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6  88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台作动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从70年代开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始飞速发展。我国地震模拟振动台70年代初期也是从国外进口,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开始自己研发,至今我国已有地震模拟振动台十多台。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从单向向多维发展,控制技术也日趋成熟。地震模拟振动台主要用于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研究。利用该系统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可再现各种形式的地震波,模拟地震过程,从而研究试验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来临时对建筑物及动植物带来的危害。而振动台工艺埋件的体积也相对较大,质量越来越重,对于整个工程的水平作动器埋件吊装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装振动台水平作动器的流程:首先安装完成作动器套管组,待土建打完混凝土后安装作动器面板。

目前振动台水平作动器吊装方法如下:

单个锚杆与锚板组成的小组安装,但是由于水平作动器体积大,锚杆为细长型,单个吊装耗时时间长、效率低,并且作动器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很难保证,锚杆之间的精度与曲度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提高作动器锚杆的吊装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包括:

安装框;

作动器锚杆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内部,所述作动器锚杆组包括并排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底部的多个锚板以及底部安装于所述锚板且顶部延伸出所述安装框的多个锚杆,每个所述锚杆上分别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锚板连接,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锚杆之间设有定位件;

吊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上;

用于锁定所述套筒的锁定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顶端。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杆上的定位环板以及与所述定位环板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套筒顶端的定位筒,所述定位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筒的外径。

可选地,每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固设有斜撑。

可选地,所述安装框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以及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立柱底部的托盘,多个所述锚杆固设于所述托盘上。

可选地,相邻两所述立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分别安装有拉杆,所述锁定架为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柱顶部位置的所述拉杆上,多个所述套筒分别贯穿所述定位板。

可选地,所述锚板上固设有围设于所述套筒的多个靠板。

可选地,所述吊装件为固设于所述托盘以及所述拉杆上的多个吊耳。

可选地,多个所述锚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吊装件为固设于所述安装框四周任意一侧的多个吊耳。

可选地,所述锁定架为连接所述安装框相对两侧的多个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由立柱以及拉杆等部件构成的安装框将多个锚板及锚杆安装在安装框的内部并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再进行吊装,提高吊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多个锚板和锚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及位置,提高多个作动器锚杆之间的精度控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振动台竖向作动器锚杆的安装结构以及振动台横向作动器锚杆的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的示例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安装框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件的示例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的示例性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台竖向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包括:安装框,由四个竖向安装的立柱6以及连接相邻两立柱6且首尾相连的多个拉杆5组成;作动器锚杆1组,安装于安装框内部,作动器锚杆1组包括并排安装于立柱6底部的多个锚板9以及底部安装于锚板9且顶部延伸出安装框的多个锚杆1,每个锚杆1上分别套设有套筒4,套筒4的底端与锚板9连接,套筒4的顶端与锚杆1之间设有定位件2;吊装件3,安装于立柱6或拉杆5上。且本实施例中结构均为钢制材料;用于锁定套筒4位置的锁定架,安装于立柱6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相对的两个拉杆5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1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件2包括紧密套设于锚杆1上的定位环板21以及与定位环板21固定连接且紧密套设于套筒4顶端的定位筒22,定位环板21的外径大于定位筒22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立柱6之间固设有斜撑7,斜撑7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邻两立柱6的顶端和底端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的底部安装有托盘8,多个锚杆1固设于托盘8上,托盘8由多个工字钢首尾相连安装在立柱6的底端构成,锚板9搭设在相对的两工字钢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分别安装有拉杆5,锁定架为位于立柱6顶部的拉杆5上固设的定位板11,定位板11上设有多个与套筒4一一对应的穿孔,多个套筒4通过穿孔分别贯穿定位板11。

锚板9上固设有围设于套筒4的多个靠板10,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拐角处的四个套筒4设有靠板10。

在本实施例中,吊装件3为多个吊耳,且分别安装在托盘8相对两侧的上表面以及位于立柱6顶端的相对的两个拉杆5上,从而便可通过吊耳将竖向设置的多个锚杆1进行统一吊装。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振动台水平作动器锚杆1组整体吊装结构包括:安装框,由四个竖向排列的立柱6以及连接相邻两立柱6的多个拉杆5组成;作动器锚杆1组,安装于安装框内部,作动器锚杆1组包括并排安装于立柱6底部的多个锚板9以及底部安装于锚板9上且顶部延伸出安装框的多个锚杆1,每个锚杆1上分别套设有套筒4,套筒4的底端与锚板9连接,套筒4的顶端与锚杆1之间设有定位件2;吊装件3,安装于立柱6或拉杆5上。且本实施例中结构均为钢制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立柱6之间固设有两个拉杆5,且分别位于立柱6中部及顶端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件2包括紧密套设于锚杆1上的定位环板21以及与定位环板21固定连接且紧密套设于套筒4顶端的定位筒22,定位环板21的外径大于定位筒22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每相邻两立柱6之间固设有两个斜撑7,两个斜撑7的两端分别安装于其中一立柱6的中部和另一立柱6的顶端和底端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锚板9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可为槽钢或工字钢等部件,用于连接相邻两锚板9相靠近的侧边,多个锚板9构成锚板9组,锚板9组的拐角处分别与立柱6的底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吊装件3为固设于任意相邻两立柱6同侧位置的多个吊耳,每根立柱6靠近顶端或底端分别设有一吊耳,通过该吊耳使得横向设置的多个锚杆1进行统一吊装。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架为固设于相对的两拉杆5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位于外侧的多个套筒4的侧壁嵌设于拉杆5并固定连接,位于中间的多个套筒4的侧边嵌设并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2。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框;

作动器锚杆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内部,所述作动器锚杆组包括并排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底部的多个锚板以及底部安装于所述锚板且顶部延伸出所述安装框的多个锚杆,每个所述锚杆上分别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锚板连接,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锚杆之间设有定位件;

吊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上;

用于锁定所述套筒的锁定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锚杆上的定位环板以及与所述定位环板固定连接且套设于所述套筒顶端的定位筒,所述定位环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定位筒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立柱以及固定安装于多个所述立柱底部的托盘,多个所述锚板固设于所述托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固设有斜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立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分别安装有拉杆,所述锁定架为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立柱顶部位置的所述拉杆上,多个所述套筒分别贯穿所述定位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板上固设有围设于所述套筒的多个靠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为固设于所述托盘以及所述拉杆上的多个吊耳。

8.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锚板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件为固设于所述安装框四周任意一侧的多个吊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架为连接所述安装框相对两侧的多个连接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台作动器锚杆组整体吊装结构,包括:安装框;作动器锚杆组,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内部,所述作动器锚杆组包括并排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底部的多个锚板以及底部安装于所述锚板且顶部延伸出所述安装框的多个锚杆,每个所述锚杆上分别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与所述锚板连接,所述套筒的顶端与所述锚杆之间设有定位件;吊装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上;用于锁定所述套筒的锁定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框顶端。本实用新型提高吊装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多个锚板和锚杆之间的相对距离及位置,提高多个作动器锚杆之间的精度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肖林林;丁学平;姜宏杨;赵启超;丰立志;刘成成;李国营;卢志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