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散热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
背景技术:
臭氧发生器是利用高压电离或化学、光化学反应,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分解聚合为臭氧的装置。本实新型主要对高压电离臭氧发生器做优化,高压电离臭氧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出热量,现有的大多采用铝制散热片,这种铝制散热片成本高,效果差,尤其是不能通过自身吸收臭氧发生器室内空气中的水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散热片采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快速的吸收臭氧发生器室内的水蒸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包括有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设于臭氧发生器内壁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臭氧发生器上部,所述出风口设于臭氧发生器下部,进风口、出风口联通到臭氧发生器室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臭氧发生器外壁的进风口管道上、出风口管道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进风管道、出风口管道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臭氧发生器内部的臭氧发生片采用氧化钌片制作,所述氧化钌片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组成的外部形状与臭氧发生器内壁形状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使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代替传统的铝制散热片,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快速的吸收臭氧发生器室内的水蒸气,一般的臭氧发生器过滤器设置在发生器内部,这样更换时极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将过滤器设置在臭氧发生器室外,需要更换时及时更换就可以了,臭氧发生片采用氧化钌片制作,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1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2保护盖、3进风口、4抽风机、5出风口、6臭氧发生片、7风扇、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包括有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1,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1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1设于臭氧发生器内壁上。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组成的形状与臭氧发生器内部形状相适配。
参照图2,应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1的臭氧发生器,该发生器设有保护盖2、进风口3、出风口5、臭氧发生片6,所述进风口3设于臭氧发生器上部,所述出风口5设于臭氧发生器下部,进风口3、出风口5联通到臭氧发生器室内,在臭氧发生器外壁的进风口管道上、出风口管道上设有过滤器8,所述过滤器8与进风管道、出风口管道螺纹配合,便于后续更换使用,本实用新型中出风口管道还设有抽风机4便于快速排放出臭氧,风扇7便于使空气进入臭氧发生器内;本图2做解释说明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臭氧发生片6采用氧化钌片制作,所述氧化钌片与电源电连接,其安装时采用本领域的通用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手册进行购买安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代替传统的铝制散热片,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快速的吸收臭氧发生器室内的水蒸气,一般的臭氧发生器过滤器设置在发生器内部,这样更换时极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将过滤器设置在臭氧发生器室外,需要更换时及时更换就可以了。
1.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上均匀的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设于臭氧发生器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臭氧发生器上部,所述出风口设于臭氧发生器下部,进风口、出风口联通到臭氧发生器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臭氧发生器外壁的进风口管道上、出风口管道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进风管道、出风口管道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内部的臭氧发生片采用氧化钌片制作,所述氧化钌片与电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臭氧发生器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碳化硅微孔陶瓷散热片本体组成的外部形状与臭氧发生器内壁形状相适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