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7  89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主要是粗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再生混凝土在进行性能检测时,会利用检测装置对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进行检测,但是由于大部分的检测装置在进行压力检测时,会使混凝土试块发生破碎,混凝土试块破碎后会造成一些粉状或颗粒状的混凝土残渣遗留在检测台,大部分检测装置的检测台不方便进行清理,会造成检测台表面不平整,使后续试块的放置不稳定,影响后续试块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检测装置的检测台不方便进行清理,会造成检测台表面不平整,使后续试块的放置不稳定,影响后续试块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脚,四个所述支撑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和两个支撑柱,两个所述支撑柱分别位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与承载板相对应,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盒,两个所述固定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盒,两个所述连接盒位于支撑脚的前侧,两个所述连接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后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前端贯穿至调节盒的前侧,所述连接盒的左右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相啮合,两个所述固定盒的前后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前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两个所述第二蜗轮分别与两个第二蜗杆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蜗轮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固定盒的上端均开凿有滑道,两个所述螺母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分别滑动于两个滑道内,两个所述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位于两个固定盒的上侧,所述支撑脚的前端开凿有残渣槽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柱相靠近的一端均开凿有滑槽,所述下压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脚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上端与残渣槽口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收集箱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上端开凿有多个分离孔,所述收集箱的下部前端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滑道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防尘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蜗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位于调节盒的前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承载板上,使混凝土试块横截面的中心点与承载板的中心点对应,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增压装置,增压装置使压杆向下移动,压杆通过下压板对支撑柱上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下压,从而得到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破碎后,通过转动把手使第一蜗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蜗杆通过第一蜗轮使第二蜗杆进行转动,第二蜗杆通过两个第二蜗轮使两个螺杆进行转动,两个螺杆使两个螺母向前移动,同时两个滑杆分别在两个滑道内滑动,两个滑杆带动清理板对承载板上的残渣进行清扫,清扫过程中清理板向前持续移动将残渣通过残渣槽口扫至收集箱内,从而实现检测装置对残渣的清理,清理过后反向转动第一蜗杆,使清理板向后移动进行复位,通过清理板对承载板进行清理,使承载板的上端保持整洁,避免混凝土残渣遗留在承载板的表面影响后续混凝土试块的放置,造成混凝土试块放置不稳定,影响混凝土的检测,通过向不同的方向转动第一蜗杆可以实现清理板的清理与复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

2、本方案中,两个滑块会跟随下压板的移动分别在两个滑槽内滑动,两个滑块与两个滑槽的滑动连接会对下压板进行限制,使下压板向下移动对混凝土施压时保持稳定,清理板在将承载板上残渣通过残渣槽口进行扫落,扫落后的残渣通过收集箱进行收集,进入收集箱内的残渣会被分离板与分离孔进行分离,较碎的残渣会通过多个分离孔掉落在收集箱的底部,通过箱门可以使收集箱进行打开,将较碎的残渣从收集箱内取出,较大的残渣会掉落在分离板上,通过分离板与分离孔对残渣进行分离使混凝土残渣后续的处理更加方便,每个滑道内的两组防尘橡胶相对应,呈交叉状分布,四组防尘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影响两个滑杆的移动,四组防尘橡胶可以对混凝土残渣进行阻挡,防止混凝土残渣掉落在两个固定盒内,通过转动转动把手实现第一蜗杆的转动,使第一蜗杆的转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剖图。

图中:1-支撑脚;2-工作台;3-承载板;4-支撑柱;5-增压装置;6-压杆;7-下压板;8-固定盒;9-连接盒;10-调节盒;11-第一蜗杆;12-第二蜗杆;13-第一蜗轮;14-螺杆;15-第二蜗轮;16-螺母;17-滑道;18-滑杆;19-清理板;20-残渣槽口;21-滑槽;22-滑块;23-收集箱;24-分离板;25-分离孔;26-箱门;27-防尘橡胶;28-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脚1,四个支撑脚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和两个支撑柱4,两个支撑柱4分别位于承载板3的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装置5,增压装置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杆6,压杆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下压板7,下压板7与承载板3相对应,工作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盒8,两个固定盒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盒9,两个连接盒9位于支撑脚1的前侧,两个连接盒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10,调节盒10的后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11的前端贯穿至调节盒10的前侧,连接盒9的左右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2,第二蜗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3,第一蜗轮13与第一蜗杆11相啮合,两个固定盒8的前后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杆14,两个螺杆14的前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15,两个第二蜗轮15分别与两个第二蜗杆12相啮合,两个第二蜗轮15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6,两个固定盒8的上端均开凿有滑道17,两个螺母1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8,两个滑杆18分别滑动于两个滑道17内,两个滑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板19,清理板19位于两个固定盒8的上侧,支撑脚1的前端开凿有残渣槽口2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承载板3上,使混凝土试块横截面的中心点与承载板3的中心点对应,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增压装置5,增压装置5使压杆6向下移动,增压装置5与压杆6之间的驱动方式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方案中不作过多赘述,压杆6通过下压板7对支撑柱4上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下压,从而得到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破碎后,通过顺时针转动第一蜗杆11,第一蜗杆11通过第一蜗轮13使第二蜗杆12进行转动,第二蜗杆12通过两个第二蜗轮15使两个螺杆14进行转动,第二蜗杆12与两个第二蜗轮15啮合处设置有螺纹,通过第二蜗杆12上的螺纹实现两个第二蜗轮15与第二蜗杆12之间的啮合,两个螺杆14使两个螺母16向前移动,同时两个滑杆18分别在两个滑道17内滑动,两个滑杆18带动清理板19对承载板3上的残渣进行清扫,清扫过程中清理板19向前持续移动将残渣通过残渣槽口20扫至收集箱23内,从而实现检测装置对残渣的清理,清理过后反向转动第一蜗杆11,使清理板19向后移动进行复位。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支撑柱4相靠近的一端均开凿有滑槽21,下压板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2,两个滑块2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2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滑块22会跟随下压板7的移动分别在两个滑槽21内滑动,两个滑块22与两个滑槽21的滑动连接会对下压板7进行限制,使下压板7向下移动对混凝土施压时保持稳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1,支撑脚1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23,收集箱23的上端与残渣槽口20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清理板19在将承载板3上残渣通过残渣槽口20进行扫落,扫落后的残渣通过收集箱23进行收集。

