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纯净水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饮品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水必须是纯净的、不含杂质的水,目前对含杂质水的除杂方式多采用化学处理或机械搅拌分离法,不仅能耗大,而且处理后的杂质难以清理,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在容纳罐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双极滤芯,位于容纳罐上部开口设置与其连接密封的增压盖,位于容纳罐腔体内的双极滤芯与增压盖之间的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用于充水和增压,压力水经过双极滤芯过滤含杂物质,从容纳罐下部排出,能耗小,除杂后的杂质清理方便,便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它包括容纳罐、双极滤芯和增压盖;所述双极滤芯位于容纳罐的中空腔体内,增压盖与容纳罐上侧开口连接,位于容纳罐腔体内的双极滤芯上侧面与增压盖之间的空间为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所述双极滤芯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悬垂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的下部。
所述容纳罐包括与圆筒下部连接的锥形筒,法兰管与锥形筒连接。
所述法兰管一侧设置支管与其联通,法兰管下侧设置法兰盘与其密封。
所述容纳罐的圆筒四周设置支腿,法兰管悬空。
所述容纳罐的圆筒一侧设置玻璃封闭的观察孔。
所述双极滤芯包括与引水盖下部连接的多个二级滤芯,位于二级滤芯内的一级滤芯与引水盖联通。
所述二级滤芯为中空镂空的管体,下侧设置端盖;所述一级滤芯为上侧开口的布袋;二级滤芯上的镂空孔小于一级滤芯的布袋孔。
所述增压盖为中空的弧形结构,侧沿和顶部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增压口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
所述增压盖上设置压力表和泄压阀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
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它包括容纳罐、双极滤芯和增压盖;双极滤芯位于容纳罐的中空腔体内,增压盖与容纳罐上侧开口连接,位于容纳罐腔体内的双极滤芯上侧面与增压盖之间的空间为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双极滤芯的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悬垂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的下部。结构简单,通过在容纳罐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双极滤芯,位于容纳罐上部开口设置与其连接密封的增压盖,位于容纳罐腔体内的双极滤芯与增压盖之间的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用于充水和增压,压力水经过双极滤芯过滤含杂物质,从容纳罐下部排出,能耗小,除杂后的杂质清理方便,便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
在优选的方案中,容纳罐包括与圆筒下部连接的锥形筒,法兰管与锥形筒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水过滤后流入到容纳罐下部的锥形筒,沿锥形筒汇聚到法兰管内。
在优选的方案中,法兰管一侧设置支管与其联通,法兰管下侧设置法兰盘与其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时,除杂后的纯净水从支管排出,位于法兰管下部的开口设置的法兰盘与其密封,当需要引水时,可拆除法兰盘,与引水管连接,与支管共同形成双路引水管道。
在优选的方案中,容纳罐的圆筒四周设置支腿,法兰管悬空。结构简单,使用时,由支腿支撑容纳罐,位于容纳罐下部的法兰管处于悬空状态,操作空间大。
在优选的方案中,容纳罐的圆筒一侧设置玻璃封闭的观察孔。结构简单,使用时,在增压充水后,可通过观察孔观察内部的双极滤芯的过滤情况,当从二级滤芯镂空孔渗出的水处于均衡状态时,说明管内杂质含量较少,反之,管内杂质较多,此时需要维护清理杂质。
在优选的方案中,双极滤芯包括与引水盖下部连接的多个二级滤芯,位于二级滤芯内的一级滤芯与引水盖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水从增压盖进入到进水空间后,从引水盖进入到一级滤芯内,在从一级滤芯内进入到二级滤芯内,形成双极过滤。
在优选的方案中,二级滤芯为中空镂空的管体,下侧设置端盖;一级滤芯为上侧开口的布袋;二级滤芯上的镂空孔小于一级滤芯的布袋孔。结构简单,使用时,增压水进入到一级滤芯的布袋后,布袋阻止较大颗粒的杂质,从一级滤芯排出的水进入到一级滤芯外壁与二级滤芯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再从二级滤芯渗出,较小的颗粒杂质被阻挡在环形空间内;当杂质达到一定量后,拆卸二级滤芯,在拆卸二级滤芯下端的端盖即可排出较小颗粒,倒置二级滤芯,即可排出一级滤芯内较大的颗粒,排杂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在优选的方案中,增压盖为中空的弧形结构,侧沿和顶部分别设置进水管和增压口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质的水从进水管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与此同时,压力空气从增压口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含杂质水从引水盖进入到一级滤芯内。
