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生产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稻谷经筛选、砻谷、谷糙分离、碾米、凉仓降温、色选、抛光和成品包装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食,而现有工序中碾米后米温较高,需要送入凉米仓内通过降温处理,尤其湿法碾米后,热湿米易压实结块,而现有生产中,缺少碾米后的冷却输送装置,大米在凉仓中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生产效率低。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袋装大米冷却装置【申请号:cn201720871918.2;公开号:cn207167627u】。这种袋装大米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室,冷却室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冷却输送器,冷却输送器包括冷却机构和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驱动输送辊轮、从动输送辊轮和输送带,冷却机构包括冷风箱,冷风箱一侧设置有冷风入口,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风口,输送带的上料端处设置有转向减速机构。该实用新型虽然空间利用率高,但不能用于碾米后的预冷却,凉仓中热湿米易压实结块,冷却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该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大米碾米后进入凉仓前预冷却,防止凉仓内热湿米压实结块,缩短大米在凉米仓内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散热箱,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固定有散热外道,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置有无轴绞龙,散热外道内固定有料道,散热外道和料道之间设置有散热管道,散热外道上方固定有通风盖板,左支架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无轴绞龙的端部固定连接,右支架上固定有风机和冷风道,冷风道连通风机的进风口,冷风道的端部固定有干燥盒,干燥盒外端固定有过滤网,冷风道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道,散热箱的前后两端都固定有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散热箱内设置有毛细散热管和水泵,水泵设置在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处,毛细散热管的入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的出水口和螺旋管道的出水口,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的进水口和螺旋管道的进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将本装置设置在碾米机和凉仓之间的输料道上,驱动电机带动无轴绞龙转动,能使大米在料道内移动,干燥盒内放置有干燥剂,过滤网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螺旋管道内冷却水能对冷风道起降温作用,从而使风机能向料道内以及散热外道和料道之间吹入干燥的冷风,对大米和散热管道起降温除湿作用,散热管道内冷却水能吸收料道内大米的热量,从而起降温作用,本装置沿下料道往上料口方向对大米进行降温,能防止发热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散热箱内通过毛细散热管分别与散热管道和螺旋管道连通,设置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能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降温,且冷却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利用率高。
所述无轴绞龙位于料道内,无轴绞龙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左支架上,无轴绞龙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右支架上,右支架上开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散热通风口,风机位于散热通风口外侧,且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散热通风口。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无轴绞龙在料道内转动,能上料口处输送大米至下料道处下料,风机经过散热通风口吹入干燥的冷风能对大米起干燥降温作用,且从下料道方向吹入,能防止大米骤冷出现裂纹。
所述散热外道的底部焊接有若干均布的加强支撑板,料道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布的散热片,料道两侧都设置有倾板,料道的端部设有下料道,下料道贯穿散热外道,且下料道位于右支架旁。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设置若干均布的加强支撑板能防止散热外道变形,且起支撑作用,通过若干均布的散热片能起良好的导热作用,料道两侧都设置倾板,能保证大米滑落入料道内,通过下料道能下料。
所述通风盖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盖板通风口,通风盖板上设置有上料口,且上料口位于左支架旁,散热管道的入水口靠近下料道,散热管道的出水口靠近上料口,散热管道的出水端和入水端都贯穿散热外道并伸入散热箱的内部。
采用以上结构,若干均布的盖板通风口能有效散热,防止料道内温度经过累积持续升高,通过上料口能上料,散热管道内冷却水沿下料道向上料口方向流动,进过吸热逐渐升温,能防止刚碾磨过的温度较高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
所述驱动电机、风机、散热风扇和水泵分别与外部配电控制箱电性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配电控制箱控制各用电器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散热共同作用,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快,在大米输送过程中预冷却,并通过干燥气流除湿,能防止热湿米压实结块,能缩短大米在凉米仓内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沿下料道往上料口方向对大米进行降温,能防止发热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
2、过滤网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干燥剂对气流进行干燥,螺旋管道内冷却水对冷风道起降温作用,从而使风机能向料道内以及散热外道和料道之间吹入干燥的冷风;
3、毛细散热管分别与散热管道和螺旋管道连通,冷却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支架、2-右支架、2a-散热通风口、3-散热外道、3a-加强支撑板、4-无轴绞龙、5-料道、5a-下料道、6-驱动电机、7-通风盖板、7a-盖板通风口、7b-上料口、8-散热管道、9-风机、10-冷风道、11-干燥盒、12-过滤网、13-螺旋管道、14-散热箱、15-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和散热箱14,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固定有散热外道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设置有无轴绞龙4,散热外道3内固定有料道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设置有散热管道8,散热外道3上方固定有通风盖板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左支架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6,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驱动电机6电机的输出轴与无轴绞龙4的端部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键连接,右支架2上固定有风机9和冷风道1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冷风道10连通风机9的进风口,冷风道10的端部固定有干燥盒11,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干燥盒11外端固定有过滤网12,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