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耗材及其取放单元。
背景技术:
现实的检验检疫工作中,检验技师需要在仪器开机后将所需试剂与磁套耗材放入特定的限位卡槽,实验运行完后,检验技师又需要将磁套耗材从卡槽中拿出来,此过程难以实现自动化,且人工操作费时费力。高传染性的病原体检测,检验技师需要时刻在操作现场,持续进行取放试剂与耗材,由于长时间着装全密封的防护服,导致检验工作压力巨大,且单位时间的检验量少,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耗材及其取放单元,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包括取材模块和磁棒模块,所述取材模块上设有耗材连接元件,所述磁棒模块包括磁棒阵列,所述取材模块上设有适于所述磁棒阵列中全部或部分磁棒穿越的磁棒穿越区。
可选地,所述取材模块包括取材模块本体,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取材模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另一端与卡帽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帽呈陀螺形状。
可选地,所述耗材连接元件还包括限位弹簧及限位块,所述限位弹簧及所述限位块均套设于所述固定柱外,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取材模块本体相连或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与第一发面所述组件适配的耗材,所述耗材设有磁套阵列以及连接配件,所述耗材的磁套阵列与第一方面所述组件的磁棒阵列匹配,所述连接配件与第一方面所述组件的耗材连接元件匹配。
可选地,所述磁套阵列中磁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磁棒阵列中磁棒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磁套阵列中磁套的底部为密封状。
可选地,所述连接配件包括所述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所述顶板。
可选地,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所述限位孔具有可塑性,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帽的最大外径。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为圆形且沿中心点含有十字切口。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耗材取放单元,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组件及第二方面所述耗材。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去除耗材,实现自动化操作,解决了检验技师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全自动化操作可实现单位时间内的连续化操作,使得单日的检测通量显著增大,可显著缩短患者整体的检测周期,有效减少患者的就医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取材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棒模块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取材模块的左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耗材示意图。
图6显示为取材模块、磁棒模块和耗材结合示意图。
图7显示为去除耗材过程中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取材模块
11边框
12限位弹簧
13限位块
14卡帽
15固定柱
2磁棒模块
21承板
22磁棒阵列
3耗材
31顶板
32磁套阵列
33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包括取材模块1和磁棒模块2,所述取材模块1上设有耗材连接元件,所述磁棒模块2包括磁棒阵列22,所述取材模块1上设有适于所述磁棒阵列22中全部或部分磁棒穿越的磁棒穿越区。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棒模块2被设置为可上下直线运动穿越所述取材模块1。具体的,所述取材模块1内部镂空,所述镂空足以容纳磁棒模块2在其中穿越,所述内部镂空为磁棒穿越区,实现所述磁棒阵列22中全部磁棒穿越磁棒穿越区。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磁棒阵列22被设置为可上下直线运动穿越所述取材模块1。具体的,所述取材模块1内部镂空,所述镂空容纳部分磁棒阵列22在其中穿越,所述内部镂空为磁棒穿越区,实现所述磁棒阵列22中部分磁棒穿越磁棒穿越区。
本实施例的组件适用于需要实现自动取放耗材的设备,一般情况下,所述设备应包括动力机构和动力元件,所述取材模块与磁棒模块经所述动力机构实现整体空间移动,经所述动力元件实现取材模块与磁棒模块的相对移动。
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为取材模块1和磁棒模块2均经连接孔与一连接柱套接。连接柱连接动力机构的移动端,经动力机构带动取材模块1和磁棒模块2在空间上一起整体移动,所述动力机构是可以是机械臂等,例如发那科m-20ia六轴空心腕臂机械臂。连接柱上固定两个动力元件机身,动力元件可以为往复运动电机,例如深圳大工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grlt75闭环伺服微型电动缸,两个所述动力元件的动力输出分别与取材模块1及磁棒模块2相连,以带动取材模块与磁棒模块作相对直线移动。
本实施例的组件在使用时,所述取材模块1与磁棒模块2一起被动力机构带动至外部耗材的上方,使所述取材模块1的耗材连接元件与耗材的连接配件对准,之后动力元件带动取材模块1向下移动,直至所述取材模块1上的耗材连接元件与耗材的连接配件连接,完成取耗材动作。
