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强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或者带有圆角的方形,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它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最大的应力值,虽然在强度计算中没有直接意义,但却是钢筋机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因为抗拉强度是钢筋在承受静力荷载的极限能力,可以表示钢筋在达到屈服点以后还有多少强度储备,是抵抗塑性破坏的重要指标。
现有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液压缸、升降杆和夹具,夹具通常包括移动件和夹头,夹头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液压缸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钢筋不断向两端拉伸,直至钢筋断裂,但是,由于移动件和夹头之间具有间隙,在钢筋被拉伸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小的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会掉落在间隙中,导致夹头在对钢筋夹持时出现夹不紧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检测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阻挡金属碎屑进入到移动件和夹头之间的间隙中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底座;
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和旋转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部件;
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夹持部件和移动夹持部件,所述移动夹持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件,所述固定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接凸块、第二连接凸块、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块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头,所述第二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头,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第一遮挡部件和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侧面,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头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二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侧面,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头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夹持头能够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第二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头能够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两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两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具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具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四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表面均设置外螺纹,所述移动夹持部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凸块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排,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排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凸块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排,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动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排相互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底座的作用是支撑升降部件和夹持部件;升降部件的作用升降移动夹持部件,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和旋转部件,动力部件设置在底座上,旋转部件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夹持部件的作用是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和固定,包括固定夹持部件和移动夹持部件,移动夹持部件转动连接于旋转部件,固定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接凸块、第二连接凸块、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底座,固定块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第一连接凸块设置在第一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第一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二连接凸块设置在第二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第二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连接凸块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第二连接凸块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第一遮挡部件和第二遮挡部件,第一限位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两端侧面,第一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两端,第一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第一连接凸块和第一夹持头之间的间隙,第二限位部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第二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的两端侧面,第二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的两端,第二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第二连接凸块和第二夹持头之间的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夹头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液压缸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钢筋不断向两端拉伸,直至钢筋断裂,但是,由于移动件和夹头之间具有间隙,在钢筋被拉伸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小的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会掉落在间隙中,导致夹头在对钢筋夹持时出现夹不紧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检测的精准度,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连接凸块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第二连接凸块靠近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再通过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对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的横向移动位置进行限制,然后再通过第一遮挡部件对第一连接凸块和第一夹持头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第二遮挡部件对第二连接凸块和第二夹持头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从而达到阻挡金属碎屑进入到第一连接凸块和第一夹持头之间的间隙或者是第二连接凸块和第二夹持头之间的间隙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
底座1;
升降部件,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21和旋转部件22,动力部件21设置在底座1上,旋转部件22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21;
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夹持部件31和移动夹持部件32,移动夹持部件32转动连接于旋转部件22,固定夹持部件31包括固定块311、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固定块311固定连接于底座1,固定块311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3111,第一凹槽311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3112和第二移动槽3113,第一连接凸块312设置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并且能够沿第一移动槽311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二连接凸块313设置在第二移动槽3113内,并且能够沿第二移动槽3113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314,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315,固定夹持部件31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316、第二限位部件317、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第一限位部件316包括第一转轴3161和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第一转轴316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侧面,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中部覆盖于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第二限位部件317包括第二转轴3171、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第二转轴317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侧面,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中部覆盖于