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4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六面顶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



背景技术:

六面顶压机又分为铰链式和拉杆式两种,6面体及8面体压腔所能达到的最高压力约为15—30gpa,国内有多家公司生产,六面顶压机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大腔体压机,这种压机具有自对中性强、造价低、易操作等优点,是国内合成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等超硬材料的主要设备。

顶锤全称是硬质合金顶锤,是静压法构成超高压高温装置合成人造金刚石的关键部件,顶锤多数采用钨钻系列硬质合金制成,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和良好的韧性及热稳定,现有顶锤主要靠模压成型,其在模压成型时必然会对模套和分瓣底垫有较大的冲击力,长期以来该冲击力有可能致使模套和分瓣底垫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解决了模套和分瓣底垫在长期使用时冲击力较大易使其过早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包括分瓣底垫,所述分瓣底垫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方垫块,所述分瓣底垫的上部设置有模套,所述模套的内部放置有顶锤和上冲,且上冲位于顶锤的上部,所述分瓣底垫的内部设置有上缓冲机构,所述上缓冲机构包括环槽,且环槽开设于分瓣底垫的内部,所述模套的底端贯穿分瓣底垫并延伸至环槽的内部,所述环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环槽相适配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部开设有与模套相适配的凹槽,且模套的底端插接于凹槽的内部,所述环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弹簧钢板,且第一弹簧钢板的上表面与活动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环槽的内部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且聚氨酯发泡剂位于第一弹簧钢板的外部。

所述分瓣底垫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机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下缓冲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的第二弹簧钢板组,且第二弹簧钢板组的上表面与分瓣底垫的底面相接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形阵列的限位孔,每组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的内部均开设有长条孔,且长条孔与限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分瓣底垫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钉,且限位钉贯穿长条孔并延伸至限位孔的内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两个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限位钉底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瓣底垫的外部开设有进料孔,且进料孔与环槽相连通,所述进料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进料孔相适配的螺钉堵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每个所述限位孔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长条孔的水平长度值大于两个滑块之间水平距离最大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弹簧钢板,在聚氨酯发泡剂、活动块和环槽的共同作用下,能通过第一弹簧钢板的弹力和聚氨酯发泡剂缓冲吸震的共同作用,对来自模套的缓冲作用力进行有效缓冲,能增加模套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模套与活动块的顶端相插接,能在模套变形时方便对其进行快速更换。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弹簧钢板组,能有效承受来自分瓣底垫的缓冲作用力,在外部冲击力较大的情况下,能对其进行有效缓冲吸震,充分保证了分瓣底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缓冲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分瓣底垫;2、方垫块;3、顶锤;4、模套;5、上冲;6、上缓冲机构;601、环槽;602、凹槽;603、第一弹簧钢板;604、聚氨酯发泡剂;605、活动块;606、进料孔;7、下缓冲机构;701、基座;702、限位孔;703、第二弹簧钢板组;704、限位钉;705、长条孔;706、滑块;707、滑槽;70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实施例1请参考图1-2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包括分瓣底垫1,分瓣底垫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方垫块2,分瓣底垫1的上部设置有模套4,模套4的内部放置有顶锤3和上冲5,且上冲5位于顶锤3的上部,分瓣底垫1的内部设置有上缓冲机构6,上缓冲机构6包括环槽601,且环槽601开设于分瓣底垫1的内部,模套4的底端贯穿分瓣底垫1并延伸至环槽601的内部,环槽601的内部设置有与环槽601相适配的活动块605,活动块605的上部开设有与模套4相适配的凹槽602,且模套4的底端插接于凹槽602的内部,环槽6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弹簧钢板603,且第一弹簧钢板603的上表面与活动块605的底面固定连接,环槽601的内部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604,且聚氨酯发泡剂604位于第一弹簧钢板603的外部。

