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
背景技术: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烟气通过电除尘器主体结构前的烟道时,使其烟尘带正电荷,然后烟气进入设置多层阴极板的电除尘器通道。由于带正电荷烟尘与阴极电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颗粒烟尘吸附在阴极上,定时打击阴极板,使具有一定厚度的烟尘在自重和振动的双重作用下跌落在电除尘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从而达到清除烟气中的烟尘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振打砧一般采用方形设计,圆形振打锤与振打砧形成点接触,致使振打砧与振打锤易磨损,从而使用寿命降低,达不到预期的清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振打砧与振打锤易磨损,从而使用寿命降低,达不到预期的清灰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包括振打锤,所述振打锤左侧设置有加强套壳,所述加强套壳右侧面加工有弧形凹面,所述弧形凹面与振打锤曲面相接触,所述加强套壳套接在振打砧头,所述振打砧头插接在振打砧夹板上,所述振打砧夹板前侧以及后侧分别套接有前夹板以及后夹板,所述前夹板后侧以及后夹板前侧均镶嵌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内,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前侧以及以后侧,所述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均通过紧固螺栓与振打砧夹板以及振打砧头固定连接。
通过将加强套壳套接在振打砧头上,提高了振打砧头的使用强度,同时通过弧形凹槽与振打锤相接触,扩大了接触面积,减少振打砧中心点及振打锤击打面磨损,抑制振打砧与振打锤形变,有助于增加振打砧和振打锤的寿命和维持高效的振打力传动,同时也方便对加强套壳进行拆装更换,而通过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对振打砧头进行夹紧以及限位,并通过定位柱进行辅助限位,则提高了振打砧头与振打砧夹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也方便进行拆卸,便于维修更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套壳左侧面加工有开口槽,所述振打砧头右部匹配设置在开口槽内,提高了加强套壳与振打砧头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套壳以及振打砧头上均加工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加强套壳通过连接螺栓与振打砧头固定连接,便于将加强套壳与振打砧头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振打砧头上侧面加工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左侧,所述紧固螺栓竖向穿过振打砧头上的第一通孔,便于将紧固螺栓穿过振打砧头上的第一通孔,实现了将振打砧头与振打砧夹板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夹板后侧面一体连接有卡头,所述后夹板前侧面加工有卡槽,所述卡头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紧固螺栓竖向穿过前夹板上的卡头以及后夹板上的卡槽,便于将前夹板与后夹板稳定连接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振打砧头前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所述侧固定板左部位于振打砧夹板前侧以及后侧,所述侧固定板通过锁紧螺栓分别与振打砧夹板以及振打砧头固定连接,且侧固定板分别位于前夹板前侧以及后夹板后侧,实现了将振打砧头与振打砧夹板辅助固定在一起。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前夹板以及两个后夹板左右对称设置在振打砧头前侧以及后侧,且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外观均呈u形,便于将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匹配套接在振打砧夹板上,且通过前夹板以及后夹板对振打砧头进行稳定限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孔设有八个,八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前侧以及后侧,八个所述定位孔内均设置有定位柱,提高了对振打砧头的定位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加强套壳、弧形凹槽、连接螺栓、前夹板、后夹板、定位柱以及紧固螺栓,提高了振打砧头的使用强度,且由原本的点接触改为面接触,减少振打砧中心点及振打锤击打面磨损,抑制振打砧与振打锤形变,有助于增加振打砧和振打锤的寿命和维持高效的振打力传动,同时也提高了振打砧头与振打砧夹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以及固定性,也方便进行拆装更换以及维修,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夹板与后夹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振打砧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套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夹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后夹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侧固定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振打砧夹板;2、前夹板;3、侧固定板;4、振打砧头;5、振打锤;6、连接螺栓;7、加强套壳;8、紧固螺栓;9、弧形凹面;10、锁紧螺栓;11、定位柱;12、后夹板;21、卡头;51、定位孔;52、第一通孔;53、第二通孔;12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包括振打锤5,振打锤5左侧设置有加强套壳7,加强套壳7右侧面加工有弧形凹面9,弧形凹面9与振打锤5曲面相接触,加强套壳7套接在振打砧头4,振打砧头4插接在振打砧夹板1上。
