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水污染,而且目前污染源的种类和来源越来越复杂。目前市面上的废水处理装置多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通过光化学催化方法进行废水处理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市面上的光催化处理装置要么不经过物理过滤直接进行化学过滤,要么经过一次物理过滤再进行化学过滤,都不能对杂质进行很好的过滤;而且目前的处理装置的催化剂填装方式比较原始,也导致催化剂不能跟杂质进行很好的混合,也就大大降低了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废水处理存在操作复杂、催化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腔体和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以及附着结构,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依次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内,废水处理腔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使从进水口进入的待处理废水经过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后由出水口排出,附着结构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内,附着结构用于附着催化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第一处理机构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内靠近进水口处,用于对从进水口进入的待处理废水进行一次处理,第一处理机构的出口与第二处理机构的进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机构包括过滤容腔,过滤容腔固定安装在废水处理腔体的进水口处,过滤容腔内容纳有过滤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机构包括过滤滚筒,过滤滚筒可转动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内,过滤滚筒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过滤滚筒的开口与第一处理机构的出口连通,过滤滚筒的周面开设有出水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附着结构包括附着网和固定支架,附着网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固定支架套设在过滤滚筒外,固定支架能够在过滤滚筒的带动下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差速传动结构,差速传动结构设置在固定支架和过滤滚筒之间,差速传动结构用于将过滤滚筒的较高速转动以较低的转速传递给固定支架,以使固定支架以较低的转速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差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圈、第二齿圈和传动齿轮,第一齿圈固定设置在过滤滚筒上,第二齿圈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传动齿轮设置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且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啮合,第一齿圈的齿数小于第二齿圈的齿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附着网包括多个板状网体,每个板状网体垂直地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多个板状网体沿固定支架的周向依次间隔地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紫外灯,紫外灯设置于废水处理腔体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腔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用于向废水处理腔体内通入含氧气体。
上述废水处理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腔体、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和附着结构,例如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均设置于废水处理腔体的内部,且第一处理机构与第二处理机构连通。当废水从进水口进入废水处理腔体经过第一处理机构时,进行废水的第一次过滤。经第一次过滤的废水接着进入第二处理机构,经第二处理机构的过滤并使废水与附着结构所附着的催化剂充分接触、反应。经过至少两次过滤以及充分的催化反应之后,废水从废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排出。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废水处理腔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一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第二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附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差速传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废水处理腔体;
110-进水口;120-出水口;130-进气口;140-紫外灯;
200-第一处理机构;
210-过滤容腔;220-过滤材料;
300-第二处理机构;
310-过滤滚筒;
311-第一齿圈;312-出水孔;
400-附着结构;
410-固定支架;
411-第二齿圈;
420-板状网体;
500-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废水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废水处理腔体100和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以及附着结构400,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依次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废水处理腔体100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以使从进水口110进入的待处理废水经过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后由出水口120排出,附着结构400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附着结构400用于附着催化剂。
可以理解,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依次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依次设置是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依次沿着废水流动的顺序设置,且满足,功能相互依赖的处理机构按照功能顺序排列设置。从进水口110进入的废水经过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后由出水口120排出,是指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处理机构200和第二处理机构300,第一处理机构200和第二处理机构300沿废水流动的顺序依次设置,且第一处理机构200和第二处理机构300之间相连通,待处理的废水从进水口110进入之后先经第一处理机构200进行第一次过滤,经第一次过滤后的废水接着进入第二处理机构300,进行第二次过滤,经过两次过滤后的废水经出水口120排出。
废水处理装置上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多种。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可以分别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不同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可以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同侧。当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同侧时,其进水口110和出水口120的位置上下关系不受限制。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处理机构200包括过滤容腔210,过滤容腔210固定安装在靠近废水处理腔体100的进水口110处,过滤容腔210内容纳有过滤材料220。其中过滤容腔210可以为圆筒形,也可以为圆台形等形状。过滤材料220可以是活性炭或者过滤棉等材料。过滤材料220可以置于过滤容腔210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在过滤容腔210的两端,使得进入过滤容腔210的废水都可以经过过滤材料220,进行第一次过滤。第一处理机构200可以过滤掉废水中的漂浮物等较容易过滤掉的杂质,可以有效的对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为后面进行更彻底的过滤提供了基础。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如图4所示,第二处理机构300包括过滤滚筒310,过滤滚筒310可转动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过滤滚筒310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过滤滚筒310的开口与第一处理机构200的出口连通,过滤滚筒310的周面开设有出水孔312。可以理解的是,过滤滚筒310可转动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内,是指过滤滚筒310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部,且可连接外动力传送装置,进行动力传输,使得过滤滚筒310可以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转动。