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梯的安全防护性也逐步在提高,电梯一般分为扶手电梯与垂直电梯,而电梯一般都会安装紧急按钮,其中扶手电梯一般设置的是急停按钮,其外表面颜色是红色警示,弹簧下按式,恢复必须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电梯出现紧急情况:如事故,故障维修时,按下开关,接通在控制回路的线路断电,电梯立即制停,达到保护。而垂直电梯轿厢内一般设置的是紧急按钮,其位置一般是在楼层按键的下方,在紧急情况下,按下紧急按钮会启动紧急的电源,阻止电梯下坠。
现有的电梯紧急按钮都是裸露设置在电梯轿厢表面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出现紧急状况时人员可以更方便的将紧急按钮按下,从而避免事故发生,但是现在的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商城或百货大厦,儿童数量也较多,有时会出现儿童因好奇按下紧急按钮的情况,此外,轿厢内人员数量多时,会出现误触到紧急按钮的情况,从而造成电梯停运,造成不便。
现有公开的急停按钮联锁机构,申请号cn201320072890.8,通过设置按钮座、急停按钮、限位组件、联锁机构,该急停按钮联锁机构便于安装,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但是该急停按钮联锁机构在使用时,易出现急停按钮无法被普通人员按下的情况,从而易造成电梯事故,此外,该急停按钮联锁机构不适用于垂直电梯轿厢内使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设计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紧急按钮防护性差、容易被误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主体,所述电梯主体内嵌设有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的外侧罩设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与电梯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体远离电梯主体一端对应于所述紧急按钮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活动穿设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位于所述保护壳体内的部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块,所述复位块远离控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内壁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复位块与电梯主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保护壳体远离电梯主体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活动套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有插件,所述控制柱位于所述保护壳体外部的一端内开设有插槽,所述转轴远离保护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体呈圆柱形壳体结构,保护壳体远离穿孔一端为开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槽沿所述保护壳体的内壁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插件呈弧形结构,所述插槽为弧状通道,且插槽形状与插件的运动轨道相匹配,且插件转动连接于插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通过设置保护壳体用于对紧急按钮的防护作用,通过控制柱可用于按动紧急按钮,通过弹簧与复位块实现对控制柱的复位作用,通过设置插件活动连接于插槽内,从而实现对控制柱的限位作用。该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对紧急按钮的防护性高,并且可有效的防止紧急按钮被误触的情况,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工作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插件与控制柱插接时);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插件与控制柱脱离);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中滑块与保护壳体配合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1、电梯主体,2、紧急按钮,3、保护壳体,4、穿孔,5、控制柱,6、复位块,7、滑块,8、滑槽,9、转轴,10、连接件,11、插件,12、插槽,13、弹簧,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主体1,电梯主体1内嵌设有紧急按钮2,所述紧急按钮2的外侧罩设有保护壳体3,所述保护壳体3与电梯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体3远离电梯主体1一端对应于所述紧急按钮2开设有穿孔4,穿孔4内活动穿设有控制柱5,控制柱5一端位于保护壳体3内,另一端位于保护壳体3外部。保护壳体3呈圆柱形壳体结构,紧急按钮2位于保护壳体3内部,保护壳体3远离穿孔4一端为开口结构,通过保护壳体3起到对紧急按钮2的防护作用,并且控制柱5与紧急按钮2的位置相对应。通过控制柱5可用于按动紧急按钮2,控制柱5位于保护壳体3内的部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块6,复位块6远离控制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7,复位块6与滑块7呈规则环形阵列设有多组,且每组复位块6与电梯主体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3,这样通过弹簧13的作用,在控制柱5与多组复位块6同步推动时,弹簧13对复位块6与控制柱5具有同步的弹性作用,从而实现控制柱5的复位运动。在保护壳体3内壁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滑槽8,所述滑块7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槽8内,这样使得多组滑块7分别定位运动于多组滑槽8内,从而避免控制柱5与复位块6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在所述保护壳体3远离电梯主体1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9,转轴9上活动套设有连接件10,连接件10固定连接有插件11。控制柱5位于所述保护壳体3外部的一端内开设有插槽12,该插槽12用于与插件11配合,插件11可插接到插槽12内,对控制柱5进行限制。在转轴9远离保护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限位块14用于对连接件10进行限位,避免连接件10从转轴9上脱落。连接件10通过转轴9呈转动连接,且连接件10内开设有相应的柱状通道,限位块14为直径大于该柱状通道的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是,插件11呈弧形结构,插槽12为弧状通道,且插槽12形状与插件11的运动轨道相匹配,且插件11转动连接于插槽12内,这样当插件11连接于插槽12内时,可起到对控制柱5的限位作用,并且通过多组弹簧13对控制柱5的弹性作用,使得插件11稳定的连接在插槽12内,从而起到对紧急按钮2的防误触作用,而当将插件11从插槽12内转动取出时,即可通过控制柱5按动紧急按钮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该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时,先将插件11插入插槽12内,通过多组弹簧13对控制柱5的弹性作用,使得插件11稳定的连接在插槽12内,从而起到对紧急按钮2的防误触作用,通过保护壳体3起到对紧急按钮2的防护作用,当电梯出现紧急情况时,轿厢内的人员可通过转轴9同步转动连接件10与插件11,从而可控制插件11从插槽12内脱离出来,接着可通过控制柱5按动紧急按钮2。紧急按钮2通过弹簧13和复位块6进行复位。以上为本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工作过程。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包括电梯主体(1),所述电梯主体(1)内嵌设有紧急按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按钮(2)的外侧罩设有保护壳体(3),所述保护壳体(3)与电梯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体(3)远离电梯主体(1)一端对应于所述紧急按钮(2)开设有穿孔(4),所述穿孔(4)内活动穿设有控制柱(5),所述控制柱(5)位于所述保护壳体(3)内的部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块(6),所述复位块(6)远离控制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7),在所述保护壳体(3)的内壁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滑槽(8),所述滑块(7)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8)内,所述复位块(6)与电梯主体(1)之间设置有弹簧(13),所述保护壳体(3)远离电梯主体(1)一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上活动套设有连接件(10),所述连接件(10)固定连接有插件(11),所述控制柱(5)位于所述保护壳体(3)外部的一端内开设有插槽(12),所述转轴(9)远离保护壳体(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3)呈圆柱形壳体结构,保护壳体(3)远离穿孔(4)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沿所述保护壳体(3)的内壁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紧急按钮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11)呈弧形结构,所述插槽(12)为弧状通道,且插槽(12)形状与插件(11)的运动轨道相匹配,且插件(11)转动连接于插槽(12)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