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底座1的作用是支撑升降部件和夹持部件;升降部件的作用升降移动夹持部件32,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21和旋转部件22,动力部件21设置在底座1上,旋转部件22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21;夹持部件的作用是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和固定,包括固定夹持部件31和移动夹持部件32,移动夹持部件32转动连接于旋转部件22,固定夹持部件31包括固定块311、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固定块311固定连接于底座1,固定块311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3111,第一凹槽311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3112和第二移动槽3113,第一连接凸块312设置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并且能够沿第一移动槽311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二连接凸块313设置在第二移动槽3113内,并且能够沿第二移动槽3113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314,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315,固定夹持部件31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316、第二限位部件317、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第一限位部件316包括第一转轴3161和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第一转轴316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侧面,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中部覆盖于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第二限位部件317包括第二转轴3171、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第二转轴317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侧面,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中部覆盖于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相对于现有技术,夹头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液压缸带动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钢筋不断向两端拉伸,直至钢筋断裂,但是,由于移动件和夹头之间具有间隙,在钢筋被拉伸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细小的金属碎屑,金属碎屑会掉落在间隙中,导致夹头在对钢筋夹持时出现夹不紧的情况,从而降低了检测的精准度,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314,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315,再通过第一限位部件316和第二限位部件317对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的横向移动位置进行限制,然后再通过第一遮挡部件318对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第二遮挡部件319对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从而达到阻挡金属碎屑进入到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或者是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的技术效果。
上述底座1的作用是支撑升降部件和夹持部件,底座1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或者其他的金属材料,只要能够支撑升降部件和夹持部件即可,当然,底座1上还可以设置电脑或者其他控制部件,或者是滚轮等移动部件;升降部件的作用升降移动夹持部件32,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21和旋转部件22,动力部件21设置在底座1上,旋转部件22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21,动力部件21采用电机对旋转部件22进行驱动,使旋转部件22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夹持部件32上下移动,还可以在动力部件21和旋转部件22之间设置减速机,通过减速机控制旋转部件22的转动速度,旋转部件22通常采用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于移动夹持部件32的两端,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移动夹持部件32上下移动;夹持部件的作用是对钢筋的两端进行夹持和固定,包括固定夹持部件31和移动夹持部件32,移动夹持部件32转动连接于旋转部件22,由于移动夹持部件32位于待检测钢筋的上部,金属碎屑不会掉落在移动夹持部件32内,固定夹持部件31包括固定块311、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固定块311固定连接于底座1,固定块311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3111,第一凹槽3111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3112和第二移动槽3113,也就是说,第一凹槽3111和第一移动槽3112相互连通,第一凹槽3111和第二移动槽3113相互连通,第一连接凸块312设置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并且能够沿第一移动槽3112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第一连接凸块312能够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朝向或者远离第一凹槽3111的方向移动,第二连接凸块313设置在第二移动槽3113内,并且能够沿第二移动槽3113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也就是说,第二连接凸块313能够在第二移动槽3113内朝向或者远离第一凹槽3111的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314,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315,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能够在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二连接凸块313的移动中对待检测钢筋进行夹紧,固定夹持部件31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316、第二限位部件317、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第一限位部件316包括第一转轴3161和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第一转轴316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侧面,可选的,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凹槽3121,第一夹持头314能够卡入第一连接凹槽3121内,然后再通过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对第一夹持头314进行限位,第一挡板3162和第二挡板位于第一连接凹槽3121的两侧,从而达到固定第一夹持头314的作用,第二限位部件317包括第二转轴3171、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第二转轴3171穿过并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313,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侧面,可选的,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凹槽3131,第二夹持头315能够卡入第二连接凹槽3131内,然后再通过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对第二夹持头315进行限位,第三挡板3172和第四挡板位于第二连接凹槽3131的两侧,从而达到固定第二夹持头315的作用,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中部覆盖于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一遮挡部件318能够完全遮盖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防止金属碎屑掉落在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的技术效果,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中部覆盖于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使得第二遮挡部件319能够完全遮盖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从而达到防止金属碎屑掉落在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连接凸块312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夹持头314,第二连接凸块313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夹持头315,再通过第一限位部件316和第二限位部件317对第一夹持头314和第二夹持头315的横向移动位置进行限制,然后再通过第一遮挡部件318对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第二遮挡部件319对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从而达到阻挡金属碎屑进入到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一夹持头314之间的间隙或者是第二连接凸块313和第二夹持头315之间的间隙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夹持部件31还包括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件3181、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3191和第四固定部件,第一遮挡部件318的两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遮挡部件319的两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固定部件3181穿过第一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一端,第二固定部件穿过第二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另一端,第三固定部件3191穿过第三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一端,第四固定部件穿过第四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的作用是对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进行固定,防止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