冷风道10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道13,散热箱14的前后两端都固定有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1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散热箱14内设置有毛细散热管和水泵,水泵设置在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处,毛细散热管的入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8的出水口和螺旋管道13的出水口,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8的进水口和螺旋管道13的进水口;使用本装置时,将本装置设置在碾米机和凉仓之间的输料道上,驱动电机6带动无轴绞龙4转动,能使大米在料道5内移动,干燥盒11内放置有干燥剂,过滤网12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螺旋管道13内冷却水能对冷风道10起降温作用,从而使风机9能向料道5内以及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吹入干燥的冷风,对大米和散热管道8起降温除湿作用,散热管道8内冷却水能吸收料道5内大米的热量,从而起降温作用,本装置沿下料道5a往上料口7b方向对大米进行降温,能防止发热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散热箱14内通过毛细散热管分别与散热管道8和螺旋管道13连通,设置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15,能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降温,且冷却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利用率高。
无轴绞龙4位于料道5内,无轴绞龙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左支架1上,无轴绞龙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右支架2上,右支架2上开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散热通风口2a,风机9位于散热通风口2a外侧,且风机9的出风口连通散热通风口2a;通过无轴绞龙4在料道5内转动,能上料口7b处输送大米至下料道5a处下料,风机9经过散热通风口2a吹入干燥的冷风能对大米起干燥降温作用,且从下料道5a方向吹入,能防止大米骤冷出现裂纹。
散热外道3的底部焊接有若干均布的加强支撑板3a,料道5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布的散热片,料道5两侧都设置有倾板,料道5的端部设有下料道5a,下料道5a贯穿散热外道3,且下料道5a位于右支架2旁;通过设置若干均布的加强支撑板3a能防止散热外道3变形,且起支撑作用,通过若干均布的散热片能起良好的导热作用,料道5两侧都设置倾板,能保证大米滑落入料道5内,通过下料道5a能下料。
通风盖板7上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盖板通风口7a,通风盖板7上设置有上料口7b,且上料口7b位于左支架1旁,散热管道8的入水口靠近下料道5a,散热管道8的出水口靠近上料口7b,散热管道8的出水端和入水端都贯穿散热外道3并伸入散热箱14的内部;若干均布的盖板通风口7a能有效散热,防止料道5内温度经过累积持续升高,通过上料口7b能上料,散热管道8内冷却水沿下料道5a向上料口7b方向流动,进过吸热逐渐升温,能防止刚碾磨过的温度较高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
驱动电机6、风机9、散热风扇15和水泵分别与外部配电控制箱电性连接;通过配电控制箱控制各用电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本装置时,将本装置设置在碾米机和凉仓之间的输料道上,大米通过上料口7b进入本装置内,倾板能保证大米滑落入料道5内,驱动电机6带动无轴绞龙4转动,使大米在料道5内移动,干燥盒11内放置有干燥剂,过滤网12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螺旋管道13内冷却水对冷风道10起降温作用,从而使风机9能向料道5内以及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吹入干燥的冷风,对大米和散热管道8起降温除湿作用,散热片将大米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散热管道8内冷却水吸收热量,起降温作用,本装置沿下料道5a往上料口7b方向对大米进行降温,散热气流和水流逐渐吸热升温,能防止发热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散热箱14内通过毛细散热管分别与散热管道8和螺旋管道13连通,设置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15,对吸热后的冷却水进行散热降温,且冷却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利用率高,降温干燥后的大米经过下料道5a进入凉仓。
综上,本装置通过风冷和水冷散热共同作用,冷却效果好,冷却速度快,在大米输送过程中预冷却,并通过干燥气流除湿,能防止热湿米压实结块,能缩短大米在凉米仓内的冷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且沿下料道5a往上料口7b方向对大米进行降温,能防止发热的大米骤冷导致开裂;过滤网12能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干燥剂对气流进行干燥,螺旋管道13内冷却水对冷风道10起降温作用,从而使风机9能向料道5内以及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吹入干燥的冷风;毛细散热管分别与散热管道8和螺旋管道13连通,冷却水通过水泵进行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利用率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1.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和散热箱(1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固定有散热外道(3),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设置有无轴绞龙(4),散热外道(3)内固定有料道(5),散热外道(3)和料道(5)之间设置有散热管道(8),散热外道(3)上方固定有通风盖板(7),左支架(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电机的输出轴与无轴绞龙(4)的端部固定连接,右支架(2)上固定有风机(9)和冷风道(10),冷风道(10)连通风机(9)的进风口,冷风道(10)的端部固定有干燥盒(11),干燥盒(11)外端固定有过滤网(12),冷风道(10)外侧设置有螺旋管道(13),散热箱(14)的前后两端都固定有若干均布的散热风扇(15),散热箱(14)内设置有毛细散热管和水泵,水泵设置在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处,毛细散热管的入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8)的出水口和螺旋管道(13)的出水口,毛细散热管的出水口分别连通散热管道(8)的进水口和螺旋管道(13)的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轴绞龙(4)位于料道(5)内,无轴绞龙(4)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左支架(1)上,无轴绞龙(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在右支架(2)上,右支架(2)上开设有若干圆周均布的散热通风口(2a),风机(9)位于散热通风口(2a)外侧,且风机(9)的出风口连通散热通风口(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道(3)的底部焊接有若干均布的加强支撑板(3a),料道(5)底部设置有若干均布的散热片,料道(5)两侧都设置有倾板,料道(5)的端部设有下料道(5a),下料道(5a)贯穿散热外道(3),且下料道(5a)位于右支架(2)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盖板(7)上开设有若干均布的盖板通风口(7a),通风盖板(7)上设置有上料口(7b),且上料口(7b)位于左支架(1)旁,散热管道(8)的入水口靠近下料道(5a),散热管道(8)的出水口靠近上料口(7b),散热管道(8)的出水端和入水端都贯穿散热外道(3)并伸入散热箱(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米碾米后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6)、风机(9)、散热风扇(15)和水泵分别与外部配电控制箱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