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5-20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口罩检测机。



背景技术:

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国家标准规定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条件为:在吸气和呼气通气流量设定为(85±1)l/min的情况下,将口罩佩戴在头模上,测试佩戴口罩前后压差(即呼吸阻力)的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方法。

现有的口罩检测装置操作复杂,工作人员在测试完毕呼气或吸气阻力后,需要切换气管才能测试另一阻力,切换过程较为繁琐、费力,同时还可能存在气管接错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口罩测试机,其检测装置包括高压鼓风机,装置具有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且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均通过切换阀与头模的呼吸管路连接,切换阀与控制器连接,当高压鼓风机启动时,进气管路由于大量的空气进入将产生用于呼气的动力,出气管路由于大量的空气排出,将产生用于吸气的动力,因此当切换阀切换呼吸管路连接进气管路或者出气管路,就能够控制呼吸管路的气流方向,使用一台设备就能够同时实现吸气和呼气,由此简化了检测口罩阻力的操作,提升检测效率。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高压鼓风机的运行状态,高压鼓风机和整个管路系统容易出现故障,设备运行时稳定性差,可能还会影响呼吸阻力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罩检测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口罩检测机,包括头模、控制器及呼吸阻力检测机构,所述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包括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一端与头模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所处的环境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检测箱,所述头模设置在检测箱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检测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过滤效率检测机构,所述过滤效率检测机构包括气溶胶发生器、第一粒子传感器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第一粒子传感器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检测箱连通,所述第一粒子传感器设置在头模内,所述第二粒子传感器设置在检测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抽气调节阀,所述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鼓气调节阀,所述抽气调节阀和鼓气调节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以及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分别设置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抽气装置为真空抽气泵,所述鼓气装置为空气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口罩检测机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检测机,其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增设与鼓气装置协同工作的抽气装置,抽气装置实现吸气,鼓气装置实现呼气,并通过切换阀切换头模连通抽气装置或鼓气装置,与使用单一鼓风机的设备相比,无需不断改变装置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管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得整机运行时更加稳定,进而使呼吸阻力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增设检测箱,还集成过滤效率检测机构,能够同时检测口罩的吸气阻力和过滤效率,节约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机多用,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口罩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口罩检测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口罩检测机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台1;第一压力传感器线管11;第二压力传感器线管12;第一粒子传感器线管13;第二粒子传感器线管14;检测箱2;箱体21;箱门22;头模3;控制器4;呼吸阻力检测机构5;切换阀51;呼吸管路511;抽气装置52;抽气管路521;鼓气装置53;鼓气管路531;第一压力传感器54;第二压力传感器55;抽气调节阀56;鼓气调节阀57;流量计58;过滤效率检测机构6;气溶胶发生器61;粒子管路611;第一粒子传感器62;第二粒子传感器63;口罩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3,一种口罩检测机,包括机台1、检测箱2、头模3、控制器4、呼吸阻力检测机构5以及过滤效率检测机构6,检测箱2设置在机台1上,头模3设置在检测箱2内,控制器4设置在机台1上并与呼吸阻力检测机构5和过滤效率检测机构6电性连接,呼吸阻力检测机构5用于检测口罩的呼吸阻力,过滤效率检测机构6用于检测口罩的过滤效率。

参见图1-2,头模3通过法兰31安装在检测箱2内,检测箱2安装在机台1上。检测箱2包括箱体21和箱门22,箱体21具有前开口,箱体21的底部外周处设有连接板211,通过螺钉将连接板211与机台1连接,以将箱体21安装在机台1上,箱门22铰装在箱体21的前侧以打开/关闭箱体21的前开口。检测箱2整体采用有机玻璃制得,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箱体21内的情况。

参见图1-3,呼吸阻力检测机构5包括切换阀51、抽气装置52、鼓气装置53、第一压力传感器54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55,切换阀51的第一端通过呼吸管路511与头模3连接,切换阀51的第二端通过抽气管路521与抽气装置52的进气口连接,切换阀51的第三端通过鼓气管路531与鼓气装置53的出气口连接;抽气装置52和鼓气装置53安装在机台1内,第一压力传感器54安装在头模3内,第二压力传感器55安装在检测箱2内。

进一步地,抽气装置52为真空抽气泵,鼓气装置53为空气压缩机,抽气装置52模拟吸气,鼓气装置53模拟呼气;第一压力传感器54用于检测头模3内部的压力,第二压力传感器55用于检测检测箱2内部的压力;切换阀51、抽气装置52、鼓气装置53、第一压力传感器54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55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

为了保护连接的线路,机台1的后部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线管1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线管12,第一压力传感器线管11的一端伸入到机台1内,第一压力传感器线管11的一端穿过检测箱2与头模3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线管12的一端伸入到机台1内,第二压力传感器线管12的另一端伸入到检测箱2内,第一压力传感器54与控制器4连接的线路设置在第一压力传感器线管11,第二压力传感器55与控制器4连接的线路设置在第二压力传感器线管12。