过滤滚筒310外形为桶状,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并连接外部动力装置,其开口一端与第一处理机构200连通,其连通方式可以通过设置卡槽等方式进行连通。过滤滚筒310的周面上可均匀设置有出水孔312,其出水孔可为圆孔状。当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废水流经第二处理机构300时,可转动的过滤滚筒310可以带动流经的废水进行不规律运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如图5所示,附着结构400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其设置方式可以为多种。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附着结构400可以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且设置在至少两级处理机构的外部,并可随某一处理机构一同转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其附着结构400可以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内,且固定设置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壁上,其固定方式可以为焊结,也可为螺丝钉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附着结构400包括附着网和固定支架410,附着网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410上,固定支架410套设在过滤滚筒310外,固定支架410能够在过滤滚筒310的带动下转动。可以理解,如图5所示,固定支架410可以呈圆筒状,其侧壁设有孔。或者固定支架410也可以是其他框架结构。附着网在固定支架410上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多种,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附着网可以通过螺丝钉装在固定支架410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附着网也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式安装在固定支架410上。
固定支架410套设在过滤滚筒310外,其设置方式可以是多种。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10可以通过一中间传动结构安装于过滤滚筒310的外部,使得固定支架410可随着过滤滚筒310转动的同时,两者转动速率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10可以固定安装在过滤滚筒310外,可随着过滤滚筒310一同转动,两者具有相同的速率。
通过在过滤滚筒310的外部设置一附着结构400,在转动的过滤滚筒310的带动下,一方面可很大程度的带动废水充分搅匀,另一方面其附着结构400上可设置表面积较大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网格上附着催化剂,搅动废水的同时可使催化剂与废水充分接触,提高废水催化的效率。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差速传动结构,差速传动结构设置在固定支架410和过滤滚筒310之间,差速传动结构用于将过滤滚筒310的较高速转动以较低的转速传递给固定支架410,以使固定支架410以较低的转速转动。为实现固定支架410低速转动,在过滤滚筒310和固定支架410之间设置差速传动结构,达到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目的的同时,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使得本废水处理装置更加环保。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差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圈311、第二齿圈411和传动齿轮500,第一齿圈311固定设置在过滤滚筒310上,第二齿圈411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410上,传动齿轮500设置在第一齿圈311和第二齿圈411之间且传动齿轮500分别于第一齿圈311和第二齿圈411啮合,第一齿圈311的齿数小于第二齿圈411的齿数。如图6所示,第一齿圈311和第二齿圈411的齿槽大小相同,齿数相异,且二者均分别与传动齿轮500的轮齿相啮合。通过该差速传动结构,可在低功耗的情况下,联动过滤滚筒310和附着结构400,有助于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附着网包括多个板状网体420,每个板状网体420垂直地安装在固定支架410上,多个板状网体420沿固定支架410的周向依次间隔地分布。附着网的板状网体420的材料可以为任何耐腐蚀的金属或合金材料,且板状网体420的形状可设置为长方形的板状形状。其板状网体420的长方形面垂直于固定支架410转动的方向。催化剂附着在网格结构的板状网体420上,当板状网体420随着固定支架410在废水处理腔100内转动时,催化剂可与废水充分接触、反应,起到充分催化分解的作用。板状网体420携带有催化剂的较大表面积的板状网体420经过废水时,可以很大程度的使废水与催化剂进行接触、混合,提高废水的催化效率。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紫外灯140,紫外灯140设置于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壁上。紫外灯140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可以为长条状,或者为点状。其紫外灯140的设置可以通过螺丝钉结于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壁上,或者通过胶结的方式固定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壁上。通过在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内壁上设置紫外灯140,提供充足的紫外线,为很多降解反应提供条件的同时,还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废水处理腔体100上还设置有进气口130,进气口130用于向废水处理腔体100内通入含氧气体。其进气口130的大小和位置关系不受限制,可以在进水口110一侧或出水口120一侧,或者废水处理腔体100的其他位置。从进气口130通入的含氧气体可以为臭氧,也可为其他具有杀菌或净水功能的含氧气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处理腔体和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以及附着结构,所述至少两级处理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废水处理腔体内,所述废水处理腔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使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待处理废水经过所述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后由所述出水口排出,所述附着结构设置在所述废水处理腔体内,所述附着结构用于附着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级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处理机构和第二处理机构,所述第一处理机构设置在所述废水处理腔体内靠近所述进水口处,用于对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待处理废水进行一次处理,所述第一处理机构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的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机构包括过滤容腔,所述过滤容腔固定安装在所述废水处理腔的所述进水口处,所述过滤容腔内容纳有过滤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机构包括过滤滚筒,所述过滤滚筒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废水处理腔体内,所述过滤滚筒为一端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过滤滚筒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处理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过滤滚筒的周面开设有出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结构包括附着网和固定支架,所述附着网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套设在所述过滤滚筒外,所述固定支架能够在所述过滤滚筒的带动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差速传动结构,所述差速传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过滤滚筒之间,所述差速传动结构用于将所述过滤滚筒的较高速转动以较低的转速传递给所述固定支架,以使所述固定支架以较低的转速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圈、第二齿圈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过滤滚筒上,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传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之间且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啮合,所述第一齿圈的齿数小于所述第二齿圈的齿数。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网包括多个板状网体,每个所述板状网体垂直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多个板状网体沿所述固定支架的周向依次间隔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紫外灯,所述紫外灯设置于所述废水处理腔体的内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腔体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用于向所述废水处理腔体内通入含氧气体。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