与本实施例组件相匹配的耗材一般应包括磁套阵列,需要弃去耗材时,所述动力机构将所述取材模块1和耗材移动至指定遗弃的地方,取材模块1保持不动或向上运动,动力元件带动所述磁棒模块2对准耗材的磁套阵列向下运动,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磁棒穿越取材模块1的磁棒穿越区插入耗材的磁套阵列中,并继续向下运动,直至耗材的连接配件与取材模块1的耗材连接元件受力分离,实现自动弃去耗材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棒阵列22中的磁棒长度为20~100mm,直径为1~10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磁棒阵列22中的磁棒长度、直径和壁厚。例如长度可以是20~30mm、30~40mm、40~50mm、50~60mm、60~70mm、70~80mm、80~90mm和90~100mm。直径可以是1~2mm、2~3mm、3~4mm、4~5mm、5~6mm、6~7mm、7~8mm、8~9mm和9~1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材模块1包括取材模块本体,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14和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的一端与所述取材模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5的另一端与卡帽14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材模块本体包括边框11,所述边框11与所述耗材连接元件通过所述固定柱15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15的直径为2~6mm,高度为2~15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固定柱15的直径和高度,例如直径可以是2~3mm、3~4mm、4~5mm和5~6mm,高度可以是2~3mm、3~4mm、4~5mm、5~6mm、6~7mm、7~8mm、8~9mm、9~10mm、10~11mm、11~12mm、12~13mm、13~14mm和14~1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15的直径为3~4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帽14呈陀螺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卡帽14横截面最大处的直径是2~8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卡扣14底部的直径,例如直径可以是2~3mm、3~4mm、4~5mm、5~6mm、6~7mm和7~8mm。
优选地,所述卡帽14横截面最大处的直径为5~6mm。所述卡扣14横截面最大处的直径为5~6mm时,所述取材模块1在运动中、实现自动取与弃实验耗材中的稳定性最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耗材连接元件还包括限位弹簧12及限位块13,所述限位弹簧12及所述限位块13均套设于所述固定柱15外,所述限位弹簧12一端与取材模块本体相连或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13连接。所述限位块13可以为圆环状物体。所述取材模块1与所述耗材3结合后,所述耗材3的限位孔33位于所述卡帽14与所述限位块13之间,在所述限位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使限位孔33稳固的位于所述卡帽14与所述限位块13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棒模块2包括承板21,所述磁棒阵列22设于所述承板21上。
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磁棒全部穿越取材模块1的磁棒穿越区插入耗材3的磁套阵列32中的磁套内,且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承板21穿越取材模块1的磁棒穿越区,在所述承板21与所述耗材3的顶板31接触并继续向下运动时,所述耗材3的配件与所述取材模块1的耗材连接元件受力分离,实现自动弃去所述耗材3的动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与第一发面所述组件适配的耗材,所述耗材3设有磁套阵列以及连接配件,所述耗材3的磁套阵列32与第一方面所述组件的磁棒阵列22匹配,所述连接配件与第一方面所述组件的耗材连接元件匹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套阵列32中的磁套长度为10~90mm、直径在3~15mm和壁厚为1~5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磁套阵列32的磁套高度、直径和壁厚。例如长度可以是10~20mm、20~30mm、30~40mm、40~50mm、50~60mm、60~70mm、70~80mm和80~90mm。直径可以是3~4mm、4~5mm、5~6mm、6~7mm、7~8mm、8~9mm、9~10mm、10~11mm、11~12mm、12~13mm、13~14mm和14~15mm。壁厚可以是1~2mm、2~3mm、3~4mm和4~5mm。
优选地,所述磁套阵列32中的磁套长度40~50mm、直径4~5mm和壁厚2~3mm。所述磁套长度40~50mm、直径4~5mm时,所述磁套到与所述磁棒的匹配性一致情况下,其制造成本最优惠。壁厚会影响磁吸附的效率,2~3mm可兼容较多种类的磁性物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耗材包括顶板31,所述磁套阵列32设于所述顶板31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磁棒阵列中22磁棒的长度。