分瓣底垫1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机构7。

更进一步的,分瓣底垫1的外部开设有进料孔606,且进料孔606与环槽601相连通,进料孔6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进料孔606相适配的螺钉堵头。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请参考图3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下缓冲机构7包括基座701,基座7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的第二弹簧钢板组703,且第二弹簧钢板组703的上表面与分瓣底垫1的底面相接触。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3示出的一个实施例,基座70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形阵列的限位孔702,每组第二弹簧钢板组703的内部均开设有长条孔705,且长条孔705与限位孔702一一对应,分瓣底垫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钉704,且限位钉704贯穿长条孔705并延伸至限位孔702的内部。

通过设置限位孔702,在限位钉704的作用下,能更进一步的限制第二弹簧钢板组703,避免其在冲击力作用下产生位移。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示出的一个实施例,每个限位孔70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707,每个滑槽70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滑槽707相适配的滑块706,且两个滑块70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限位钉704底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每个限位孔70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08。

通过设置滑槽707,在滑块706的作用下,能对限位钉704进行有效限制,从而达到更进一步的对第二弹簧钢板组703进行限位的目的。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5示出的一个实施例,长条孔705的水平长度值大于两个滑块706之间水平距离最大值。

通过说明书附图3可看出,每个限位孔702的顶端均设置有盖板,当需要更换第二弹簧钢板组703时,能通过去除盖板,达到使分瓣底垫1、限位钉704和滑块706与基座701分离的目的,从而方便的对第二弹簧钢板组703进行更换。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包括分瓣底垫(1),所述分瓣底垫(1)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方垫块(2),所述分瓣底垫(1)的上部设置有模套(4),所述模套(4)的内部放置有顶锤(3)和上冲(5),且上冲(5)位于顶锤(3)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底垫(1)的内部设置有上缓冲机构(6),所述上缓冲机构(6)包括环槽(601),且环槽(601)开设于分瓣底垫(1)的内部,所述模套(4)的底端贯穿分瓣底垫(1)并延伸至环槽(601)的内部,所述环槽(601)的内部设置有与环槽(601)相适配的活动块(605),所述活动块(605)的上部开设有与模套(4)相适配的凹槽(602),且模套(4)的底端插接于凹槽(602)的内部,所述环槽(60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呈圆环状的第一弹簧钢板(603),且第一弹簧钢板(603)的上表面与活动块(605)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环槽(601)的内部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604),且聚氨酯发泡剂(604)位于第一弹簧钢板(603)的外部;

所述分瓣底垫(1)的底部设置有下缓冲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缓冲机构(7)包括基座(701),所述基座(7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的第二弹簧钢板组(703),且第二弹簧钢板组(703)的上表面与分瓣底垫(1)的底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01)的上表面开设有呈形阵列的限位孔(702),每组所述第二弹簧钢板组(703)的内部均开设有长条孔(705),且长条孔(705)与限位孔(702)一一对应,所述分瓣底垫(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钉(704),且限位钉(704)贯穿长条孔(705)并延伸至限位孔(7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孔(70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707),每个所述滑槽(70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与滑槽(707)相适配的滑块(706),且两个滑块(70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限位钉(704)底端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瓣底垫(1)的外部开设有进料孔(606),且进料孔(606)与环槽(601)相连通,所述进料孔(6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进料孔(606)相适配的螺钉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孔(70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70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705)的水平长度值大于两个滑块(706)之间水平距离最大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包括分瓣底垫,所述分瓣底垫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方垫块,分瓣底垫的上部设置有模套,模套的内部放置有顶锤和上冲,且上冲位于顶锤的上部,分瓣底垫的内部设置有上缓冲机构,上缓冲机构包括环槽,且环槽开设于分瓣底垫的内部,模套的底端贯穿分瓣底垫并延伸至环槽的内部。该六面顶压机加工用模具,通过设置第一弹簧钢板,在聚氨酯发泡剂、活动块和环槽的共同作用下,能通过第一弹簧钢板的弹力和聚氨酯发泡剂缓冲吸震的共同作用,对来自模套的缓冲作用力进行有效缓冲,能增加模套的使用寿命,且通过模套与活动块的顶端相插接,能在模套变形时方便对其进行快速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国;王晓刚;毛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博泰圣莎拉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