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5  86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中臭气的除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城市垃圾和污水也越来越多,垃圾处理厂作为主要的城市配套设施得以兴建在城市周边,垃圾处理厂在运行的过程中散发的臭气中含有硫化合物、氮化合物等成分的具有臭味和刺激性气味的恶臭气体。因此,在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的同时,也需要对垃圾进行合理的除臭,避免垃圾产生的恶臭物质与环境中的其它物质结合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随着除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除臭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除臭系统中常常会借助臭氧将恶臭物质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空气或者污水的目的。目前制备臭氧的方法主要是放电法,用氧气或者空气作为原料,这种方法产生的两极电压较高,规模生产设备庞大,臭氧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用于通过低压电解水的方式将水进行电解制得臭氧,将制得的臭氧反复与水混合,不断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原料简单且环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包括:智能供电组件,供水组件,耐臭氧自启增压泵,臭氧制备组件,耐臭氧水箱和耐臭氧混合泵;

所述臭氧制备组件与所述智能供电组件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耐臭氧水箱顶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底端连通,所述耐臭氧水箱用于存储臭氧水;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抽取出来;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和所述臭氧制备组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

所述供水组件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接,所述供水组件用于提供原料水;

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通。

可选的,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纯水桶,所述纯水桶顶部设置有纯水桶臭氧口和纯水桶氢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将原料水电解成臭氧和氢气,所述纯水桶用于储存高浓度臭氧水,所述三通接头用于汇集氢气和水,所述纯水桶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的液位。

可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包括:

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发生器臭氧出气口和发生器氢气口,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顶端,所述发生器氢气口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一侧,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所述发生器氢气口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所述发生器主体底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底端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水箱设置有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端连通,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与所述纯水桶底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排放阀,所述电动排放阀用于控制排放所述纯水桶的高浓度臭氧水,所述耐臭氧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液位。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设置有增压泵进水口,所述增压泵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外部用水设施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与所述外部用水设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耐臭氧手动调节阀,所述电动排放阀用于手动控制将所述纯水桶的高浓度臭氧水通过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排放出去。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设置有混合泵进水口,混合泵出水口和混合泵臭氧入口,所述混合泵出水口和所述混合泵进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耐臭氧单向阀,所述第二耐臭氧单向阀用于控制将所述纯水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混合泵中。

可选的,所述供水组件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臭氧制备组件与所述智能供电组件通过电路连接,包括:

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直流电源和智能供电模块,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通过电路连接。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包括:

在所述耐臭氧水箱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水阀,用于控制将供水组件中的原料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水箱中。

可选的,所述供水组件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设置有纯水机,在所述纯水机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水阀,所述第一电动水阀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机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动水阀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耐臭氧单向阀,所述三通接头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

本方案中,通过低压电解水的方式将水进行电解制得臭氧,通过所述装置将制得的臭氧与水混合,不断提高臭氧的出气浓度,原料简单且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要素: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阅图1至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包括:智能供电组件100,供水组件200,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臭氧制备组件400,耐臭氧水箱500和耐臭氧混合泵600;

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与所述智能供电组件100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耐臭氧水箱500顶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底端连通,所述耐臭氧水箱500用于存储臭氧水;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抽取出来;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和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

所述供水组件200通过三通接头700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连接,所述供水组件200用于提供原料水;

所述耐臭氧水箱500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200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将纯水作为原料,通过低压电解水的方式进行制备臭氧,供水组件200作为提供原料水的设备组件,通过管路将原料水输送到臭氧制备组件400中,臭氧制备组件400通过智能供电组件100通电后进行工作,将原料水进行低压电解后生成氢气和臭氧,同时臭氧制备组件400将生成的臭氧与水混合生成的高浓度臭氧水进行储存,耐臭氧水箱500顶部通过管路与臭氧制备组件400底端连通,通过管路将臭氧制备组件400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排放到耐臭氧水箱500中,由于耐臭氧水箱500与供水组件200连通,供水组件200可以通过管路向耐臭氧水箱500中注入原料水,对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进行稀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供水组件200向耐臭氧水箱500中注入原料水也可以快速稀释耐臭氧水箱500中臭氧水的浓度。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连通,耐臭氧混合泵600用于将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和臭氧制备组件400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由于臭氧制备组件400储存的是高浓度臭氧水,其中的臭氧气体可以直接通过管路排放到耐臭氧混合泵600中,同时耐臭氧混合泵600与耐臭氧水箱500连通,可以将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抽取到耐臭氧混合泵600中,也可以将耐臭氧混合泵600中的臭氧水抽送到耐臭氧水箱500中,使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与耐臭氧混合泵600中的臭氧水形成动态循环的混合过程,提高臭氧的利用率。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抽取出来以供外部用水设施800使用臭氧水。

可选的,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包括臭氧发生器401和纯水桶402,所述纯水桶402顶部设置有纯水桶臭氧口4021和纯水桶氢气口4022,所述臭氧发生器4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401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401用于将原料水电解成臭氧和氢气,所述纯水桶402用于储存高浓度臭氧水,所述三通接头700用于汇集氢气和水,所述纯水桶402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023,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4023用于检测所述纯水桶402中的高浓度臭氧水的液位。

