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5-27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需求量越来越大,随即带动锂电池的快速发展,在锂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自动卷绕机将极耳物料进行卷绕加工生产,现有的极耳物料多为卷料,当一个卷料用完后,需要人工进行极耳物料交换连接,从而保证后续电池的加工,现有的自动卷绕机的极耳物料需要人工交换卷料,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新极耳物料与旧极耳物料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影响后续卷绕加工的质量及效率,所以人们发明自动交换卷装置,但现有的自动交换卷装置需要的部件较多方能实现自动换卷动作,使得自动交换卷装置体积变大,适用性低,自动化程度较低,且现有的新极耳物料与旧极耳物料的连接方式采用粘贴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粘贴方式可能导致新极耳物料与旧极耳物料连接出现松动,影响后续的卷绕加工,焊接方式连接容易出现高温造成极耳物料的损坏,影响后续的加工质量或造成成本增加;且现有的自动交换卷装置中的一极耳物料用完后,需要整机停机,启动自动接带装置,将正在使用的极片尾部与备用极耳物料的头部粘合在一起,然后重新启动整机,以继续卷制电芯。由于在接带的过程中,需要停机才可进行,因此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所述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移动机构、拼接机构、交换机构、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滑轨组及安装块,所述交换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交换机构包括两推送工位,所述安装板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安装平台,所述拼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一,所述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均包括放卷滚轴及多个过辊,两所述放卷滚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上,两所述放卷滚轴设有挡板及固定螺母,所述极耳放卷机构的多个过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备用极耳放卷机构的多个过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板设有槽口,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后面,所述滑轨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电机设有丝杆,所述丝杠端部设有固定块,所述丝杆设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槽口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滑轨组包括两滑轨,两所述滑轨上均设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均与所述安装块连接。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块为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设有两过辊组一,两所述推送工位均包括推动气缸、滑轨一及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设置在所述滑轨一上,所述滑块一均设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侧面与所述推动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所述安装板一均设有气缸一及角块,所述角块上均设有缓冲压块,所述气缸一均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设有垫块。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拼接机构包括两滑轨二、气缸二及移动平台二,两所述滑轨二均设有滑块二,所述移动平台二设置在所述滑块二上,所述气缸二的活动杆与所述移动平台的侧面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二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中间设有压紧平台,所述支座还设有安装连接块及连接块二,所述安装连接块设有下压气缸,所述连接块二设有拼接气缸及拼接平台,所述拼接平台设有订书机。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订书机包括活动部及固定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拼接气缸连接,所述固定部设有垫块一。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块及垫块一均为硅胶垫块。

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交换卷及新旧极耳物料连自动连接的全自动交换卷动作,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交换机构的快速交换,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极耳物料交换的稳定性,提高效率;通过设置拼接机构上订书机实现旧极耳物料尾端与新极耳物料头端的连接,保证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同时,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极片物料的损坏的情况出现;当其中一极耳物料用完后,拼接机构上的下压气缸将旧极耳物料的尾部固定,防止移动,从而保证另一极耳物料的新极耳物料的头端连接与旧极耳物料的尾部重叠一致,提高连接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无需停机即可进行极耳物料的更换补充,保证生产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与交换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拼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2.安装板,3.移动机构,4.拼接机构,5.交换机构,6.极耳放卷机构,7.备用机构放卷机构,30.电机,31.滑轨,32.安装块,20.凸块,200.安装平台,60.放卷滚轴,61.过辊,600.挡板,601.固定螺母,300.丝杠,301.固定块,302.丝杠螺母,303.连接座,320.过辊组,50.推动气缸,51.安装板一,510.气缸一,511.角块,512.缓冲压块,5100.移动平台,5101.垫块,40.滑轨二,41.气缸二,42.移动平台二,400.滑块二,420.支座,421.压紧平台,422.安装连接块,423.连接块二,4220.下压气缸,4230.拼接气缸,4231.拼接平台,4232.订书机,4233.垫块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4,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1包括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设有移动机构3、拼接机构4、交换机构5、极耳放卷机构6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7,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电机30、滑轨组31及安装块32,所述交换机构5设置在所述安装块32上,所述交换机构5包括两推送工位,所述安装板2设有凸块20,所述凸块20设有安装平台200,所述拼接机构4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200上。