在优选的方案中,增压盖上设置压力表和泄压阀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压力表可观察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内的压力,泄压阀为电磁泄压阀,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处于关闭状态,当压力超过该设定范围后,自动开启排气,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一级滤芯布袋破损。
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它包括容纳罐、双极滤芯和增压盖,通过在容纳罐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双极滤芯,位于容纳罐上部开口设置与其连接密封的增压盖,位于容纳罐腔体内的双极滤芯与增压盖之间的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用于充水和增压,压力水经过双极滤芯过滤含杂物质,从容纳罐下部排出。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纯净水生产过程中采用化学处理和机械搅拌处理能耗大,杂质清理不方便,维护不方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耗小,除杂后的杂质清理方便,便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双极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二级滤芯与一级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二级滤芯与端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容纳罐1,法兰管11,支管12,支腿13,观察孔14,双极滤芯2,引水盖21,一级滤芯22,二级滤芯23,端盖24,增压盖3,进水管31,增压口32,压力表33,泄压阀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8中,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它包括容纳罐1、双极滤芯2和增压盖3;所述双极滤芯2位于容纳罐1的中空腔体内,增压盖3与容纳罐1上侧开口连接,位于容纳罐1腔体内的双极滤芯2上侧面与增压盖3之间的空间为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所述双极滤芯2的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悬垂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的下部。结构简单,通过在容纳罐1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双极滤芯2,位于容纳罐1上部开口设置与其连接密封的增压盖3,位于容纳罐1腔体内的双极滤芯2与增压盖3之间的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用于充水和增压,压力水经过双极滤芯2过滤含杂物质,从容纳罐1下部排出,能耗小,除杂后的杂质清理方便,便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纳罐1包括与圆筒下部连接的锥形筒,法兰管11与锥形筒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水过滤后流入到容纳罐1下部的锥形筒,沿锥形筒汇聚到法兰管11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法兰管11一侧设置支管12与其联通,法兰管11下侧设置法兰盘与其密封。结构简单,使用时,除杂后的纯净水从支管12排出,位于法兰管11下部的开口设置的法兰盘与其密封,当需要引水时,可拆除法兰盘,与引水管连接,与支管12共同形成双路引水管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纳罐1的圆筒四周设置支腿13,法兰管11悬空。结构简单,使用时,由支腿13支撑容纳罐1,位于容纳罐1下部的法兰管11处于悬空状态,操作空间大。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容纳罐1的圆筒一侧设置玻璃封闭的观察孔14。结构简单,使用时,在增压充水后,可通过观察孔14观察内部的双极滤芯2的过滤情况,当从二级滤芯23镂空孔渗出的水处于均衡状态时,说明管内杂质含量较少,反之,管内杂质较多,此时需要维护清理杂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双极滤芯2包括与引水盖21下部连接的多个二级滤芯23,位于二级滤芯23内的一级滤芯22与引水盖21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水从增压盖3进入到进水空间后,从引水盖21进入到一级滤芯22内,在从一级滤芯22内进入到二级滤芯23内,形成双极过滤。
优选地,引水盖21设置凹槽的圆形盘,位于盘内设置的多个螺纹孔与一级滤芯22联通。
优选地,二级滤芯23与引水盖21上的螺纹孔配合,维护时旋转二级滤芯23即可拆卸二级滤芯23,维护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