掉落,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的材料为柔性材料,使得第一遮挡部件318和第二遮挡部件319能够进行弯折,第一固定部件3181穿过第一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一端,第二固定部件穿过第二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的另一端,使得第一遮挡部件318能够固定在第一转轴3161上,第三固定部件3191穿过第三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一端,第四固定部件穿过第四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的另一端,使得第二遮挡部件319能够固定在第二转轴3171上;可选的,第一转轴3161的两端具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二转轴3171的两端具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第一固定部件3181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第二螺纹孔,使得第一固定部件3181和第二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第一转轴3161,从而提高了固定部件和第一转轴3161之间的连接性,同时提高了第一遮挡部件318的稳定性,第三固定部件3191螺纹连接于第三螺纹孔,第四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第四螺纹孔,使得第三固定部件3191和第四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第二转轴3171,从而提高了固定部件和第二转轴3171之间的连接性,同时提高了第二遮挡部件319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旋转部件22包括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21,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的表面均设置外螺纹,移动夹持部件3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旋转部件22,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动力部件21,使得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的转动频率相同,并且,在第一旋转部件221和第二旋转部件222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用于连接移动夹持部件32,使得移动夹持部件32能够在旋转部件22的转动下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达到方便移动夹持部件32移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固定夹持部件31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331和第二驱动部件332,第一驱动部件331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312,第二驱动部件332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313。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固定夹持部件31,第一驱动部件331连接于第一连接凸块312,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凸块312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进行往复移动,第二驱动部件332连接于第二连接凸块313,用于驱动第一连接凸块312在第一移动槽3112内进行往复移动,从而达到方便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二连接凸块313移动的技术效果,可选的,第一驱动部件331和第二驱动部件332可以采用往复电机分别对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二连接凸块313的移动方向以及移动位置进行控制,也可以采用活塞杆或者活塞缸进行控制,只要能够使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二连接凸块313进行往复运动即可。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凸块312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排3122,第一驱动部件331包括第一电动机3311和第一齿轮3312,第一电动机3311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3312,第一齿轮3312与第一齿排3122相互啮合,第二连接凸块313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排3132,第二驱动部件332包括第二电动机3321和第二齿轮3322,第二电动机3321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3322,第二齿轮3322与第二齿排3132相互啮合。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第一连接凸块312和第二连接凸块313的移动方式,在第一连接凸块312的一侧设置第一齿排3122,第一驱动部件331包括第一电动机3311和第一齿轮3312,第一电动机3311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3312,第一齿轮3312与第一齿排3122相互啮合,通过第一电动机3311使第一齿轮3312绕其轴线转动,从而达到带动第一连接凸块312进行移动的技术效果,在第二连接凸块313的一侧设置第二齿排3132,第二驱动部件332包括第二电动机3321和第二齿轮3322,第二电动机3321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3322,第二齿轮3322与第二齿排3132相互啮合,通过第二电动机3321使第二齿轮3322绕其轴线转动,从而达到带动第二连接凸块313进行移动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升降部件,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动力部件和旋转部件,所述动力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转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部件;
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夹持部件和移动夹持部件,所述移动夹持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部件,所述固定夹持部件包括固定块、第一连接凸块、第二连接凸块、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块的上部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移动槽和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一连接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连接凸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槽内,并且能够沿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延伸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头,所述第二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头,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第一遮挡部件和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侧面,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头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二转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侧面,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中部覆盖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头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夹持头能够卡入所述第一连接凹槽内,第二连接凸块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凹槽,所述第二夹持头能够卡入所述第二连接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凹槽的两侧,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四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凹槽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和第四固定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两端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两端具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部件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具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具有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三螺纹孔,所述第四固定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第四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和所述第二遮挡部件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第一旋转部件和第二旋转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动力部件,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的表面均设置外螺纹,所述移动夹持部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件和所述第二旋转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夹持部件还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凸块,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凸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筋拉伸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凸块的一侧具有第一齿排,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动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排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连接凸块的一侧具有第二齿排,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动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电动机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排相互啮合。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