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是合成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的原料之一,生产一氧化碳主要是在一氧化碳发生炉中进行,先在一氧化碳发生炉内放入碳,然后利用喷头往一氧化碳发送炉内喷入反应气体,反应气体可以为氧气,也可以为二氧化碳,还可以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在碳与反应气体反应的过程中,一氧化碳发生炉内的温度都比较高,喷头会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喷头,给一氧化碳的制备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它可以很好地制备一氧化碳,且喷头可以长期、稳定工作,保证了制备过程的正常进行,也免去了经常更换喷头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它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用于承载焦炭的炉篦,所述炉篦的上方为反应腔室,所述炉篦的下方为集灰室;
用于向反应腔室内提供反应气体的气体供应系统,所述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体输送管和多个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相连通、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内以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反应气体的喷头;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反应腔室内以对反应腔室进行加热以使得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以生产一氧化碳;其中,
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喷头一一对应的陶瓷套,所述喷头插装进相应的陶瓷套内,所述陶瓷套的正对喷头的喷口的位置设置有喷出口。
进一步为了方便对喷头进行冷却以避免喷头温度过高,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还包括进水集管和出水集管,每个喷头的外周壁包裹有冷却夹套;其中,
每个冷却夹套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支管与所述进水集管相连通,每个冷却夹套的出水口通过出水支管与所述出水集管相连通。
进一步为了方便冷却炉体,所述炉体的外周壁设置有水冷套。
进一步为了方便往炉篦添加焦炭,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向炉篦添加焦炭的加炭门。
进一步为了方便清理集尘室内的灰尘,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清理所述集灰室内的灰尘的清灰门。
进一步为了方便检修炉体,所述炉体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对炉体内进行检修的检修门。
进一步,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还包括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以输出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输出管。
进一步为了避免最终输出的一氧化碳的温度过高,所述输出管的外周壁包裹有水冷夹套。
进一步,所述反应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气体输送管包括总输送管、用于输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输送管和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输送管;其中,
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和氧气输送管分别与所述总输送管相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所述总输送管内混合;
所述总输送管与所述喷头相连通以通过喷头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进一步为了方便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和氧气输送管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比例阀。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往炉篦上放置焦炭,通过喷头往所述反应腔室内喷入反应气体,通过加热装置对反应腔室进行加热,使得反应腔室内的温度达到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的温度,进而制备一氧化碳,在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的过程中,反应腔室内的温度较高,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喷头包裹有陶瓷套,陶瓷套耐高温,进而使得喷头可以长期、稳定工作,避免喷头因高温而损坏,延长了喷头的使用寿命,免去了频繁更换喷头的麻烦,保证了制备过程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它包括:
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用于承载焦炭的炉篦2,所述炉篦2的上方为反应腔室,所述炉篦2的下方为集灰室;
用于向反应腔室内提供反应气体的气体供应系统,所述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体输送管和多个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相连通、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内以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反应气体的喷头3;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反应腔室内以对反应腔室进行加热以使得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以生产一氧化碳;其中,
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喷头3一一对应的陶瓷套4,所述喷头3插装进相应的陶瓷套4内,所述陶瓷套4的正对喷头3的喷口的位置设置有喷出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头3设置有四个,但不限于此。
具体地,往炉篦2上放置焦炭,通过喷头3往所述反应腔室内喷入反应气体,通过加热装置对反应腔室进行加热,使得反应腔室内的温度达到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的温度,进而制备一氧化碳,在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的过程中,反应腔室内的温度较高,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喷头3包裹有陶瓷套4,陶瓷套4耐高温,进而使得喷头4可以长期、稳定工作,避免喷头3因高温而损坏,延长了喷头3的使用寿命,免去了频繁更换喷头3的麻烦,保证了制备过程的正常进行。
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对喷头3进行冷却以避免喷头3温度过高,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还包括进水集管51和出水集管52,每个喷头3的外周壁包裹有冷却夹套53;其中,
每个冷却夹套53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支管54与所述进水集管51相连通,每个冷却夹套5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支管55与所述出水集管52相连通。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冷却炉体1,所述炉体1的外周壁设置有水冷套6。
具体地,通过水冷套6和加热装置的配合,可以使得反应腔室内的温度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往炉篦2添加焦炭,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向炉篦2添加焦炭的加炭门71。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清理集尘室12内的灰尘,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清理所述集灰室内的灰尘的清灰门72。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检修炉体1,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对炉体1内进行检修的检修门73。
如图1所示,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还包括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以输出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输出管8。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最终输出的一氧化碳的温度过高,所述输出管8的外周壁包裹有水冷夹套81。
如图1所示,所述反应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气体输送管包括总输送管91、用于输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输送管93;其中,
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氧气输送管93分别与所述总输送管91相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所述总输送管91内混合;
所述总输送管91与所述喷头3相连通以通过喷头3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调节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比例,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氧气输送管93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比例阀1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一种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
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用于承载焦炭的炉篦(2),所述炉篦(2)的上方为反应腔室,所述炉篦(2)的下方为集灰室;
用于向反应腔室内提供反应气体的气体供应系统,所述气体供应系统包括气体输送管和多个与所述气体输送管相连通、并伸至所述反应腔室内以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反应气体的喷头(3);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反应腔室内以对反应腔室进行加热以使得反应气体与焦炭反应以生产一氧化碳;其中,
所述反应腔室内设置有与所述喷头(3)一一对应的陶瓷套(4),所述喷头(3)插装进相应的陶瓷套(4)内,所述陶瓷套(4)的正对喷头(3)的喷口的位置设置有喷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水集管(51)和出水集管(52),每个喷头(3)的外周壁包裹有冷却夹套(53);其中,
每个冷却夹套(53)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支管(54)与所述进水集管(51)相连通,每个冷却夹套(5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支管(55)与所述出水集管(5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的外周壁设置有水冷套(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向炉篦(2)添加焦炭的加炭门(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清理所述集灰室内的灰尘的清灰门(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1)的侧壁安装有可开闭、并在其打开时以方便对炉体(1)内进行检修的检修门(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反应腔室相连通以输出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的输出管(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管(8)的外周壁包裹有水冷夹套(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述气体输送管包括总输送管(91)、用于输送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用于输送氧气的氧气输送管(93);其中,
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氧气输送管(93)分别与所述总输送管(91)相连通以使得二氧化碳和氧气在所述总输送管(91)内混合;
所述总输送管(91)与所述喷头(3)相连通以通过喷头(3)向所述反应腔室内喷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用一氧化碳发生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碳输送管(92)和氧气输送管(93)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比例阀(1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