另外,在抽气管路521上设置用于调节抽气管路521通气量的抽气调节阀56,在鼓气管路531上设置用于调节鼓气管路531通气量的鼓气调节阀57,还在抽气管路521和鼓气管路531上分别设置用于监测管路通气量的流量计58,且抽气调节阀56、鼓气调节阀57以及流量计58均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

口罩呼吸阻力的检测过程如下:

将被测口罩7佩戴在头模3上,并调整口罩7的佩戴位置及头带的松紧度,确保口罩7与头模3的密合;

检测吸气阻力时,控制器4驱动切换阀51切换使呼吸管路511与抽气管路521连通,并驱动抽气装置52开启进行“吸气”,根据抽气管路521上流量计58的监测值,控制器4驱动抽气调节阀56调节使抽气管路521的通气量达到检测标准,控制器4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5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5的检测值后,经系统运算即可得出吸气阻力;

同理,检测呼气阻力时,控制器4驱动切换阀51切换使呼吸管路511与鼓气管路531连通,并驱动鼓气装置53开启进行“呼气”,根据鼓气管路531上流量计58的监测值,控制器4驱动鼓气调节阀57调节使鼓气管路531的通气量达到检测标准,控制器4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5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5的检测值后,经系统运算即可得出呼气阻力。

本机在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增设与鼓气装置协同工作的抽气装置,由抽气装置实现吸气、鼓气装置实现呼气,并通过切换阀切换头模连通抽气装置或鼓气装置,与使用单一鼓风机的设备相比,无需不断改变装置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管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得整机运行时更加稳定,进而使呼吸阻力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本机的控制器自动驱动切换阀切换管路的连通,并根据流量计的信号自动驱动调节阀调节管路的通气量,实现自动化检测,简化了检测口罩呼吸阻力的操作,提升检测效率。

参见图1-3,过滤效率检测机构6包括气溶胶发生器61、第一粒子传感器62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63,气溶胶发生器61的输出端通过粒子管路611与检测箱2连通;气溶胶发生器61安装在机台1的侧部上,第一粒子传感器62设置在头模3内,第二粒子传感器63设置在检测箱2内。

进一步地,第一粒子传感器62用于检测头模3内部的粒子量,第二粒子传感器63用于检测检测箱2内部的粒子量,优选的,第二粒子传感器63靠近头模3佩戴口罩的位置设置;气溶胶发生器61、第一粒子传感器62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63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

为了保护连接的线路,机台1的后部设有第一粒子传感器线管13和第二粒子传感器线管14,第一粒子传感器线管13的一端伸入到机台1内,第一粒子传感器线管13的另一端穿过检测箱2与头模3连接,第二粒子传感器线管14的一端伸入到机台1内并延伸至头模3的前侧,第二粒子传感器线管14的另一端伸入到检测箱2内,第一粒子传感器62与控制器4连接的线路设置在第一粒子传感器线管13,第二粒子传感器63与控制器4连接的线路设置在第二粒子传感器线管14。

口罩过滤效率的检测过程如下:

检测吸气阻力时,控制器4同时驱动气溶胶发生器61开启,气溶胶发生器61通过粒子管路611向检测箱2内输送气溶胶颗粒,抽气装置52进行“吸气”时,控制器4接收第一粒子传感器62和第二粒子传感器63的检测值后,经系统运算即可得出过滤效率;

而在检测呼气阻力时,控制器4则驱动气溶胶发生器61关闭,气溶胶发生器61暂停向检测箱2内输送气溶胶颗粒。

其中,气溶胶发生器61输出的气溶胶颗粒在到达检测箱2之前需要经过两道处理:第一道处理是与加热后的气体混合,第二道处理是通过静电中和器将气溶胶颗粒所带静电中和掉,以减小颗粒损失和静电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本机集成过滤效率检测机构,能够在检测口罩的吸气阻力的同时检测过滤效率,节约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检测过滤效率的过程中,检测箱与外部仅通过口罩相连接,如此可使过滤效率的检测值更加准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模、控制器及呼吸阻力检测机构,所述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包括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一端与头模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连接,所述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所处的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箱,所述头模设置在检测箱内,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检测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效率检测机构,所述过滤效率检测机构包括气溶胶发生器、第一粒子传感器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第一粒子传感器以及第二粒子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检测箱连通,所述第一粒子传感器设置在头模内,所述第二粒子传感器设置在检测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抽气调节阀,所述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设置鼓气调节阀,所述抽气调节阀和鼓气调节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以及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的连通管路上分别设置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检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为真空抽气泵,所述鼓气装置为空气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口罩检测机,包括头模、控制器及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包括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切换阀、抽气装置、鼓气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切换阀的第一端与头模连接,切换阀的第二端与抽气装置连接,切换阀的第三端与鼓气装置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内,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头模所处的环境中。本实用新型的呼吸阻力检测机构增设与鼓气装置协同工作的抽气装置,与使用单一鼓风机的设备相比,无需不断改变装置运行状态,有效地提高管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得整机运行时更加稳定,进而使呼吸阻力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路明文;徐炎发;杨才青;林冠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鸣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