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继电保护校验工作的准确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了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间隔各类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或更换需要从户外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流互感器的桩头接线盒处或户外端子箱处进行保护、测量、计量三个回路模拟校验,从而来验证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采集二次数据的精度。《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中规定继电保护人员在进行投产试验或电流互感器更换作业时,应当校验保护、测量、计量中电流a相、b相、c相的相序,而且确定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要求,参照“防止继电保护事故”的相关条款,电流互感器保护、测量、计量绕组的二次回路应分别引入主控室装置,应根据系统短路容量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的容量、变比和特性,满足保护装置整定配合和可靠性的要求。利用保护调试仪在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桩头接线盒上进行接线,分别对a相、b相、c相电流互感器保护、测量、计量三次来进行加量模拟,由于单根电流测试线可能长度不够需要进行两根串接,串接处需要做漏电处理,此户外加量过程至少需要2人来完成,而且该过程中需要主控室内观察人员确认数据记录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作业。
目前,对变电站等所有关于线路间隔更换电流互感器和投产试验进行的极性校验和整组试验,在设备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研究发现,在调试过程中因需转移调试箱的工作地点,耗时耗力,在将试验仪器与电流互感器进行接线时,耗时较多且接线不方便,存在接线容易松动的缺陷。这些问题延长了调试校验的作业时间,造成作业效率低下,影响了送电计划,继而影响了用户的生产和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缩短试验时间以及提高安全性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包括底盘和拉手架;其中,所述底盘的上端面置放有测试仪,所述底盘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接地线轴,所述接地线轴的两端通过耳板固定于所述底盘的底部;所述拉手架倾斜设置于所述底盘一侧,其下端通折叠条可翻转连接所述底盘的近端,以及其上端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线盘。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底盘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线轴挡板,所述线轴挡板位于所述接地线轴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两所述耳板分别与所述线轴挡板的两端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接地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线轴承设置于所述耳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两所述接线轴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l型保护板,且所述l型保护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和线轴挡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拉手架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0-30°。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拉手架为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形结构,其上间隔焊接有若干加强钢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线盘通过转轴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拉手架上。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设置于所述拉手架上。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上,所述底盘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接地线轴的远侧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通过将拉手架通过折叠条装设在底盘上,使得该调试架可折叠,拆装方便,运输占用空间小;通过焊接技术将试验线分为四个线盘,线盘固定至拉手架处,便于接线,克服了接线容易松动的缺陷;且万向轮的设计可实现调试架的定向移动;采用该定向移动调试架仅需1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测试作业,达到降低人力、缩短试验时间、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且其结构稳定,使用灵活方便,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底盘,2-测试仪,3-线轴挡板,4-耳板,5-接线轴承,6-接地线轴,7-折叠条,8-拉手架9-加强钢管,10-线盘,11-带座轴承,12-转轴,13-万向轮,14-l型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包括底盘1和拉手架6;其中,所述底盘1的上端面置放有测试仪2,所述底盘1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接地线轴6,所述接地线轴6的两端通过耳板4固定于所述底盘1的底部;所述拉手架8倾斜设置于所述底盘1一侧,其下端通折叠条7可翻转连接所述底盘1的近端,以及其上端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线盘10,折叠条7和长条形的合页结构。该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拉手架8通过折叠条7可翻转装设在底盘上,使得该调试架可折叠,拆装方便,运输占用空间小;通过焊接技术将试验线分为多个线盘10,线盘固定至拉手架处,便于接线,克服了接线容易松动的缺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线轴挡板3,所述线轴挡板3位于所述接地线轴6外侧。所述线轴挡板3采用pvc、绝缘板或铝塑板,具体地,所述线轴挡板3采用绝缘性好、成本低以及抗腐蚀性高的绝缘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所述耳板4分别与所述线轴挡板3的两端焊接连接。且所述接地线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线轴承5设置于所述耳板4上。两所述接线轴承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l型保护板14,且所述l型保护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1和线轴挡板3焊接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拉手架8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0-30°;优选地,所述拉手架8向外侧的倾斜角度为20-25°。此外,所述拉手架8为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形结构,其上间隔焊接有若干加强钢管9,增强拉手架8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线盘10通过转轴11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拉手架8上。所述转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2设置于所述拉手架8上。若干所述线盘10均位于所述底盘1一侧的所述拉手架8侧端。优选地,所述线盘10为四个,对应四芯a相、b相、c相、n接地极的测试线,分别呈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拉手架8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底盘1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万向轮13位于所述接地线轴6的远侧端。所述底盘1为板状结构或网格板结构,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地,所述所述底盘1为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网格板结构。所述万向轮13为带刹车万向轮,经试验,带刹车万向轮能够承重120kg,任意方向可以轻松转动,可节省设备转移用时。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整体性能好,可节省转移设备、接线用时和拆线用时,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借助调试架和保护测试仪共同接地可控机械机构,保证整个调试架的重量保持在15kg以内,承重力可达100kg,较好的解决了费力运输问题,同时保守估计可节省22分钟,达到降低人力,缩短试验时间,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1.一种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拉手架(8);其中,所述底盘(1)的上端面置放有测试仪(2),所述底盘(1)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接地线轴(6),所述接地线轴(6)的两端通过耳板(4)固定于所述底盘(1)的底部;所述拉手架(8)倾斜设置于所述底盘(1)一侧,其下端通折叠条(7)可翻转连接所述底盘(1)的近端,以及其上端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线盘(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远端的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线轴挡板(3),所述线轴挡板(3)位于所述接地线轴(6)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耳板(4)分别与所述线轴挡板(3)的两端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接线轴承(5)设置于所述耳板(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接线轴承(5)的底部分别设置有l型保护板(14),且所述l型保护板(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盘(1)和线轴挡板(3)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架(8)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度为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架(8)为不锈钢管焊接而成的长方形结构,其上间隔焊接有若干加强钢管(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10)通过转轴(11)可旋转设置于所述拉手架(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两端分别通过带座轴承(12)设置于所述拉手架(8)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移动式可折叠调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万向轮(13)位于所述接地线轴(6)的远侧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