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中的污水处理多采用物理方式进行简单的处理,而传统的物理处理方式不便于污水中残留的颗粒物的回收,处理后的污水因为处理不完全就排放到环境中导致了环境污染,同时建筑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废料,经过处理后仍可继续使用,处理不完全排出污水时同样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需要用到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
而现有的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污水泥沙较多,部分泥沙粘在箱体内壁上,从而导致回收处理不彻底,需要工作人员二次处理,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解决了由于建筑污水泥沙较多,部分泥沙粘在箱体内壁上,从而导致回收处理不彻底,需要工作人员二次处理,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端面与封装盖底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封装盖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辅助清理装置,所述辅助清理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电源线、第二电机支架、间歇机构和清理装置,所述封装盖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面与电源线相连接,并且第二电机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左右两侧各设置有第二电机支架,所述第二电机前端输出轴与间歇机构顶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间歇机构底端面中部与清理装置顶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盖顶端面左右两侧中部各设置有把手,所述封装盖顶端面左侧后端与进水管顶端面相连接,所述箱体底端面与连接板顶端面中部焊接,所述连接板底端面四周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箱体左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左侧面与第一电机右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底端面与第一电机支架顶端面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箱体底端面与排水管背部相连接,所述箱体前端面左侧顶端设置有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间歇机构包括壳体、第一固定柱、连接杆、第二固定柱、转轮、底座和第三固定柱,所述箱体内壁顶端与壳体前端面焊接,所述壳体内部顶端面与第一固定柱顶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柱底端面与连接杆顶端面焊接,所述连接杆底端面与第二固定柱顶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壳体内部顶端面左侧中部与底座顶端面相连接,所述底座底端面与转轮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轮底端面中部与第三固定柱顶端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转轴、固定板、凹槽、固定座、弹簧、活动板和刮板,所述转轴顶端面与第三固定柱底端面相连接,所述转轴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3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侧面中部与弹簧内侧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外侧面与活动板内侧中部弹性连接,所述活动板外侧面与刮板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长度为20cm,并且其可活动长度范围为0-15cm。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为三角型结构,并且刮板与箱体接触面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直径比转轮上的卡槽直径短1cm,并且两者接触面完全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长度为10cm,并且其距离壳体最短距离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为45号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柱为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由于建筑污水泥沙较多,部分泥沙粘在箱体内壁上,从而导致回收处理不彻底,需要工作人员二次处理,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在封装盖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了辅助清理装置,电机带动间歇机构转动,间歇机构带动清理装置转动,从而使刮板可以对箱体内壁的泥沙进行清理,使污水处理一次完成,不需要二次回收处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快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清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间歇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清理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封装盖-2、把手-3、辅助清理装置-4、第二电机-41、电源线-42、第二电机支架-43、间歇机构-44、壳体-441、第一固定柱-442、连接杆-443、第二固定柱-444、转轮-445、底座-446、第三固定柱-447、清理装置-45、转轴-451、固定板-452、凹槽-453、固定座-454、弹簧-455、活动板-456、刮板-457、进水管-5、连接板-6、支撑杆-7、联轴器-8、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支架-10、排水管-11、控制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顶端面与封装盖2底端面中部相连接,封装盖2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辅助清理装置4,辅助清理装置4包括第二电机41、电源线42、第二电机支架43、间歇机构44和清理装置45,封装盖2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右侧面与电源线42相连接,并且第二电机41与电源线42电连接,第二电机41左右两侧各设置有第二电机支架43,第二电机41前端输出轴与间歇机构44顶端面中部相连接,间歇机构44底端面中部与清理装置45顶端面相连接。
其中,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左右两侧中部各设置有把手3,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左侧后端与进水管5顶端面相连接,所述箱体1底端面与连接板6顶端面中部焊接,所述连接板6底端面四周各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箱体1左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左侧面与第一电机9右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底端面与第一电机支架10顶端面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箱体1底端面与排水管11背部相连接,所述箱体1前端面左侧顶端设置有控制器12。
