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5-26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

纺织领域中,用到最多的工具之一就是纺织盘头,它的作用是对纺织线进行卷绕,现有对纺织盘头的位移,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搬抬至手拉车上进行位移,这样的方式对盘头的位移效率低下,还费时费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对纺织盘头的位移,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动搬抬至手拉车上进行位移,这样的方式对盘头的位移效率低下,还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固绳环,所述固绳环上固接有提升用的绳索,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均固接有固定盘,两组所述固定盘的中部均贯穿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圆锥头,所述圆锥头的外部套接有可被其贯穿的夹抱环,所述夹抱环靠近对应侧固定盘的侧壁上均匀固接有可与固定盘滑动连接的光杆,所述夹抱环与固定盘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固接有缓冲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包括圆盘体,所述圆盘体的中部固接有安装第一电动推杆的固定套筒,所述圆盘体的侧壁上均匀固接贯通有呈圆周阵列状排布的滑套,所述光杆可在滑套内腔滑动。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组上下设置的支撑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均匀安装有减震器,所有所述减震器的外部包裹有固接在两组支撑板之间的橡胶环套。

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抱环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纺织盘头的抱夹,对盘头的抱夹相对稳定,而且抱夹效率高,减少了人工固定盘头的时间;通过两组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相应侧圆锥头顶入盘头的中通孔,可对盘头起到定心固定的作用,保证夹抱环与盘头有最大的接触面积;通过两组夹抱环的夹抱,可提高对盘头的抱夹固定效果;通过缓冲组件,可在装置与地面接触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装置与地面直接碰撞造成形变。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固定架,2-固绳环,3-绳索,4-连接柱,5-固定盘,51-圆盘体,52-固定套筒,53-滑套,6-第一电动推杆,7-圆锥头,8-夹抱环,9-光杆,10-第二电动推杆,11-缓冲组件,111-支撑板,112-减震器,113-橡胶环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固绳环2,固绳环2上固接有提升用的绳索3,固定架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柱4,两组连接柱4的底部均固接有固定盘5,两组固定盘5的中部均贯穿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两组第一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相互靠近,第一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固接有圆锥头7,圆锥头7的外部套接有可被其贯穿的夹抱环8,夹抱环8靠近对应侧固定盘5的侧壁上均匀固接有可与固定盘5滑动连接的光杆9,夹抱环8与固定盘5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0,固定盘5的底部固接有缓冲组件11。

进一步的,固定盘5包括圆盘体51,圆盘体51的中部固接有安装第一电动推杆6的固定套筒52,圆盘体51的侧壁上均匀固接贯通有呈圆周阵列状排布的滑套53,光杆9可在滑套53内腔滑动,光杆9在滑套53内滑动的同时,可给其提供支撑,从而有利于夹抱环8的稳定夹抱。

进一步的,缓冲组件11包括两组上下设置的支撑板111,两组支撑板111之间均匀安装有减震器112,所有减震器112的外部包裹有固接在两组支撑板111之间的橡胶环套113;减震器112起到主要的缓冲作用,而橡胶环套113是用于保护减震器112,避免其受到外部粉尘和其他杂质的影响。

进一步的,两组夹抱环8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增加摩擦力,有利于加强对纺织盘头夹抱的效果。

进一步的,下方支撑板11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可起到降噪的作用,避免支撑板111与地面发生碰撞产生噪音。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适用于纺织盘头的抱夹,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将本装置的绳索3与提升装置的升降绳连接,方便对装置进行位移升降;对盘头进行夹抱起升时,控制提升装置将本装置移动至盘头起升点,保证盘头位于两组夹抱环8之间,然后,控制两侧第一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同时伸长,使得两组圆锥头7的尖端同时伸入盘头两侧的中通孔,直至圆锥头7的侧壁与中通孔的孔边缘抵接,从而起到对盘头的定心作用;随后,控制两边第二电动推杆10的伸缩端伸长,带动两侧的夹抱环8同时靠近夹紧盘头,从而实现对盘头的抱夹固定,最后,提升装置可对盘头进行提升;其中,提升装置对本装置进行下放的过程中,为防止与地面撞击损伤,缓冲组件11可起到缓冲的作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电源电性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固绳环(2),所述固绳环(2)上固接有提升用的绳索(3),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柱(4),两组所述连接柱(4)的底部均固接有固定盘(5),两组所述固定盘(5)的中部均贯穿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6),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电动推杆(6)的伸缩端固接有圆锥头(7),所述圆锥头(7)的外部套接有可被其贯穿的夹抱环(8),所述夹抱环(8)靠近对应侧固定盘(5)的侧壁上均匀固接有可与固定盘(5)滑动连接的光杆(9),所述夹抱环(8)与固定盘(5)之间均匀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0),所述固定盘(5)的底部固接有缓冲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5)包括圆盘体(51),所述圆盘体(51)的中部固接有安装第一电动推杆(6)的固定套筒(52),所述圆盘体(51)的侧壁上均匀固接贯通有呈圆周阵列状排布的滑套(53),所述光杆(9)可在滑套(53)内腔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11)包括两组上下设置的支撑板(111),两组所述支撑板(111)之间均匀安装有减震器(112),所有所述减震器(112)的外部包裹有固接在两组支撑板(111)之间的橡胶环套(1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夹抱环(8)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匀设置有防滑纹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方所述支撑板(11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纺织技术领域的一种纺织盘头抱夹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左右对称固接有固绳环,所述固绳环上固接有提升用的绳索,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的底部均固接有固定盘,两组所述固定盘的中部均贯穿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两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相互靠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纺织盘头的抱夹,对盘头的抱夹相对稳定,而且抱夹效率高,减少了人工固定盘头的时间;通过两组第一电动推杆驱动相应侧圆锥头顶入盘头的中通孔,可对盘头起到定心固定的作用,保证夹抱环与盘头有最大的接触面积;通过两组夹抱环的夹抱,可提高对盘头的抱夹固定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付楚胜;陈传达;彭亚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宇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