优选地,容纳罐1内壁设置环形圈,引水盖21与环形圈配合,由环形圈支撑;维护时,拆卸增压盖3,从法兰管11下部的开口向上施加顶升力即可顶出双极滤芯2,便于拆卸维护。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二级滤芯23为中空镂空的管体,下侧设置端盖24;所述一级滤芯22为上侧开口的布袋;二级滤芯23上的镂空孔小于一级滤芯22的布袋孔。结构简单,使用时,增压水进入到一级滤芯22的布袋后,布袋阻止较大颗粒的杂质,从一级滤芯22排出的水进入到一级滤芯22外壁与二级滤芯23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再从二级滤芯23渗出,较小的颗粒杂质被阻挡在环形空间内;当杂质达到一定量后,拆卸二级滤芯23,在拆卸二级滤芯23下端的端盖24即可排出较小颗粒,倒置二级滤芯23,即可排出一级滤芯22内较大的颗粒,排杂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增压盖3为中空的弧形结构,侧沿和顶部分别设置进水管31和增压口32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含杂质的水从进水管31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与此同时,压力空气从增压口32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含杂质水从引水盖21进入到一级滤芯22内。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增压盖3上设置压力表33和泄压阀34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结构简单,使用时,压力表33可观察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内的压力,泄压阀34为电磁泄压阀,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处于关闭状态,当压力超过该设定范围后,自动开启排气,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一级滤芯22布袋破损。
如上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安装使用时,在容纳罐1的中空腔体内设置双极滤芯2,位于容纳罐1上部开口设置与其连接密封的增压盖3,位于容纳罐1腔体内的双极滤芯2与增压盖3之间的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用于充水和增压,压力水经过双极滤芯2过滤含杂物质,从容纳罐1下部排出,能耗小,除杂后的杂质清理方便,便于维护,操作简单方便。
使用时,含杂水过滤后流入到容纳罐1下部的锥形筒,沿锥形筒汇聚到法兰管11内。
使用时,除杂后的纯净水从支管12排出,位于法兰管11下部的开口设置的法兰盘与其密封,当需要引水时,可拆除法兰盘,与引水管连接,与支管12共同形成双路引水管道。
使用时,由支腿13支撑容纳罐1,位于容纳罐1下部的法兰管11处于悬空状态,操作空间大。
使用时,在增压充水后,可通过观察孔14观察内部的双极滤芯2的过滤情况,当从二级滤芯23镂空孔渗出的水处于均衡状态时,说明管内杂质含量较少,反之,管内杂质较多,此时需要维护清理杂质。
使用时,含杂水从增压盖3进入到进水空间后,从引水盖21进入到一级滤芯22内,在从一级滤芯22内进入到二级滤芯23内,形成双极过滤。
使用时,增压水进入到一级滤芯22的布袋后,布袋阻止较大颗粒的杂质,从一级滤芯22排出的水进入到一级滤芯22外壁与二级滤芯23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再从二级滤芯23渗出,较小的颗粒杂质被阻挡在环形空间内;当杂质达到一定量后,拆卸二级滤芯23,在拆卸二级滤芯23下端的端盖24即可排出较小颗粒,倒置二级滤芯23,即可排出一级滤芯22内较大的颗粒,排杂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使用时,含杂质的水从进水管31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与此同时,压力空气从增压口32进入到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含杂质水从引水盖21进入到一级滤芯22内。
使用时,压力表33可观察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内的压力,泄压阀34为电磁泄压阀,在设定的压力范围内处于关闭状态,当压力超过该设定范围后,自动开启排气,避免压力过大造成一级滤芯22布袋破损。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容纳罐(1)、双极滤芯(2)和增压盖(3);所述双极滤芯(2)位于容纳罐(1)的中空腔体内,增压盖(3)与容纳罐(1)上侧开口连接,位于容纳罐(1)腔体内的双极滤芯(2)上侧面与增压盖(3)之间的空间为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所述双极滤芯(2)的一级滤芯(22)和二级滤芯(23)悬垂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容纳罐(1)包括与圆筒下部连接的锥形筒,法兰管(11)与锥形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法兰管(11)一侧设置支管(12)与其联通,法兰管(11)下侧设置法兰盘与其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容纳罐(1)的圆筒四周设置支腿(13),法兰管(11)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容纳罐(1)的圆筒一侧设置玻璃封闭的观察孔(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极滤芯(2)包括与引水盖(21)下部连接的多个二级滤芯(23),位于二级滤芯(23)内的一级滤芯(22)与引水盖(21)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二级滤芯(23)为中空镂空的管体,下侧设置端盖(24);所述一级滤芯(22)为上侧开口的布袋;二级滤芯(23)上的镂空孔小于一级滤芯(22)的布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增压盖(3)为中空的弧形结构,侧沿和顶部分别设置进水管(31)和增压口(32)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压纯净水双级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增压盖(3)上设置压力表(33)和泄压阀(34)与压力空间和进水空间联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