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专利2024-04-10  87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一般采用风扇或者增加外壳散热面积进行散热,但对于散热需求较高的,如工业级计算机,风扇的散热能力有限、外壳散热面积受限于整机尺寸,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如果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限速降频来减少产生的热量,会降低电子设备的计算能力,降低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其能够根据电子设备中发热部件的运行情况对离子风散热装置进行有效控制,实现高效散热,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离子风散热单元,每个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均包括放电极和集电极,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能够产生从所述放电极到所述集电极的离子风,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停止运行,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散热部件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二运行参数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差;

基于所述温度差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发热部件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调节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放电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极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一运行参数固定,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二运行参数基于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还包括:

基板,靠近所述发热部件设置;

多个翅片,安装于所述基板并等间距且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放电极和集电极均安装于所述翅片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基板传导至所述翅片,并通过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进行散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为检测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控制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确定是否开启离子风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且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可以根据当前温度动态调节,在实现高效散热的同时,能够将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发明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发明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发明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pad(平板电脑)、手机、服务器、工业级计算机等包括发热部件的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发热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显卡、电池等。

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传感器等检测装置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如温度传感器,以检测各个发热部件的温度甚至电子设备内部环境的温度,以便用户能够及时了解电子设备中发热部件的发热情况。

其中,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包括发热部件在发热部件内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或所述发热部件自身的硬件温度。

步骤s2、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其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离子风散热单元,每个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均包括放电极和集电极,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通电运行后,放电极能够在高压电晕的作用下使得放电极周围的空气电离产生正负离子,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流向负电极形成从所述放电极到所述集电极的离子风(气流),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其中,预设温度可是用户预先设置的或者也可以是电子设备出厂时预先设置好的。电子设备中的各个发热部件在温度(发热部件自身硬件温度和/或所处环境温度)不超过预设温度的环境下工作时,能够具有较好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确定是否开启离子风散热装置对电子设备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且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可以根据当前温度动态调节,在实现高效散热的同时,能够将电子设备的发热部件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采用离子风散热装置,可以产生风速较高的离子风,对电子设备进行高效散热,满足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具有较高散热需求的电子设备,例如,工业级计算机,保证电子设备在适当温度下运行的同时,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停止运行,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散热部件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在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发热部件会产生热量,通常来说,电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第二散热部件,例如电子设备的散热壳体、散热孔等以与电子设备外的空气进行自然换热,第二散热部件还可以为散热翅片、均温元件等散热部件,以便于发热部件的自散热,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即当tsensor≥t1时,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与第二散热部件配合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使发热部件快速降温;当tsensor<t1时,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停止运行,仅通过第二散热部件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tsensor为当前温度,t1为第一预设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运行的发热部件及所述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如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时检测发热部件及其当前温度,也可以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停止运行后检测发热部件及其当前温度。

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时检测,可以保证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散热效果;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停止运行后,检测当前运行的发热部件的数量及其运行参数,并检测相应的发热部件自身的硬件温度和/或电子设备内的环境温度,可以在发热部件的数量增加或者发热部件的运行时间等运行参数变化时,及时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启动运行或停止运行,以及时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t2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二运行参数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即当t1≤tsensor<t2时,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与第二散热部件配合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使发热部件快速降温;当tsensor≥t2时,为使发热部件快速降温,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的基础上,控制控制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其中,tsensor为当前温度、t1为第一预设温度、t2为第二预设温度。

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包括第一放电极和第一集电极,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能够产生从所述第一放电极到所述第一集电极的第一离子风,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包括第二放电极和第二集电极,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能够产生从所述第二放电极到所述第二集电极的第二离子风,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通过设置两个离子风散热单元,并根据检测到的当前温度控制相应的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可以实现发热部件的快速散热、降温。

类似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电子设备工作的任意时间检测运行的发热部件及所述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并基于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判断当前温度是否为tsensor≥t1或者t1≤tsensor<t2,以及时进行散热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差;

基于所述温度差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

具体地,在确定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二预设温度t2后,确定二者之间的温度差△t,检测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在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一定时间、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未运行时,若检测到当前温度tsensor≤t1-△t,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停止运行;若检测到当前温度t1-△t≤tsensor≤t2,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继续运行。