需要弃去耗材时,所述取材模块1的磁棒穿越区只能容纳所述磁棒阵列22中部分磁棒穿越,所述承板21无法穿越磁棒穿越区时,由于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磁棒阵列中22磁棒的长度,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磁棒穿越取材模块1的磁棒穿越区插入耗材的磁套阵列中,并且所述磁棒会接触所述磁套的底部,所述磁棒模块2继续向下运动,所述磁棒阵列中22磁棒会向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施加压力,直至耗材的连接配件与取材模块1的耗材连接元件受力分离,实现自动弃去耗材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的底部密封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配件包括所述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贯穿所述顶板31。所述限位孔33的直径为2~8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卡扣14底部的直径,例如直径可以是2~3mm、3~4mm、4~5mm、5~6mm、6~7mm和7~8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14,所述限位孔33具有可塑性,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帽14的最大外径。取材模块1自动取耗材3时,在外加力的作用下,所述取材模块1的卡扣14会整体穿过所述耗材3的限位孔33,由于所述限位孔33的直径小于所述卡扣14横截面最大处的直径,因此,所述取材模块1与所述耗材3结合后,不会自动分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33的直径为2~8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卡扣14底部的直径,例如直径可以是2~3mm、3~4mm、4~5mm、5~6mm、6~7mm和7~8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33的直径小于所述卡扣14横截面最大处的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33为圆形且含有十字切口。
优选地,所述十字切口的单方向开口长度为1~5mm。实施人员根据需求选择所述字十切口的单方向开口长度,例如长度可以是1~2mm、2~3mm、3~4mm和4~5mm。
优选地,所述字十切口的单方向开口长度2~3mm,便于自动化弃所述实验耗材的需要,以及不会因为所述实验耗材自身重力自动脱落。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耗材取放单元,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组件及第二方面所述耗材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取耗材3时,所述取材模块1的卡帽14与耗材3的限位孔33对准,所述取材模块1持续下降直至所述卡帽14穿过所述限位孔33,完成取耗材3动作。在使用耗材3进行实验时,所述耗材3的限位孔33位于所述卡帽14与所述限位块13之间,在所述限位弹簧12的弹簧力作用下,使限位孔33稳固的位于所述卡帽14与所述限位块13之间,维持耗材3与所述取材模块1稳定连接,防止实验时耗材3出现晃动。弃耗材3时,取材模块1保持不动,动力元件带动所述磁棒模块2对准耗材3的磁套阵列32向下运动,所述磁棒模块2中的磁棒全部穿越取材模块1的边框11的内部插入耗材3的磁套阵列32中的磁套内,且所述边框11内部镂空,镂空的部分为磁棒穿越区。由于磁棒阵列22的磁棒长度大于所述磁套阵列32的磁套长度,在磁棒阵列22中磁棒接触磁套阵列32磁套的底部并继续向下运动时,所述耗材3的限位孔33与取材模块1的卡帽14受力分离,实现自动弃去所述耗材3的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1.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材模块(1)和磁棒模块(2),所述取材模块(1)上设有耗材连接元件,所述磁棒模块(2)包括磁棒阵列(22),所述取材模块(1)上设有适于所述磁棒阵列(22)中全部或部分磁棒穿越的磁棒穿越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材模块(1)包括取材模块本体,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14)和固定柱(15),所述固定柱(15)的一端与所述取材模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5)的另一端与卡帽(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材模块本体包括边框(11),所述边框(11)与所述耗材连接元件通过所述固定柱(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卡帽(14)呈陀螺形;
所述耗材连接元件还包括限位弹簧(12)及限位块(13),所述限位弹簧(12)及所述限位块(13)均套设于所述固定柱(15)外,所述限位弹簧(12)一端与取材模块本体相连或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陀螺卡扣取放耗材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棒模块(2)包括承板(21),所述磁棒阵列(22)设于所述承板(21)上。
6.一种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组件适配的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耗材(3)设有磁套阵列(32)以及连接配件,所述耗材(3)的磁套阵列(32)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组件的磁棒阵列(22)匹配,所述连接配件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组件的耗材连接元件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耗材包括顶板(31),所述磁套阵列(32)设于所述顶板(31)上;
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的长度小于所述磁棒阵列(22)中磁棒的长度;
所述磁套阵列(32)中磁套的底部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配件包括限位孔(33),所述限位孔(33)贯穿所述顶板(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耗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所述耗材连接元件包括卡帽(14),所述限位孔(33)具有可塑性,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卡帽(14)的最大外径;
所述限位孔(33)为圆形且含有十字切口。
10.一种耗材取放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组件及权利要求6-9所述耗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