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水上航行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上航行器结构。
背景技术:
水上航行器结构是重要设备。现有技术中的水上航行器为单喷泵矢量喷口加倒车斗式,或者双喷泵差速转向加倒车斗式。这些结构需要安装在航行器之外,增加航行器长度,影响航行器尾部靠岸;或者安装在航行器内,调整航行器尾部线型,增加航行器建造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的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且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操作便捷性,提高整体性能的水上航行器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水上航行器结构,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包括航行器本体,航行器本体尾部安装喷泵,喷泵与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连接,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包括后方流道、倒车流道ⅰ、倒车流道ⅱ,倒车流道ⅰ靠近喷泵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ⅰ,倒车流道ⅱ靠近喷泵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ⅱ,后方流道内设置正向转向舵,倒车流道ⅰ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ⅰ,倒车流道ⅱ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ⅱ,倒车流道ⅰ中心向和倒车流道ⅱ中心线设置为重合的结构,喷泵与倒车流道ⅰ垂直布置。
所述的正向转向舵与能够控制正向转向舵转动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连接,倒车控流舵ⅰ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ⅰ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连接,倒车控流舵ⅱ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ⅱ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连接。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分别与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设置为能够在前进模式、前进转向、倒车模式、倒车转向模式之间切换的结构,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模式时,正向转向舵设置为能够与喷泵中心线处于重合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设置为能够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设置为能够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的结构。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设置为能够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的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且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操作便捷性,提高整体性能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水上航行器结构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状态;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操控。而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且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操作便捷性,提高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左转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右转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左转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右转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航行器本体;2、喷泵;3、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4、后方流道;5、倒车流道ⅰ;6、倒车流道ⅱ;7、倒车出水口ⅰ;8、倒车出水口ⅱ;9、正向转向舵;10、倒车控流舵ⅰ;11、倒车控流舵ⅱ;12、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3、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4、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5、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16、倒车水流;17、前进水流(正车水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水上航行器结构,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包括航行器本体1,航行器本体1尾部安装喷泵2,喷泵2与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3连接,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3包括后方流道4、倒车流道ⅰ5、倒车流道ⅱ6,倒车流道ⅰ5靠近喷泵2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ⅰ7,倒车流道ⅱ6靠近喷泵2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ⅱ8,后方流道4内设置正向转向舵9,倒车流道ⅰ5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ⅰ10,倒车流道ⅱ6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ⅱ11,倒车流道ⅰ5中心向和倒车流道ⅱ6中心线设置为重合的结构,喷泵2与倒车流道ⅰ5垂直布置。上述结构,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这样,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操控。而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结构,节省安装空间,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操作便捷,提高整体性能。
所述的正向转向舵9与能够控制正向转向舵9转动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2连接,倒车控流舵ⅰ10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ⅰ10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3连接,倒车控流舵ⅱ11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ⅱ9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4连接。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2(电机或液压油缸均可)、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3(电机或液压油缸均可)、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4(电机或液压油缸均可)分别与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15连接。上述结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2、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3、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4分别控制,可以单独动作,实现正向转向舵9、倒车控流舵ⅰ10、倒车控流舵ⅱ11的单独控制,从而使得水上航行器处于不同模式时。同时,根据工况需要,正向转向舵9、倒车控流舵ⅰ10、倒车控流舵ⅱ11能够处于不同状态,实现模式调配,从而方便可靠完成在前进(正车)模式、后退(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水上航行器的方便操控。另外重要的是,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3与喷泵连接,而喷泵位于航行器本体尾部,设置节省空间。
如附图2-附图7所示,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设置为能够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切换的结构,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上述结构,通过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的操控,实现在不同模式之间的切换,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位于航行器本体内部的操作仪表台位置,便于水上航行器操控人员室内方便操控。
如附图2所示,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重合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状态的结构。此时,两个倒车控流舵关闭,正车转向舵打开。从喷泵喷出的水流,经正车转向舵的调节,流过后方流道,向航行器的后方流去,为航行器提供前进的动力。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的结构。此时,当航行器需要倒车时,正车转向舵关闭,两侧倒车控流舵打开,从喷泵喷出的水流,通过倒车流道,从倒车出水口向艏部流去,为航行器提供后退的动力。
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的结构。如附图5所示,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的结构。上述结构,水上航行器在行驶工程中,需要频繁转向。而转向包括左转向和右转向的调控。在转向工况,正车转向舵关闭,通过分别调节两个倒车控流舵的开闭及打开的角度,控制两个倒车出水口的出水量,控制航行器转向方向。这样,有效满足水上航行器实际操作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步骤简单,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且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操作便捷性,提高整体性能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水上航行器结构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
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状态;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与喷泵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状态,倒车控流舵ⅰ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状态,倒车控流舵ⅱ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状态,能够方便可靠实现操控。而本发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能够方便可靠与航行器本体做成一体式结构,节省安装空间,且能够自由布置流道,不受航行器尾部线型影响,实现航行器在前进、后退、转向模式之间切换,实现操作便捷性,提高整体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包括航行器本体(1),航行器本体(1)尾部安装喷泵(2),喷泵(2)与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3)连接,水上航行器行驶操控件(3)包括后方流道(4)、倒车流道ⅰ(5)、倒车流道ⅱ(6),倒车流道ⅰ(5)靠近喷泵(2)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ⅰ(7),倒车流道ⅱ(6)靠近喷泵(2)一侧设置倒车出水口ⅱ(8),后方流道(4)内设置正向转向舵(9),倒车流道ⅰ(5)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ⅰ(10),倒车流道ⅱ(6)内安装倒车控流舵ⅱ(11),倒车流道ⅰ(5)中心向和倒车流道ⅱ(6)中心线设置为重合的结构,喷泵(2)与倒车流道ⅰ(5)垂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向转向舵(9)与能够控制正向转向舵(9)转动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2)连接,倒车控流舵ⅰ(10)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ⅰ(10)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3)连接,倒车控流舵ⅱ(11)与能够控制倒车控流舵ⅱ(11)转动的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正向转向舵驱动部件(12)、倒车控流舵ⅰ驱动部件(13)、倒车控流舵ⅱ驱动部件(14)分别与水上航行器控制部件(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设置为能够在前进模式、前进转向、倒车模式、倒车转向模式之间切换的结构,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前进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重合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状态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设置为能够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ⅰ(10)设置为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的结构,倒车控流舵ⅱ(11)设置为能够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的结构。
9.一种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水上航行器结构在前进模式、倒车模式、转向模式之间的切换,所述的转向模式包括左转向模式和右转向模式;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倒车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右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ⅱ(6)状态;所述的水上航行器结构处于转向模式的左转向模式时,正向转向舵(9)与喷泵(2)中心线处于垂直状态而封闭后方流道(4)状态,倒车控流舵ⅰ(10)处于封闭倒车流道ⅰ(5)状态,倒车控流舵ⅱ(11)处于打开倒车流道ⅱ(6)状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