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4-08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缠绕膜。



背景技术:

防静电缠绕膜是以pvc为基材,doa为增塑剂兼起自粘作用的pvc缠绕膜;现有的防静电缠绕膜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缠绕膜主体没有保护裁剪装置,不便于裁剪使用,工作效率比较低,其次,缠绕膜主体内部没有防静电层与断膜层,在缠绕膜主体进行裁剪过程中,撕段不平整,出现撕段不均匀,费力的现象,不防静电,不便于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静电缠绕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包括缠绕膜主体,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裁剪保护盒,所述裁剪保护盒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条,所述侧开口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盖,所述裁剪保护盒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内部靠近耐磨层的后端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内部靠近防静电层的后侧设置有薄膜层,所述耐磨层、防静电层、薄膜层的中部设置有断膜层。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桩,且固定桩的数量为三组并呈环形排布,所述固定桩为圆柱结构,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通孔,且通孔为圆柱结构,所述固定槽贯穿于裁剪保护盒的上端外表面,且固定槽的数量为三组并固定槽与固定桩之间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顶盖的安装与拆卸。

优选的,所述裁剪保护盒与底座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座为半圆锥结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圈,且限位圈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为可塑结构,所述限位圈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有利于支撑与放置裁剪保护盒。

优选的,所述缠绕膜主体于裁剪保护盒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裁剪保护盒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侧开口贯穿于裁剪保护盒的一侧外表面,且侧开口为矩形结构,所述锯齿条与侧开口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锯齿条为非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便于缠绕膜主体的裁剪使用。

优选的,所述耐磨层嵌于缠绕膜主体的内侧外表面,且耐磨层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缠绕膜主体与防静电层和薄膜层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防静电层与薄膜层的横截面积均小于缠绕膜主体的横截面积,所述断膜层与耐磨层、防静电层、薄膜层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断膜层的横截面积等于缠绕膜主体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有利于缠绕膜主体的耐磨与防静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静电缠绕膜,耐磨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增加薄膜的使用寿命,防静电层起到较好的防静电作用,在薄膜使用过程中较为便捷,断膜层有利于缠绕膜主体进行撕段,形成规则的断口,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大小的撕段,便于使用,节约成本,使用者将限位圈由上向下沿着支撑杆移动,直至支撑杆底部,将缠绕膜主体放进裁剪保护盒内部,使缠绕膜一端通过侧开口移出,将顶盖垂直放置在裁剪保护盒上端外表面,将固定桩对准固定槽,由上向下移动,固定桩外表面沿着固定槽内表面移动,直至顶盖下端外表面贴至裁剪保护盒上端外表面,将顶盖固定完成,将裁剪保护盒的通孔沿着支撑杆移动,直至裁剪保护盒下端外表面贴至限位圈上端外表面,将另一个限位圈沿着支撑杆移动固定在顶盖上端外表面,将缠绕膜主体沿着锯齿条移动,进行裁剪,使用便捷,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结构简单,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的裁剪保护盒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的所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的缠绕膜主体的局部正剖图。

图中:1、缠绕膜主体;2、裁剪保护盒;3、侧开口;4、锯齿条;5、顶盖;6、固定桩;7、通孔;8、固定槽;9、限位圈;10、底座;11、支撑杆;12、耐磨层;13、防静电层;14、薄膜层;15、断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包括缠绕膜主体1,缠绕膜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裁剪保护盒2,裁剪保护盒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侧开口3,侧开口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条4,侧开口3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盖5,裁剪保护盒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槽8,缠绕膜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12,缠绕膜主体1的内部靠近耐磨层12的后端设置有防静电层13,缠绕膜主体1的内部靠近防静电层13的后侧设置有薄膜层14,耐磨层12、防静电层13、薄膜层14的中部设置有断膜层15。

顶盖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桩6,且固定桩6的数量为三组并呈环形排布,便于固定桩6的稳固放置,固定桩6为圆柱结构,顶盖5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通孔7,且通孔7为圆柱结构,便于支撑杆11的连接使用,固定槽8贯穿于裁剪保护盒2的上端外表面,且固定槽8的数量为三组并固定槽8与固定桩6之间相匹配,便于固定桩6与固定槽8之间的连接使用。

裁剪保护盒2与底座10之间为活动连接,便于裁剪保护盒2的安装与拆卸,且底座10为半圆锥结构,便于底座10的稳固放置,底座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1,且支撑杆11为圆柱结构,支撑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圈9,且限位圈9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为可塑结构,限位圈9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有利于限位圈9的使用。

