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电器件插头线束拉拔力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力值域也非常广,测量难度大,试验夹具要求非常高。但现有技术中的拉拔力夹具,其安装繁琐,夹紧点采用夹紧力值定值的硬性连接方式。因此,也就无法通过机械结构让夹紧力随着拉力的增加而增加。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拉拔力夹具,应用范围较小,使用不便。
因此,急切需要设计一种夹紧点安装简易方便、且能够通过机械结构让夹紧力随着拉力增加而增加的拉拔力专用夹具。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包括横拉杆、第一转向臂、第二转向臂、第一拉力臂、第二拉力臂和连接座,所述横拉杆上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拉力臂与所述第二拉力臂之间还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口。
较佳地,其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第一拉力臂与所述第二拉力臂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夹紧力的所述夹紧装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一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第四转轴和所述第五转轴之间。
较佳地,所述夹紧装置为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四转轴的前侧和所述第五转轴的前侧之间设有夹紧弹簧,所述第四转轴的后侧和所述第五转轴的后侧之间也设有夹紧弹簧;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横拉杆平行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拉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对置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为样件夹口。
较佳地,其还包括装夹手柄,所述装夹手柄分别与所述第一拉力臂和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所述装夹手柄在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延长方向设置。
较佳地,其还包括支撑连杆组件,所述支撑连杆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横拉杆连接。
较佳地,所述支撑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横拉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铰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横拉杆下侧的中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拉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臂、所述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拉力臂和所述第二拉力臂设置在所述横拉杆的上侧。
较佳地,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和第一锁死装置,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第一锁死装置套接在所述连接座的本体上。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拉拔力专用夹具为机械构结构的拉拔力夹具,该拉拔力专用夹具能够让夹紧力随着拉力增加而增加,夹紧点安装简易方便,安装位置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拉拔力专用夹具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拉拔力专用夹具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
横拉杆1、第一转向臂2、第二转向臂3、夹紧装置4、第一拉力臂5、第二拉力臂6、第一转轴7、支撑连杆组件8、装夹手柄9、连接座10、第一夹持块11、第二夹持块12、样件夹口13、连接孔14、第一锁死装置15、第二转轴16、第三转轴17、第四转轴18、第五转轴19、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和固定座8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包括横拉杆1、第一转向臂2、第二转向臂3、夹紧装置4、第一拉力臂5、第二拉力臂6、第一转轴7、支撑连杆组件8和连接座10。
横拉杆1上设有连接座10。横拉杆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向臂2的一端和第二转向臂3的一端铰接。
第一转向臂2的另一端与第一拉力臂5的一端铰接。
第二转向臂3的另一端与第二拉力臂6的一端铰接。
第一拉力臂5与第二拉力臂6之间还通过第一转轴7铰接。
第一拉力臂5的另一端与第二拉力臂6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口。
第一转轴7与横拉杆1之间设有支撑连杆组件8。
第一拉力臂5与第二拉力臂6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夹紧力的夹紧装置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拉力臂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块11。
第二拉力臂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块12。
第一夹持块11与第二夹持块12对置设置,第一夹持块11与第二夹持块12之间为样件夹口1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2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还包括装夹手柄9。装夹手柄9分别与第一拉力臂5和第一夹持块11连接。装夹手柄9在第一拉力臂5的延长方向设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连接座10设置在横拉杆1下侧的中部。连接座10与横拉杆1垂直设置。
第一转向臂2、第二转向臂3、夹紧装置4、第一拉力臂5和第二拉力臂6设置在横拉杆1的上侧。
连接座10上设有连接孔14和第一锁死装置15。连接孔14优选为通孔。第一锁死装置15套接在连接座10本体上。锁死装置22与连接座10本体通过螺纹连接。
连接座10用于与上一级的寿命台架相连。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横拉杆1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6与第一转向臂2的一端连接。
横拉杆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17与第二转向臂3的一端铰接。
第一转向臂2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18与第一拉力臂5的一端铰接。
第二转向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19与第二拉力臂6的一端铰接。
优选地,夹紧装置4为夹紧弹簧,设置在同一侧的第四转轴18和第五转轴19之间。进一步优选地,夹紧弹簧的数量为两个,即第四转轴18的前侧和第五转轴19的前侧之间设有夹紧弹簧,第四转轴18的后侧和第五转轴19的后侧之间也设有夹紧弹簧。
夹紧装置4与横拉杆1平行设置。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支撑连杆组件8包括第一连杆81和第二连杆82,第一连杆81一端与第二连杆82一端铰接,
第一连杆81的另一端与固定座83铰接,固定座83与横拉杆1固定连接,优选地,固定座83与横拉杆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第二连杆8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7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拉拔力专用夹具为机械构结构的拉拔力夹具,该拉拔力专用夹具能够让夹紧力随着拉力增加而增加,夹紧点安装简易方便,安装位置灵活,垂直于拉力方向结构稳定,接触点采用粗糙处理从而增大摩擦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1.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横拉杆、第一转向臂、第二转向臂、第一拉力臂、第二拉力臂和连接座,所述横拉杆上连接有连接座;所述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向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转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拉力臂与所述第二拉力臂之间还通过第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另一端之间设置有用于夹持的夹口。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第一拉力臂与所述第二拉力臂之间还连接有用于提供夹紧力的所述夹紧装置。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一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拉力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同一侧的所述第四转轴和所述第五转轴之间。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为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四转轴的前侧和所述第五转轴的前侧之间设有夹紧弹簧,所述第四转轴的后侧和所述第五转轴的后侧之间也设有夹紧弹簧;所述夹紧装置与所述横拉杆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拉力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对置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为样件夹口。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装夹手柄,所述装夹手柄分别与所述第一拉力臂和所述第一夹持块连接,所述装夹手柄在所述第一拉力臂的延长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支撑连杆组件,所述支撑连杆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横拉杆连接。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横拉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铰接。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横拉杆下侧的中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横拉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转向臂、所述第二转向臂、所述第一拉力臂和所述第二拉力臂设置在所述横拉杆的上侧。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拉拔力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连接孔和第一锁死装置,所述连接孔为通孔,所述第一锁死装置套接在所述连接座的本体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