缠绕到检测钳接头的一端,然后开始检测,这样在需要检测另一种物品时只有将线头换一个检测头夹好,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便携的功能;

(3)通过再遇到下雨天时水珠会渗入主箱体的内部这时防护棉会保护器内部不被雨水腐蚀,而隔水棉会将水隔在外面,而加强块也会保护器内壁不被雨水泡变形,从而提高了该装置防护防水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储物结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把手;2、安装片;3、主箱体;4、检测线接头;5、检测钳接头;6、操作钮;7、显示屏;8、储物盖;9、收纳结构;901、连接块;902、转动柱;903、固定腔;904、转轴;905、转杆;906、转动把手;10、声筒;11、防护结构;1101、内置腔;1102、防护棉;1103、隔水棉;1104、加强块;12、卡扣;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把手1、主箱体3和储物盖8,主箱体3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片2,主箱体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把手1,固定把手1的两侧安装有卡槽13,卡槽13的底端安装有卡扣12,主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结构11;

防护结构11包括内置腔1101、防护棉1102、隔水棉1103和加强块1104,内置腔1101的一侧与主箱体3内部的一侧相互固定,内置腔1101的两侧安装有防护棉1102,内置腔1101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强块1104,加强块1104的两侧安装有隔水棉1103;

防护棉1102安装在内置腔1101的两侧关于内置腔1101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内置腔1101与隔水棉1103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

而这时防护棉1102会保护在主箱体3的内部的表面不被腐蚀,而隔水棉1103会将水隔在外面不让其继续向主箱体3的内部进行流动,而加强块1104也会让主箱体3的内部形状保持不变;

固定把手1的底端设置有声筒10,声筒10的底端设置有显示屏7,显示屏7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线接头4,且检测线接头4的底端设置有检测钳接头5;

检测线接头4与检测钳接头5垂直于同一水平面,检测线接头4的内径小于检测钳接头5的内径;

将检测的一端夹在检测线接头4的一端然后就开始检测,检测的内容会显示在显示屏7上然后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记录,在需要对另一个物品进行检测时,将检测线的一端夹到检测钳接头5的一端然后再开始检测;

显示屏7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盖8,储物盖8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结构9,收纳结构9包括连接块901、转动柱902、固定腔903、转轴904、转杆905和转动把手906,固定腔903安装在储物盖8的内部,固定腔90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901,连接块90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柱902,转动柱902的一侧安装有转轴904,转轴904的一侧安装有转杆905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906,显示屏7的底端设置有操作钮6;

转杆905与转动把手906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连接块901安装在固定腔903的两侧关于转动柱902呈对称分布;

连接块901与转动柱902呈内部之间转动结构,转轴904与转杆905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

将检测线的一端缠绕到转动柱902的表面,然后在转动转动把手906使其带动转杆905与转轴904转动,而在转轴904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固定腔903转动,而固定腔903转动的同时就会将检测线慢慢的绕到固定腔903的表面。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的内部续满电,然后在将该装置带出工作,在工作时将检测的一端夹在检测线接头4的一端然后就开始检测,检测的内容会显示在显示屏7上然后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记录,在需要对另一个物品进行检测时,将检测线的一端夹到检测钳接头5的一端然后再开始检测,接着将检测的信息记录下来;

之后,在工作完后将检测线的一端缠绕到转动柱902的表面,然后在转动转动把手906使其带动转杆905与转轴904转动,而在转轴904转动的同时就会带动固定腔903转动,而固定腔903转动的同时就会将检测线慢慢的绕到固定腔903的表面,在绕完后再将储物盖8盖上;

最后,在遇到下雨天时水珠会渗入主箱体3的内部,而这时防护棉1102会保护在主箱体3的内部的表面不被腐蚀,而隔水棉1103会将水隔在外面不让其继续向主箱体3的内部进行流动,而加强块1104也会让主箱体3的内部形状保持不变,然后在回去之后在将水珠擦拭干净。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把手(1)、主箱体(3)和储物盖(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3)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片(2),所述主箱体(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把手(1),所述固定把手(1)的两侧安装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底端安装有卡扣(12),所述主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结构(11),所述固定把手(1)的底端设置有声筒(10),所述声筒(10)的底端设置有显示屏(7),所述显示屏(7)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线接头(4),且检测线接头(4)的底端设置有检测钳接头(5),所述显示屏(7)的另一侧设置有储物盖(8),所述储物盖(8)的内部设置有收纳结构(9),所述收纳结构(9)包括连接块(901)、转动柱(902)、固定腔(903)、转轴(904)、转杆(905)和转动把手(906),所述固定腔(903)安装在储物盖(8)的内部,所述固定腔(90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901),所述连接块(901)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柱(902),所述转动柱(902)的一侧安装有转轴(904),所述转轴(904)的一侧安装有转杆(905)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906),所述显示屏(7)的底端设置有操作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接头(4)与检测钳接头(5)垂直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检测线接头(4)的内径小于检测钳接头(5)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905)与转动把手(906)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所述连接块(901)安装在固定腔(903)的两侧关于转动柱(902)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01)与转动柱(902)呈内部之间转动结构,所述转轴(904)与转杆(905)内部之间呈卡合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1)包括内置腔(1101)、防护棉(1102)、隔水棉(1103)和加强块(1104),所述内置腔(1101)的一侧与主箱体(3)内部的一侧相互固定,所述内置腔(1101)的两侧安装有防护棉(1102),所述内置腔(1101)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加强块(1104),所述加强块(1104)的两侧安装有隔水棉(1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棉(1102)安装在内置腔(1101)的两侧关于内置腔(1101)的水平中轴线呈对称分布,所述内置腔(1101)与隔水棉(1103)在同一水平面内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雷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把手、主箱体和储物盖,所述主箱体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安装片,所述主箱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固定把手,所述卡槽的底端安装有卡扣,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连接块、转动柱、固定腔、转轴、转杆和转动把手,所述固定腔安装在储物盖的内部,所述固定腔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安装有转杆的顶端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操作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线的一端绕到转动柱上面,接着在转动转动把手,使其带动转杆与转轴转动,而在缠绕完后,然后再将储物盖盖上,从而提高了该装置便于收纳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步鸿;卞进华;杨晖;周月军;栾鑫;申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华云防雷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