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5-21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除臭设备是用来除臭、清除异味的空气净化设备,普遍应用于工厂、车间、污水站、垃圾厂等。除臭设备的结构简单,并且拥有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对于废气的治理,目前多采用液体吸收法治理;废水的治理,目前多采用离子除臭设备;垃圾回收站的治理,目前多使用喷雾除臭设备。现今社会,工业烟气的无控制排放使全球性的大气环境日益恶化,酸雨的危害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由于大气受污染而酸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重大灾难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选择一种经济、可行性强的除臭设备势在必行。

现有的除臭喷淋装置具有以下缺点:

一、喷淋水流量大,但是与臭气的接触面积小。

二、喷淋落下的水珠和进风臭气相向运动,反应时间较短,导致臭气除臭效果不佳。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通过将水雾化成雾状水,从而提高与臭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时间,通过两次水洗,便于对反应后的汽、雾、液进行二次净化。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包括雾化塔、风机以及水洗冷凝塔,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雾化塔内,所述雾化塔内固定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顶部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水洗冷凝塔中部相连接,所述水洗冷凝塔内设置有两层上下设置的聚氯乙烯填料,所述水洗冷凝塔内部固定有位于上侧的所述聚氯乙烯填料上方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圆周面上等距安装有多个方向向下的喷淋头,所述水洗冷凝塔右端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水管,所述上水管的另一端与分流管的一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箱内,且所述水箱与水洗冷凝塔互通,所述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加注管。

优选的,所述雾化塔的一侧安装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雾化塔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明水位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雾化塔的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互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雾化塔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互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雾化塔上设置有水位控制开关,所述雾化塔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水位控制开关、外部电源以及外部输送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臭气源相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超声波雾化器形成微米级水雾,微米级水雾弥漫在雾化塔内形成雾化反应区,臭气在此区域与雾化水珠完全接触,从而提高与臭气的接触面积;

通过臭气进入的过程中带动雾化水珠同向运动,增加臭气与水的反应时间;

通过在雾化塔后增加两次水洗,便于对反应后的汽、雾、液进行二次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2出水管、3透明水位观察窗、4雾化塔、5超声波雾化器、6水位传感器、7水位控制开关、8透明观察窗、9进水管、10引流管、11水洗冷凝塔、12喷淋头、13上水管、14聚氯乙烯填料、15分流管、16水箱、1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包括雾化塔4、风机1以及水洗冷凝塔11,风机1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雾化塔4内,雾化塔4内固定有超声波雾化器5,超声波雾化器5的顶部设置有引流管10,引流管10的另一端与水洗冷凝塔11中部相连接,水洗冷凝塔11内设置有两层上下设置的聚氯乙烯填料14,水洗冷凝塔11内部固定有位于上侧的聚氯乙烯填料14上方的分流管15,分流管15的圆周面上等距安装有多个方向向下的喷淋头12,水洗冷凝塔11右端固定有水箱16,水箱16右侧设置有水泵18,水泵18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水管13,上水管13的另一端与分流管15的一端相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泵18的输入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箱16内,且水箱16与水洗冷凝塔11互通,水箱16的一侧安装有加注管,便于向水箱16内加入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雾化塔4的一侧安装有透明观察窗8,雾化塔4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明水位观察窗3,便于观测雾化塔4内的水位以及内部情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雾化塔4的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4互通的进水管9,进水管9上设置有进水阀,雾化塔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4互通的出水管2,出水管2上设置有出水阀,便于向雾化塔4内加入水以及排除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雾化塔4上设置有水位控制开关7,雾化塔4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6,水位传感器6、水位控制开关7、外部电源以及外部输送泵电性连接,水位传感器6的型号为yz1201。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风机1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臭气源相连接。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打开进水阀,通过进水管9向雾化塔4内加入水,然后将超声波雾化器5接通电源,同时风机1工作将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雾化塔4内的水,然后超声波雾化器5使得水形成微米级雾化水珠,微米级水雾弥漫在雾化塔4内形成雾化反应区,臭气在此区域与雾化水珠完全接触,从而提高与臭气的接触面积,同时臭气进入的过程中带动雾化水珠同向运动,增加臭气与水的反应时间,反应后的臭气沿着引流管10进入水洗冷凝塔11内,水泵18将水箱16内的水不断通过上水管13泵入分流管15内,并通过喷淋头12喷出,从而对弥漫在水洗冷凝塔11内的臭气进行喷淋,同时通过水洗冷凝塔11内聚氯乙烯填料14后增加两次水洗,便于对反应后的汽、雾、液进行二次净化,落在水洗冷凝塔11底部的喷淋水进入水箱16内,从而实现水复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塔(4)、风机(1)以及水洗冷凝塔(11),所述风机(1)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雾化塔(4)内,所述雾化塔(4)内固定有超声波雾化器(5),所述超声波雾化器(5)的顶部设置有引流管(10),所述引流管(10)的另一端与水洗冷凝塔(11)中部相连接,所述水洗冷凝塔(11)内设置有两层上下设置的聚氯乙烯填料(14),所述水洗冷凝塔(11)内部固定有位于上侧的所述聚氯乙烯填料(14)上方的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的圆周面上等距安装有多个方向向下的喷淋头(12),所述水洗冷凝塔(11)右端固定有水箱(16),所述水箱(16)右侧设置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水管(13),所述上水管(13)的另一端与分流管(15)的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8)的输入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水箱(16)内,且所述水箱(16)与水洗冷凝塔(11)互通,所述水箱(16)的一侧安装有加注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塔(4)的一侧安装有透明观察窗(8),所述雾化塔(4)的另一侧安装有透明水位观察窗(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塔(4)的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4)互通的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雾化塔(4)的另一侧设置有与雾化塔(4)互通的出水管(2),所述出水管(2)上设置有出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塔(4)上设置有水位控制开关(7),所述雾化塔(4)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6),所述水位传感器(6)、水位控制开关(7)、外部电源以及外部输送泵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输入端通过导管与外部臭气源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雾化喷淋除臭装置,包括雾化塔、风机以及水洗冷凝塔,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雾化塔内,所述雾化塔内固定有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顶部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水洗冷凝塔中部相连接,所述水洗冷凝塔内设置有两层上下设置的聚氯乙烯填料,所述水洗冷凝塔内部固定有位于上侧的所述聚氯乙烯填料上方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圆周面上等距安装有多个方向向下的喷淋头,所述水洗冷凝塔右端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设置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水雾化成雾状水,从而提高与臭气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时间,通过两次水洗,便于对反应后的汽、雾、液进行二次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冲;何厚龙;钱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浦江加百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