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具体涉及车辆轴距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轴距是汽车重要的尺寸参数,是各车型级别细分的关键指标。根据gb/t3730.3,机动车轴距为分别过前、后轮心且垂直于水平面及机动车纵向对称平面的两平面的距离。可以看出机动车上没有明显特征可直接表征轴距,因此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前后轮心离地高度不同、前后轮心距不同、汽车车身未能摆正等因素,机动车纵向对称平面难以找准,要准确测量机动车轴距的方法比较复杂。通常所用的方式为直接测量机动车某一侧的前后轮毂中心的空间距离,但是因为前后轮心离地高度不同、前后轮距不同,此方法测量的误差较大。行业所用的通常为利用仪器测量空间坐标的方法,但此装置体积较大,需要连接计算机及使用专业软件,价格贵,携带和操作方便性差。cn105783750b和cn106705871b分别提出了利用激光扫描或定位装置对机动车进行检测的方法,但此类方法需要用到光电系统,仍会有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装置整体移动安装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能够规避机动车前后轮心离地高度不同、前后轮心距不同、车身未摆正对轴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操作简单、成本低、准确度高。
本发明所述的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水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的标识线(6),将待测车辆置于两条标识线(6)之间;
步骤二,采用测距组件分别测定待测车辆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w2、w3、w4,以及左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1和右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2;
步骤三,根据式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的测距组件包括底座,该底座上垂直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上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横向移动的横杆,所述横杆轴线与竖杆轴线垂直,端部与车轮轮心接触配合。
进一步,所述横杆端部固定连接有薄片所述薄片与车轮接触配合的侧面与水平面垂直。
进一步,所述横杆上均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标识线为直的现有车道线或停车辅助线,无需另外画线,提高测量效率。
本发明通过测量待测车辆同一侧前、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w2以及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1,再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得到车辆轴距,有效避免了机动车前后轮心离地高度不同、前后轮心距不同、车身未摆正对轴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操作简单、成本低、准确度高。
本发明所述测距组件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和携带,适用于不同的测试地点,例如广场、生产线、车间或4s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测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测距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计算模型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竖杆,3—连接件,4—横杆,5—薄片,6—标识线,7—轮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参见图3,在水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的标识线6,将待测车辆置于两条标识线6之间,所述待测车辆为普通四轮乘用车,待测车辆与标识线无接触。
步骤二,采用测距组件分别测定待测车辆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w2、w3、w4,以及左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1和右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2;
参见图1,所述测距组件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垂直固定有竖杆2,所述竖杆2上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上固定连接有横向移动的横杆4,所述横杆4轴线与竖杆2轴线垂直,横杆4端部固定连接有薄片,所述薄片5与车轮接触配合的侧面与水平面垂直。为了便于后续读数,所述横杆上标出刻度线。
参见图2,测量时,将测距组件的底座1贴合放置在待测车辆左方的标识线6上,移动测距组件位置并调节横杆4位置,使得横杆4端部的薄片5接触左前车轮轮心7,根据横杆4上的的刻度线记录前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再沿着标识线6向后移动测距组件,使得薄片5对齐并接触左后车轮轮心7,记录下测距组件移动量,即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1,根据横杆4上的刻度线记录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2。同理,测定待测车辆右侧前、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w2和右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2。
步骤三,参见图3,对记录的参数做分析,将待测车辆的四个车轮的测量点即轮心等效为等腰梯形的四个顶点,则有
l1+asinr=l2+bsinr;
w1+w3+acosr=w2+w4+bcosr。
式中,r为车轴与地面上标识线夹角的余角,a为待测车辆左前、右前车轮轮心的间距,b为待测车辆左后、右后车轮轮心的间距。
移项后有:
sinr=(l2-l1)/(a-b);
cosr=(w2+w4-w1-w3)/(a-b)。
由于sin2r+cos2r=1,将a和b分别看作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联立公式求得:
等腰梯形的腰的长度为:
实施例二,一种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水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的标识线,将待测车辆置于两条标识线之间,所述待测车辆为三轴机动车,待测车辆与标识线无接触。
步骤二,采用测距组件测定待测车辆同一侧前、中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以及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
步骤三,利用根据式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测定车辆中后车轮之间的轴距,与步骤三的轴距相加得到整车轴距。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水平面上画两条平行的标识线(6),将待测车辆置于两条标识线(6)之间;
步骤二,采用测距组件分别测定待测车辆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车轮轮心到相邻标识线所在竖直平面的距离w1、w2、w3、w4,以及左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1和右侧前、后车轮轮心连线在相邻标识线上的投影距离l2;
步骤三,根据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测距组件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垂直固定有竖杆(2),所述竖杆(2)上套设有上下滑动的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上固定连接有横向移动的横杆(4),所述横杆(4)轴线与竖杆(2)轴线垂直,端部与车轮轮心(7)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端部固定连接有薄片(5),所述薄片(5)与车轮接触配合的侧面与水平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轴距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上设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