在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启动并运行一定时间后,若检测到当前温度t1-△t≤tsensor<t2,控制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停止运行,控制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若检测到当前温度tsensor≥t2,控制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继续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实时检测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可以及时调整相应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从而实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精确控制。

通过确定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二预设温度t2之间的温度差△t,并基于该温度差△t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可以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使当前温度降低至t1以下时仍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保证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对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同时,在当前温度tsensor≥t1-△t即可使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启动运行(预运行),可以减少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突然启动或停止对离子风散热装置的影响,保证其使用寿命。类似地,在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时,可以在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使当前温度降低至t2以下时仍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保证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对发热部件的散热效果,同时,保证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的可靠衔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离子风散热单元(离子风散热单元的数量n≥3,n为正整数),相应地,设置有多个预设温度,基于多个预设温度对各离子风散热单元的工作运行进行逐级控制,实现发热部件的逐级散热,保证散热效果。当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多个离子风散热单元时,可以通过获取相邻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对多个离子风散热单元的工作运行进行精确控制,并保证相邻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的可靠衔接,具体散热控制方法与上述两个离子风散热单元的散热控制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基于相邻预设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对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进行控制,可以建立不同离子风散热单元之间的联系,对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整体运行进行有效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离子风散热装置仅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三预设温度;

确定第一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三预设温度的温度差;

基于所述温度差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具体地,可以在仅通过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进行离子风散热时,确定第三预设温度t3,得到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三预设温度t3之间的温度差△t,基于该温度差△t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以在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使当前温度降低至t1以下时仍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并在当前温度tsensor≥t1-△t即可使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启动运行(预运行),减少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突然启动或停止对离子风散热装置的影响,保证其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发热部件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调节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放电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极电压。

其中,发热部件的运行状态包括发热部件的功耗、运行频率(例如cpu的工作频率)等,通过检测发热部件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调节放电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极电压,从而根据电子设备的散热需求动态调节离子风散热装置产生的离子风风量,使得离子风散热装置能够高效运行,将电子设备内主要发热部件的温度控制在其硬件规格允许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一运行参数固定,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二运行参数基于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进行调节。

当离子风散热单元为多个时,可以将一部分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参数固定,将另一部分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参数设置为可调,从而在保证离子风散热装置稳定运行的同时,通过对应的离子风散热单元对散热过程进行精确、有效控制。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还包括:

基板1,靠近所述发热部件10设置;

多个翅片2,安装于所述基板1并等间距且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翅片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所述放电极4和集电极(图中未示出)均安装于所述翅片2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3内,所述发热部件10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基板1传导至所述翅片2,并通过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发热部件10为pcb板,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部件5,导热部件5的相对的两侧表面分别与发热部件10和基板1贴合设置,以将发热部件10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基板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模块501,配置为检测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控制模块502,配置为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散热部件,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停止运行,通过所述第二散热部件对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该电子设备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散热控制方法,散热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上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中,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散热控制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离子风散热单元,每个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均包括放电极和集电极,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运行能够产生从所述放电极到所述集电极的离子风,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当前温度小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停止运行,通过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散热部件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当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包括: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一运行参数运行;

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以第二运行参数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和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温度差;

基于所述温度差控制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发热部件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调节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放电极和集电极之间的电极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包括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和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所述第一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一运行参数固定,所述第二离子风散热单元的第二运行参数基于所述运行状态和所述当前温度进行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还包括:

基板,靠近所述发热部件设置;

多个翅片,安装于所述基板并等间距且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所述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放电极和集电极均安装于所述翅片并位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基板传导至所述翅片,并通过所述离子风散热单元进行散热。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发热部件和第一散热部件,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检测模块,配置为检测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

控制模块,配置为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散热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电子设备中至少一个发热部件的当前温度;判断所述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在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散热部件运行以对至少一个所述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所述第一散热部件包括离子风散热装置,所述离子风散热装置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当前温度调节。本发明能够根据电子设备中发热部件的运行情况对离子风散热装置进行有效控制,实现高效散热,满足散热需求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使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跃;朱露;张子轩;苑德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