缠绕膜主体1于裁剪保护盒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裁剪保护盒2为非金属材料制成,侧开口3贯穿于裁剪保护盒2的一侧外表面,便于缠绕膜主体1的使用,且侧开口3为矩形结构,锯齿条4与侧开口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锯齿条4为非金属材料制成,便于锯齿条4的使用。

耐磨层12嵌于缠绕膜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且耐磨层12为非金属材料制成,缠绕膜主体1与防静电层13和薄膜层1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防静电层13与薄膜层14的横截面积均小于缠绕膜主体1的横截面积,便于放置防静电层13与薄膜层14,断膜层15与耐磨层12、防静电层13、薄膜层1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断膜层15的横截面积等于缠绕膜主体1的横截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静电缠绕膜,通过设置有耐磨层12、防静电层13、断膜层15,在薄膜使用过程中,耐磨层12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增加薄膜的使用寿命,防静电层13起到较好的防静电作用,在薄膜使用过程中较为便捷,断膜层15有利于缠绕膜主体1进行撕段,形成规则的断口,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大小的撕段,便于使用,节约成本,通过设置有裁剪保护盒2、侧开口3、锯齿条4、顶盖5、固定桩6,通孔7、固定槽8、限位圈9,在缠绕膜主体1进行使用前,使用者将限位圈9由上向下沿着支撑杆11移动,直至支撑杆11底部,将缠绕膜主体1放进裁剪保护盒2内部,使缠绕膜主体1一端通过侧开口3移出,将顶盖5垂直放置在裁剪保护盒2上端外表面,将固定桩6对准固定槽8,由上向下移动,固定桩6外表面沿着固定槽8内表面移动,直至顶盖5下端外表面贴至裁剪保护盒2上端外表面,将顶盖5固定完成,将裁剪保护盒2的通孔7沿着支撑杆11移动,直至裁剪保护盒2下端外表面贴至限位圈9上端外表面,将另一个限位圈9沿着支撑杆11移动固定在顶盖5上端外表面,将缠绕膜主体1沿着锯齿条4移动,进行裁剪,整个一种防静电缠绕膜结构简单,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包括缠绕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膜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裁剪保护盒(2),所述裁剪保护盒(2)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侧开口(3),所述侧开口(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条(4),所述侧开口(3)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盖(5),所述裁剪保护盒(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槽(8),所述缠绕膜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12),所述缠绕膜主体(1)的内部靠近耐磨层(12)的后端设置有防静电层(13),所述缠绕膜主体(1)的内部靠近防静电层(13)的后侧设置有薄膜层(14),所述耐磨层(12)、防静电层(13)、薄膜层(14)的中部设置有断膜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桩(6),且固定桩(6)的数量为三组并呈环形排布,所述固定桩(6)为圆柱结构,所述顶盖(5)的上端外表面贯穿有通孔(7),且通孔(7)为圆柱结构,所述固定槽(8)贯穿于裁剪保护盒(2)的上端外表面,且固定槽(8)的数量为三组并固定槽(8)与固定桩(6)之间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剪保护盒(2)与底座(10)之间为活动连接,且底座(10)为半圆锥结构,所述底座(10)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1),且支撑杆(11)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圈(9),且限位圈(9)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为可塑结构,所述限位圈(9)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膜主体(1)于裁剪保护盒(2)之间为活动连接,且裁剪保护盒(2)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侧开口(3)贯穿于裁剪保护盒(2)的一侧外表面,且侧开口(3)为矩形结构,所述锯齿条(4)与侧开口(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锯齿条(4)为非金属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2)嵌于缠绕膜主体(1)的内侧外表面,且耐磨层(12)为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缠绕膜主体(1)与防静电层(13)和薄膜层(1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防静电层(13)与薄膜层(14)的横截面积均小于缠绕膜主体(1)的横截面积,所述断膜层(15)与耐磨层(12)、防静电层(13)、薄膜层(1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且断膜层(15)的横截面积等于缠绕膜主体(1)的横截面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缠绕膜,包括缠绕膜主体,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外侧设置有裁剪保护盒,所述裁剪保护盒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锯齿条,所述侧开口的外表面设置有顶盖,所述裁剪保护盒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缠绕膜主体的内部靠近耐磨层的后端设置有防静电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静电缠绕膜,通过设置有裁剪保护盒,方便缠绕膜主体的裁剪与使用,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防静电层、耐磨层、断膜层,便于提高缠绕膜主体的耐磨性,缠绕膜在撕段过程中保持端口的平整性,可以调整使用膜的大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欣美达包装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