其中,所述间歇机构44包括壳体441、第一固定柱442、连接杆443、第二固定柱444、转轮445、底座446和第三固定柱447,所述箱体1内壁顶端与壳体441前端面焊接,所述壳体441内部顶端面与第一固定柱442顶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柱442底端面与连接杆443顶端面焊接,所述连接杆443底端面与第二固定柱444顶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壳体441内部顶端面左侧中部与底座446顶端面相连接,所述底座446底端面与转轮445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轮445底端面中部与第三固定柱447顶端面焊接。
其中,所述清理装置45包括转轴451、固定板452、凹槽453、固定座454、弹簧455、活动板456和刮板457,所述转轴451顶端面与第三固定柱447底端面相连接,所述转轴451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固定板452,所述固定板452内部设置有凹槽453,所述凹槽453内部设置有3组固定座454,所述固定座454外侧面中部与弹簧455内侧弹性连接,所述弹簧455外侧面与活动板456内侧中部弹性连接,所述活动板456外侧面与刮板457内侧。
其中,所述活动板456长度为20cm,并且其可活动长度范围为0-15cm,活动范围大可以清理更全面的箱体1内部,防止留有剩余泥沙。
其中,所述刮板457为三角型结构,并且刮板457与箱体1接触面完全重合,三角型结构可以对箱体1内部进行更好的清理。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柱444直径比转轮445上的卡槽直径短1cm,并且两者接触面完全重合,可以使第二固定柱444带动转轮445转动。
其中,所述连接杆443长度为10cm,并且其距离壳体441最短距离为2cm,防止连接杆443与壳体411接触,防止造成设备损坏。
其中,所述转轴451为45号钢材质,45号钢硬度大,强度高,能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柱444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表面光滑,可以防止装置运行时造车设备卡顿。
本专利所述的转轴451:其顾名思义即是连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链接产品零部主件必须用到的、用于转动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称为转轴,常见的转轴有:手机转轴;笔记本电脑转轴;便携式dvd转轴;led台灯转轴;lcd显示屏转轴;gps等车载支架转轴等等。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想使用本专利的时候,可将本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将污水通过进水管5加入到箱体1内部,然后将第一电机9接通电源,第一电机9开始工作,第一电机9前端输出轴带动联轴器8转动,联轴器8带动箱体1内部的回收处理装置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使用者将电源线42接通电源,第二电机41开始工作,第二电机41前端输出轴带动连接杆443转动,连接杆443带动转轮445转动,转轮445带动转轴451转动,转轴451带动固定板452转动,固定板452带动固定座454转动,固定座454带动弹簧455转动,弹簧455带动活动板456转动,活动板456带动刮板457转动,从而可以使刮板457将箱体1内壁残留的泥沙进行清理,随着箱体1内部距离转轴451的距离不同,在弹簧455的调节下刮板457可以对箱体1内壁进行很好的清理,然后将泥沙通过排水管11一起排出,以便下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顶端面与封装盖(2)底端面中部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清理装置(4),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辅助清理装置(4),所述辅助清理装置(4)包括第二电机(41)、电源线(42)、第二电机支架(43)、间歇机构(44)和清理装置(45),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前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右侧面与电源线(42)相连接,并且第二电机(41)与电源线(4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1)左右两侧各设置有第二电机支架(43),所述第二电机(41)前端输出轴与间歇机构(44)顶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间歇机构(44)底端面中部与清理装置(45)顶端面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左右两侧中部各设置有把手(3),所述封装盖(2)顶端面左侧后端与进水管(5)顶端面相连接,所述箱体(1)底端面与连接板(6)顶端面中部焊接,所述连接板(6)底端面四周各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箱体(1)左侧面底端中部设置有联轴器(8),所述联轴器(8)左侧面与第一电机(9)右侧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底端面与第一电机支架(10)顶端面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箱体(1)底端面与排水管(11)背部相连接,所述箱体(1)前端面左侧顶端设置有控制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机构(44)包括壳体(441)、第一固定柱(442)、连接杆(443)、第二固定柱(444)、转轮(445)、底座(446)和第三固定柱(447),所述箱体(1)内壁顶端与壳体(441)前端面焊接,所述壳体(441)内部顶端面与第一固定柱(442)顶端焊接,所述第一固定柱(442)底端面与连接杆(443)顶端面焊接,所述连接杆(443)底端面与第二固定柱(444)顶端面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壳体(441)内部顶端面左侧中部与底座(446)顶端面相连接,所述底座(446)底端面与转轮(445)顶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轮(445)底端面中部与第三固定柱(447)顶端面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45)包括转轴(451)、固定板(452)、凹槽(453)、固定座(454)、弹簧(455)、活动板(456)和刮板(457),所述转轴(451)顶端面与第三固定柱(447)底端面相连接,所述转轴(451)左右两侧面各设置有固定板(452),所述固定板(452)内部设置有凹槽(453),所述凹槽(453)内部设置有3组固定座(454),所述固定座(454)外侧面中部与弹簧(455)内侧弹性连接,所述弹簧(455)外侧面与活动板(456)内侧中部弹性连接,所述活动板(456)外侧面与刮板(457)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456)长度为20cm,并且其可活动长度范围为0-15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457)为三角型结构,并且刮板(457)与箱体(1)接触面完全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柱(444)直径比转轮(445)上的卡槽直径短1cm,并且两者接触面完全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污水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43)长度为10cm,并且其距离壳体(441)最短距离为2c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