具体的,请参阅图4,收集箱2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板24,分离板24的上端开凿有多个分离孔25,收集箱23的下部前端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26。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进入收集箱23内的残渣会被分离板24与分离孔25进行分离,较碎的残渣会通过多个分离孔25掉落在收集箱23的底部,通过箱门26可以使收集箱23进行打开,将较碎的残渣从收集箱23内取出,较大的残渣会掉落在分离板24上,通过分离板24与分离孔25对残渣进行分离使混凝土残渣后续的处理更加方便。

具体的,请参阅图2,两个滑道17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防尘橡胶27。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滑道17内的两组防尘橡胶27相对应,呈交叉状分布,四组防尘橡胶27具有一定的弹性,不会影响两个滑杆18的移动,四组防尘橡胶27可以对混凝土残渣进行阻挡,防止混凝土残渣掉落在两个固定盒8内。

具体的,请参阅图2,第一蜗杆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8,转动把手28位于调节盒10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转动转动把手28实现第一蜗杆11的转动,使第一蜗杆11的转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承载板3上,使混凝土试块横截面的中心点与承载板3的中心点对应,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增压装置5,增压装置5使压杆6向下移动,压杆6通过下压板7对支撑柱4上的混凝土试块进行下压,从而得到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破碎后,通过转动把手28使第一蜗杆11进行顺时针转动,第一蜗杆11通过第一蜗轮13使第二蜗杆12进行转动,第二蜗杆12通过两个第二蜗轮15使两个螺杆14进行转动,两个螺杆14使两个螺母16向前移动,同时两个滑杆18分别在两个滑道17内滑动,两个滑杆18带动清理板19对承载板3上的残渣进行清扫,清扫过程中清理板19向前持续移动将残渣通过残渣槽口20扫至收集箱23内,从而实现检测装置对残渣的清理,清理过后反向转动第一蜗杆11,使清理板19向后移动进行复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脚(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脚(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3)和两个支撑柱(4),两个所述支撑柱(4)分别位于承载板(3)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装置(5),所述增压装置(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杆(6),所述压杆(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下压板(7),所述下压板(7)与承载板(3)相对应,所述工作台(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盒(8),两个所述固定盒(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盒(9),两个所述连接盒(9)位于支撑脚(1)的前侧,两个所述连接盒(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调节盒(10),所述调节盒(10)的后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11),所述第一蜗杆(11)的前端贯穿至调节盒(10)的前侧,所述连接盒(9)的左右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2),所述第二蜗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3),所述第一蜗轮(13)与第一蜗杆(11)相啮合,两个所述固定盒(8)的前后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杆(14),两个所述螺杆(14)的前部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15),两个所述第二蜗轮(15)分别与两个第二蜗杆(12)相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蜗轮(15)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6),两个所述固定盒(8)的上端均开凿有滑道(17),两个所述螺母(16)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8),两个所述滑杆(18)分别滑动于两个滑道(17)内,两个所述滑杆(18)之间固定连接有清理板(19),所述清理板(19)位于两个固定盒(8)的上侧,所述支撑脚(1)的前端开凿有残渣槽口(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柱(4)相靠近的一端均开凿有滑槽(21),所述下压板(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2),两个所述滑块(2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的下侧设置有收集箱(23),所述收集箱(23)的上端与残渣槽口(20)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分离板(24),所述分离板(24)的上端开凿有多个分离孔(25),所述收集箱(23)的下部前端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道(17)的左右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一组防尘橡胶(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8),所述转动把手(28)位于调节盒(10)的前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该用于再生混凝土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四个支撑脚,四个支撑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和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分别位于承载板的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装置,增压装置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杆,压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板与承载板相对应,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盒,两个固定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盒,两个连接盒位于支撑脚的前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检测装置的检测台不方便进行清理,会造成检测台表面不平整,使后续试块的放置不稳定,影响后续试块检测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9.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