其中,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包括臭氧发生器401和纯水桶402,所述臭氧发生器401用于将原料水电解成臭氧和氢气,所述纯水桶402用于储存高浓度臭氧水,所述纯水桶402顶部设置有纯水桶臭氧口4021和纯水桶氢气口4022,所述臭氧发生器4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臭氧发生器401将原料水电解为臭氧和氢气后,臭氧发生器401的两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臭氧发生器401一端可以将制备的臭氧输送到纯水桶402内部,使制备的臭氧气体与纯水桶402内部的水进行混合制得臭氧水,纯水桶402底部与臭氧发生器401的另一端相通,将原料水输送给臭氧发生器401。臭氧发生器401通过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通,通过三通接头700可以将产生的氢气与原料水混合通过纯水桶氢气口4022输送到纯水桶402内部,利用氢气的稳定性可以保护纯水桶氢气口4022不被纯水桶402内部的臭氧气体腐蚀,进而防止纯水桶氢气口4022腐蚀后的残渣进入到臭氧发生器401,造成臭氧发生器401的损坏。在纯水桶402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4023,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4023用于检测所述纯水桶402中的高浓度臭氧水的液位,便于获取纯水桶402内部的液位信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臭氧发生器401材料采用高纯度贵金属制造,比如钛,本申请中不做具体限定,利用钛的稳定性,使臭氧发生器工作时不易受周围空气质量或环境湿度的影响,不易被腐蚀。以纯水作原料不会产生氮氧化物等强致癌物质或者其他任何有害物质,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臭氧输出浓度,操作便捷。

可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4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401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通包括:

所述臭氧发生器401包括发生器主体4011,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和发生器氢气口4013,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4011顶端,所述发生器氢气口4013设置于所述发生器4011主体一侧,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所述发生器氢气口4013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13连通,所述发生器主体4011底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

其中,所述臭氧发生器401包括发生器主体4011,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和发生器氢气口4013,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4011顶端,所述发生器氢气口4013设置于所述发生器4011主体一侧,具体的,发生器主体4011用于将原料水电解成氢气和臭氧,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用于排放通过发生器主体4011产生的臭氧,发生器氢气口4013用于排放通过发生器主体4011产生的氢气。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所述发生器氢气口4013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13连通,所述发生器主体4011底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部连通,通过发生器臭氧出气口4012将产生的臭氧通过管路不断排放到纯水桶402内部,与纯水桶402内部的原料水混合从而制备高浓度的臭氧水,通过发生器氢气口4013将产生的氢气通过三通接头700与原料水混合,通过纯水桶的纯水桶氢气口4013进入到纯水桶402内部。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水箱500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底端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水箱500设置有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402底端连通,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与所述纯水桶402底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排放阀900,所述电动排放阀900用于控制排放所述纯水桶402的高浓度臭氧水,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502,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502用于检测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液位。

具体的,由于耐臭氧水箱500设置有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与所述纯水桶402底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排放阀900,打开电动排放阀900,可以将纯水桶402内部储存的高浓度臭氧水通过耐臭氧水箱500设置的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501排放到耐臭氧水箱500中,通过耐臭氧水箱500内部设置的第二液位传感器502,方便获取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液位信息。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设置有增压泵进水口301,所述增压泵进水口31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通过管路与外部用水设施800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与所述外部用水设施8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耐臭氧手动调节阀1000,用于手动控制将所述耐臭氧水箱500的臭氧水通过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排放出去。

具体的,耐臭氧水箱500与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设置的增压泵进水口301通过管路连通,在耐臭氧自启增压泵300与外部用水设施8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耐臭氧手动调节阀1000,打开耐臭氧手动调节阀1000,可以通过增压泵进水口301直接将耐臭氧水箱500中臭氧水抽取出来,以便供应外部用水设施800使用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进行除臭等环保杀菌处理。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设置有混合泵进水口601,混合泵出水口602和混合泵臭氧入口603,所述混合泵出水口602和所述混合泵进水口601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603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4021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603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402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耐臭氧单向阀1100,所述第二耐臭氧单向阀1100用于控制将所述纯水桶402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混合泵600中。

具体的,耐臭氧混合泵600设置的混合泵出水口602和混合泵进水口601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500底部相通,通过混合泵进水口601可将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排放到耐臭氧混合泵600中,通过混合泵出水口602可将耐臭氧混合泵600中的臭氧水排放到耐臭氧水箱500中,使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与耐臭氧混合泵600中的臭氧水形成动态循环的混合过程。由于纯水桶402中储存的是高浓度臭氧水,混合泵臭氧入口603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4021相通,混合泵臭氧入口603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402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耐臭氧单向阀1100,打开第二耐臭氧单向阀1100时,可以将纯水桶402中储存的臭氧气体直接通过管路排放到耐臭氧混合泵600中,从而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供水组件200通过三通接头700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200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接。

通过三通接头700将供水组件200与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通的管路中的原料水输送至纯水桶。

可选的,所述臭氧制备组件400与所述智能供电组件100通过电路连接,包括:

