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按特性分为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橡胶是一类线型柔性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间次价力小,分子链柔性好,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迅速恢复原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高分子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前者指蚕丝、棉、麻、毛等。后者是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原料,经过纺丝和后处理制得。纤维的次价力大、形变能力小、模量高,一般为结晶聚合物。塑料是以合成树脂或化学改性的天然高分子为主要成分,再加入填料、增塑剂和其他添加剂制得。其分子间次价力、模量和形变量等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通常按合成树脂的特性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按用途又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高分子胶粘剂是以合成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主体制成的胶粘材料。分为天然和合成胶粘剂两种。应用较多的是合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膜物质,添加溶剂和各种添加剂制得。根据成膜物质不同,分为油脂涂料、天然树脂涂料和合成树脂涂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添加各种增强材料制得的一种复合材料。
现有试验机为人工操作,每次都要将锤头人工挂上吊钩后,将吊钩拉升至规定高度,然后放开锤头,通过锤头自重冲击试样,完成冲击试验。一次试验后,人工继续将试样放置工作台上,然后继续提升锤头进行冲击,往复动作,耗费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增加了劳动成本,且工作效率低。同时现有试验机不具备测量锤头冲入试样深度的功能,不能有效的通过数据量化的形式来分析试样的性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冲击检测装置工作效率低,自动化程度较低不能有效的通过数据量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和检测台,所述检测台设置在基座上面,所述基座包括机座、立柱、升降螺母、丝杆和工作台,所述立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的顶部,所述升降螺母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的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丝杆的一端旋转连接在升降螺母上,所述工作台固定安装在立柱与丝杆的另一端上面;
所述检测台包括夹持装置、支撑杆、锤体、提升装置、感应装置和电磁铁,所述夹持装置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下部与工作台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装置固定安装在支撑杆顶部,所述感应装置固定连接在提升装置的下方,所述电磁铁固定连接在感应装置的下方,所述锤体吸附在电磁铁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装置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是激光位移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工作台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夹持装置、提升装置、感应装置、电磁铁、位移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并连接有外接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机座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与机座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备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能够对冲击后的板材进行检测,并送分析,使得设备检测更加方便快捷;该冲击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机座1、立柱2、升降螺母3、丝杆4、工作台5、夹持装置6、支撑杆7、锤体8、提升装置9、感应装置10、电磁铁11、万向轮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和检测台,检测台设置在基座上面,基座包括机座1、立柱2、升降螺母3、丝杆4和工作台5,立柱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顶部,升降螺母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顶部的中心位置,丝杆4的一端旋转连接在升降螺母3上,工作台5固定安装在立柱2与丝杆4的另一端上面;
检测台包括夹持装置6、支撑杆7、锤体8、提升装置9、感应装置10和电磁铁11,夹持装置6与工作台5固定连接,支撑杆7下部与工作台5的四周固定连接,提升装置9固定安装在支撑杆7顶部,感应装置10固定连接在提升装置9的下方,电磁铁11固定连接在感应装置10的下方,锤体8吸附在电磁铁11的下方。
夹持装置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支撑杆7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激光位移传感器。
工作台5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
夹持装置6、提升装置9、感应装置10、电磁铁11、位移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并连接有外接电源。
机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2,万向轮12的顶部与机座1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上述冲击检测装置工作时,首先通过机座1底部设置的四个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2,将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接着通过与工作台5固定连接的夹持装置6将待测物品固定,然后通过提升装置9将感应装置10和电磁铁11以及吸附在电磁铁11下方的锤体8升高,接着释放锤体8,最后通过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对冲击后的物品进行检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包括基座和检测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台设置在基座上面,所述基座包括机座(1)、立柱(2)、升降螺母(3)、丝杆(4)和工作台(5),所述立柱(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顶部,所述升降螺母(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座(1)的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丝杆(4)的一端旋转连接在升降螺母(3)上,所述工作台(5)固定安装在立柱(2)与丝杆(4)的另一端上面;
所述检测台包括夹持装置(6)、支撑杆(7)、锤体(8)、提升装置(9)、感应装置(10)和电磁铁(11),所述夹持装置(6)与工作台(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7)下部与工作台(5)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提升装置(9)固定安装在支撑杆(7)顶部,所述感应装置(10)固定连接在提升装置(9)的下方,所述电磁铁(11)固定连接在感应装置(10)的下方,所述锤体(8)吸附在电磁铁(11)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由压力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是激光位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5)内设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6)、提升装置(9)、感应装置(10)、电磁铁(11)、位移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信号收发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并连接有外接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高速冲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的底部设置有四个带自锁功能的万向轮(12),所述万向轮(12)的顶部与机座(1)的底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