加强套壳7以及振打砧头4上均加工有第二通孔53,第二通孔53上设置有连接螺栓6,加强套壳7通过连接螺栓6与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将加强套壳7套接在振打砧头4上,从而提高了振打砧头4的使用强度,且便于对振打砧头4进行防护,提高了振打砧头4的使用寿命,且通过弧形凹槽与振打锤5相接触,实现了由原本的点接触改为面接触,减少振打砧中心点及振打锤5击打面磨损,抑制振打砧与振打锤5形变,有助于增加振打砧和振打锤5的寿命和维持高效的振打力传动,使用人员将连接螺栓6从振打砧头4以及加强套壳7上取下,则方便对加强套壳7进行拆卸以及更换,实现了便于维修的目的。
振打砧夹板1前侧以及后侧分别套接有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前夹板2后侧以及后夹板12前侧均镶嵌固定有定位柱11,定位柱11位于定位孔51内,定位孔51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以后侧,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均通过紧固螺栓8与振打砧夹板1以及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
加强套壳7左侧面加工有开口槽,振打砧头4右部匹配设置在开口槽内。
振打砧头4上侧面加工有第一通孔52,第一通孔52位于第二通孔53左侧,紧固螺栓8竖向穿过振打砧头4上的第一通孔52。
前夹板2后侧面一体连接有卡头21,后夹板12前侧面加工有卡槽121,卡头21卡接在卡槽121内,紧固螺栓8竖向穿过前夹板2上的卡头21以及后夹板12上的卡槽121。
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均设有两个,两个前夹板2以及两个后夹板12左右对称设置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且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外观均呈u形。
定位孔51设有八个,八个定位孔51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八个定位孔51内均设置有定位柱11。
如图1-3和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将振打砧头4左部插接在振打砧夹板1上,随后将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上的定位柱11插接在定位孔51内,随后将前夹板2上的卡头21卡接在后夹板12上的卡槽121内,然后使用人员将紧固螺栓8自上而下穿过后夹板12、前夹板2、振打砧夹板1以及振打砧头4,实现了将振打砧头4与振打砧夹板1固定在一起,且通过定位柱11、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实现了对振打砧头4进行限位,提高了振打砧头4与振打砧夹板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在将紧固螺栓8从振打砧夹板1上取下时,则方便对振打砧头4拆装更换,便于维修。
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3,侧固定板3左部位于振打砧夹板1前侧以及后侧,侧固定板3通过锁紧螺栓10分别与振打砧夹板1以及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且侧固定板3分别位于前夹板2前侧以及后夹板12后侧。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人员通过锁紧螺栓10将侧固定板3右部固定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上,随后使用锁紧螺栓10穿过侧固定板3左部,并旋紧在振打砧夹板1前侧以及后侧上,实现了将振打砧头4与振打砧夹板1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振打砧头4与振打砧夹板1之间的固定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包括振打锤(5),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锤(5)左侧设置有加强套壳(7),所述加强套壳(7)右侧面加工有弧形凹面(9),所述弧形凹面(9)与振打锤(5)曲面相接触,所述加强套壳(7)套接在振打砧头(4),所述振打砧头(4)插接在振打砧夹板(1)上,所述振打砧夹板(1)前侧以及后侧分别套接有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所述前夹板(2)后侧以及后夹板(12)前侧均镶嵌固定有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位于定位孔(51)内,所述定位孔(51)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以后侧,所述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均通过紧固螺栓(8)与振打砧夹板(1)以及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壳(7)左侧面加工有开口槽,所述振打砧头(4)右部匹配设置在开口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套壳(7)以及振打砧头(4)上均加工有第二通孔(53),所述第二通孔(53)上设置有连接螺栓(6),所述加强套壳(7)通过连接螺栓(6)与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砧头(4)上侧面加工有第一通孔(52),所述第一通孔(52)位于第二通孔(53)左侧,所述紧固螺栓(8)竖向穿过振打砧头(4)上的第一通孔(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2)后侧面一体连接有卡头(21),所述后夹板(12)前侧面加工有卡槽(121),所述卡头(21)卡接在卡槽(121)内,所述紧固螺栓(8)竖向穿过前夹板(2)上的卡头(21)以及后夹板(12)上的卡槽(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均设置有侧固定板(3),所述侧固定板(3)左部位于振打砧夹板(1)前侧以及后侧,所述侧固定板(3)通过锁紧螺栓(10)分别与振打砧夹板(1)以及振打砧头(4)固定连接,且侧固定板(3)分别位于前夹板(2)前侧以及后夹板(12)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前夹板(2)以及两个后夹板(12)左右对称设置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且前夹板(2)以及后夹板(12)外观均呈u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物理清灰振打系统高效振打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51)设有八个,八个所述定位孔(51)分别开设在振打砧头(4)前侧以及后侧,八个所述定位孔(51)内均设置有定位柱(1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