所述供电组件100包括直流电源101和智能供电模块102,所述直流电源101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102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401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102通过电路连接。

因为臭氧发生器401是一种比较精密的器件,不得频繁的断电或者直接满载供电,通过智能供电模块102,设置预启动电流和时间、正常工作电流,从而保证臭氧发生器40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耐臭氧水箱500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200连接包括:

在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与所述供水组件200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水阀1200,用于控制将供水组件200中的原料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中。

具体的,由于耐臭氧水箱500与供水组件200连通,供水组件200可以通过管路向耐臭氧水箱500中注入原料水,在所述耐臭氧水箱500与所述供水组件200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水阀1200,打开第二电动水阀1200,可将供水组件200中的原料水注入耐臭氧水箱500中,对耐臭氧水箱500中的臭氧水进行稀释,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供水组件200向耐臭氧水箱500中注入原料水也可以达到快速稀释耐臭氧水箱500中臭氧水的浓度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供水组件200通过所述三通接头700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200设置有纯水机201,在所述纯水机201与所述三通接头7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水阀1300,所述第一电动水阀1300设置有进水口1301,所述进水口13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机201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动水阀1300与所述三通接头7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耐臭氧单向阀1400,所述三通接头700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402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制备臭氧进行电解的原料水需要时纯水,所以在供水组件200中设置纯水机201,可以将供水组件200中的水直接进行净化获得纯水,避免电解过程中因为其他杂质影响臭氧的纯净度,在所述纯水机201与所述三通接头7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水阀1300,所述第一电动水阀1300设置有进水口1301,所述进水口1301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机201连通,打开第一电动水阀1300时,通过进水口1301可将纯水机201中的纯水排放到纯水桶氢气口4022中。在第一电动水阀1300与三通接头7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耐臭氧单向阀1400,避免纯水桶402中的臭氧气体通过纯水桶氢气口4022腐蚀供水组件200与纯水桶402连接的管路,进而避免造成管路腐蚀后的残渣进入到纯水桶402中。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中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供电组件,供水组件,耐臭氧自启增压泵,臭氧制备组件,耐臭氧水箱和耐臭氧混合泵;

所述臭氧制备组件与所述智能供电组件通过电路连接;

所述耐臭氧水箱顶部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底端连通,所述耐臭氧水箱用于存储臭氧水;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抽取出来;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通,所述耐臭氧混合泵用于将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和所述臭氧制备组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

所述供水组件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接,所述供水组件用于提供原料水;

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包括臭氧发生器和纯水桶,所述纯水桶顶部设置有纯水桶臭氧口和纯水桶氢气口,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将原料水电解成臭氧和氢气,所述纯水桶用于储存高浓度臭氧水,所述三通接头用于汇集氢气和水,所述纯水桶内部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纯水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包括:

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发生器臭氧出气口和发生器氢气口,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顶端,所述发生器氢气口设置于所述发生器主体一侧,所述发生器臭氧出气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所述发生器氢气口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通,所述发生器主体底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底端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水箱设置有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底端连通,所述顶部高浓度臭氧水入口与所述纯水桶底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电动排放阀,用于控制排放所述纯水桶的高浓度臭氧水,所述耐臭氧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液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设置有增压泵进水口,所述增压泵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外部用水设施连通,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与所述外部用水设施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耐臭氧手动调节阀,用于手动控制将所述纯水桶的高浓度臭氧水通过所述耐臭氧自启增压泵排放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通包括:

所述耐臭氧混合泵设置有混合泵进水口,混合泵出水口和混合泵臭氧入口,所述混合泵出水口和所述混合泵进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耐臭氧水箱底部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相通,所述混合泵臭氧入口与所述纯水桶臭氧口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耐臭氧单向阀,所述第二耐臭氧单向阀用于控制将所述纯水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混合泵中。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中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臭氧制备组件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供电组件包括直流电源和智能供电模块,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与所述智能供电模块通过电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包括:

在所述耐臭氧水箱与所述供水组件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水阀,用于控制将供水组件中的原料水注入到所述耐臭氧水箱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包括:

所述供水组件设置有纯水机,在所述纯水机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水阀,所述第一电动水阀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机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动水阀与所述三通接头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耐臭氧单向阀,所述三通接头通过管路与所述纯水桶氢气口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低压电解水式混合臭氧供水除臭装置,包括:智能供电组件,供水组件,耐臭氧自启增压泵,臭氧制备组件,耐臭氧水箱和耐臭氧混合泵;臭氧制备组件与智能供电组件通过电路连接;耐臭氧水箱顶部通过管路与臭氧制备组件底端连通,耐臭氧水箱用于存储臭氧水;耐臭氧自启增压泵通过管路与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耐臭氧自启增压泵用于将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抽取出来;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耐臭氧水箱底部连通,耐臭氧混合泵通过管路与臭氧制备组件连通,耐臭氧混合泵用于将耐臭氧水箱中的臭氧水和臭氧制备组件中的高浓度臭氧水混合;供水组件通过三通接头与臭氧制备组件连接;耐臭氧水箱通过管路与供水组件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施良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禄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