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的胶体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3-10-16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体磨,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



背景技术:

胶体磨原理是通过相对高速移动的定齿与动齿之间进行碾磨。适用于食品、制药以及工业生产,为了提高研磨效率和效果,现有技术动磨盘从上到下开设有不同密度齿的研磨区,动磨盘为一体结构,对于不同产业要求也不同,使得需要整体更换动磨盘,提高了设备投资成本,同时现有技术进料斗内一般设置有进料螺旋杆,为了保证安全性,进料螺旋杆必须安装可靠,现有技术中通过锁紧安装,不便拆卸和安装,使得不便于清理进料螺旋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进料螺旋杆与动磨盘插拔连接,安装和拆卸连接,第一研磨环和第二研磨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包括底座、主体、驱动电机、旋转轴、碾磨组件以及进料斗,所述主体和所述驱动电机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碾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旋转轴底部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碾磨组件包括静磨盘和动磨盘,所述动磨盘与所述旋转轴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静磨盘固定于主体侧壁,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进料螺旋杆,所述进料螺旋杆底部两侧设置有卡柱,所述动磨盘顶部中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顶紧弹簧、顶板以及限位环,所述顶紧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紧弹簧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方且与安装槽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侧壁对称开设有j形卡槽,所述卡柱设置于所述j形卡槽内,所述进料螺旋杆底部穿过限位环与所述顶板相接触;

所述动磨盘包括固定研磨台、第一研磨环、第二研磨环以及固定托板,所述第一研磨环和所述第二研磨环依次套设于所述固定研磨台上,所述固定研磨台底部固定有所述固定托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研磨环和所述第二研磨环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燕尾滑道,所述固定研磨台侧壁设置有燕尾滑槽。

优选的,所述进料螺旋杆上设置有螺纹紧固套。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进料螺旋杆与动磨盘插拔连接,安装和拆卸连接,第一研磨环和第二研磨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研磨台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进料斗;2、进料螺旋杆;21、卡柱;3、螺纹紧固套;4、旋转轴;5、顶紧机构;51、限位环;52、顶板;53、顶紧弹簧;6、静磨盘;7、动磨盘;71、固定研磨台;711、j形卡槽;72、第一研磨环;73、第二研磨环;74、固定托板;8、主体;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研磨台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包括底座9、主体8、驱动电机(图中未画出)、旋转轴4、碾磨组件以及进料斗1。主体8和驱动电机均固定于底座9上,旋转轴4和碾磨组件均设置于主体8内,旋转轴4底部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相连接,碾磨组件包括静磨盘6和动磨盘7,动磨盘7与旋转轴4上部固定连接,静磨盘6固定于主体8侧壁,动磨盘7包括固定研磨台71、第一研磨环72、第二研磨环73以及固定托板74,第一研磨环72和第二研磨环73依次套设于固定研磨台71上,第一研磨环72和第二研磨环73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燕尾滑道,固定研磨台71侧壁设置有燕尾滑槽,燕尾滑道卡设于燕尾滑槽内,实现第一研磨环72和第二研磨环73不会与固定研磨台71发生相对旋转。固定研磨台71底部固定有固定托板74,使得第一研磨环72和第二研磨环73不会与固定研磨台71发生相对滑动,保证了第一研磨环72和第二研磨环73的位置固定,且可拆卸。

进料斗1内设置有进料螺旋杆2,进料螺旋杆2底部两侧设置有卡柱21,动磨盘7顶部中间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顶紧机构5,顶紧机构5顶紧弹簧53、顶板52以及限位环51,顶紧弹簧53设置于安装槽内,顶紧弹簧53顶端与顶板52固定连接,限位环51设置于顶板52上方且与安装槽内壁螺纹连接,使得顶紧弹簧53和顶板52不会弹出,安装槽侧壁对称开设有j形卡槽711,卡柱21设置于j形卡槽711内。在安装时进料螺旋杆2的卡柱21沿j形卡槽711移动,进料螺旋杆2底部穿过限位环51并与顶板52相接触继续下压,直到卡柱21到达j形卡槽711底部旋转进料螺旋杆2,使卡柱21位于j形卡槽711的尾端,释放转进料螺旋杆2,顶紧弹簧53通过顶板顶紧进料螺旋杆2底部,同时旋紧进料螺旋杆21上设置有螺纹紧固套3。固定可靠,拆卸方便快捷,便于清洗。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进料螺旋杆与动磨盘插拔连接,安装和拆卸连接,第一研磨环和第二研磨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包括底座、主体、驱动电机、旋转轴、碾磨组件以及进料斗,所述主体和所述驱动电机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碾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旋转轴底部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磨组件包括静磨盘和动磨盘,所述动磨盘与所述旋转轴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静磨盘固定于主体侧壁,

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进料螺旋杆,所述进料螺旋杆底部两侧设置有卡柱,所述动磨盘顶部中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顶紧弹簧、顶板以及限位环,所述顶紧弹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紧弹簧顶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方且与安装槽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侧壁对称开设有j形卡槽,所述卡柱设置于所述j形卡槽内,所述进料螺旋杆底部穿过限位环与所述顶板相接触;

所述动磨盘包括固定研磨台、第一研磨环、第二研磨环以及固定托板,所述第一研磨环和所述第二研磨环依次套设于所述固定研磨台上,所述固定研磨台底部固定有所述固定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研磨环和所述第二研磨环内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燕尾滑道,所述固定研磨台侧壁设置有燕尾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螺旋杆上设置有螺纹紧固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包括底座、主体、驱动电机、旋转轴、碾磨组件以及进料斗,所述主体和所述驱动电机均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碾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主体内,所述旋转轴底部通过皮带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碾磨组件包括静磨盘和动磨盘,所述动磨盘与所述旋转轴上部固定连接,所述静磨盘固定于主体侧壁,所述进料斗内设置有进料螺旋杆,所述进料螺旋杆底部与动磨盘插拔连接;所述动磨盘包括固定研磨台、第一研磨环、第二研磨环以及固定托板。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胶体磨,进料螺旋杆与动磨盘插拔连接,安装和拆卸连接,第一研磨环和第二研磨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市通益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6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