所述安装板2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一21,所述极耳放卷机构6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7均包括放卷滚轴60及多个过辊61,两所述放卷滚轴60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21上,两所述放卷滚轴60设有挡板600及固定螺母601,所述极耳放卷机构6的多个过辊6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上方,所述备用极耳放卷机构7的多个过辊6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下方,所述极耳放卷机构6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7用于极耳物料的放置,所述多个过辊61用于极耳物料的拉紧,防止极耳物料出现皱褶影响后续的加工效率。

所述安装板2设有槽口,所述电机3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后面,所述滑轨组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的正面,所述电机30设有丝杆300,所述丝杠300端部设有固定块301,所述丝杆300设有丝杠螺母302,所述丝杠螺母302设有连接座303,所述连接座303穿过槽口与所述安装块32连接,所述滑轨组31包括两滑轨,两所述滑轨上均设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均与所述安装块32连接,所述电机30用于提供驱动力,控制安装板2上下移动,实现两推送工位自动交换。

所述安装块32为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设有两过辊组一320,两所述推送工位均包括推动气缸50、滑轨一及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设置在所述滑轨一上,所述滑块一均设有安装板一51,所述安装板一51侧面与所述推动气缸50的驱动杆连接,所述安装板一51均设有气缸一510及角块511,所述角块511上均设有缓冲压块512,所述气缸一510均设有移动平台5100,所述移动平台5100设有垫块5101,所述气缸一50用于控制移动平台5100的上下移动,从而缓冲压块512将极耳压紧,压紧后通过推动气缸50将极耳自动往拼接机构4推送。

所述拼接机构4包括两滑轨二40、气缸二41及移动平台二42,两所述滑轨二40均设有滑块二400,所述移动平台二42设置在所述滑块二400上,所述气缸二41的活动杆与所述移动平台二42的侧面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二42设有支座420,所述支座420中间设有压紧平台421,所述支座420还设有安装连接块422及连接块二423,所述安装连接块422设有下压气缸4220,所述连接块二423设有拼接气缸4230及拼接平台4231,所述拼接平台4231设有订书机4232,所述拼接机构4用于将新旧两端极耳自动拼接,从而实现自动交换卷的动作。

所述订书机4232包括活动部及固定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拼接气缸4230连接,所述固定部设有垫块一4233。

所述垫块5101及垫块一4233均为硅胶垫块,所述垫块5101及垫块一4233用于起压合动作时对极耳表面进行保护,防止损坏极耳表面,影响后续的极耳加工质量。

所述电机30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起始,将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上的极耳物料固定放置好,并把极耳物料的头端推送工位上,工作时,移动机构将极耳放卷机构上的极耳物料移动至与所述拼接机构平行位置,并且推送工位将极耳物料的头端运至拼接机构上,拼接机构将极耳物料运至外部工位进行极耳物料加工,当极耳放卷机构上的极耳物料用完后,拼接机构上的下压气缸动作将旧极耳物料的尾端固定,移动机构的电机动作,驱动安装块向上移动进行两推送工位的位置交换,设有备用极耳放卷机构的新极耳物料的推送工位动作将新极耳物料的头端往拼接机构方向移动,同时的,拼接机构的气缸二动作将支座往推送工位方向移动,当新极耳物料的头端与旧极耳物料的尾端在订书机位置重叠后,拼接气缸动作控制订书机的活动部下压将新极耳物料的头端与旧极耳物料的尾端连接在一起,然后气缸二复位退回,下压气缸松开,气缸一松开,从而完成自动交换卷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交换卷及新旧极耳物料连自动连接的全自动交换卷动作,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交换机构的快速交换,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大大提高极耳物料交换的稳定性,提高效率;通过设置拼接机构上订书机实现旧极耳物料尾端与新极耳物料头端的连接,保证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同时,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极片物料的损坏的情况出现;当其中一极耳物料用完后,拼接机构上的下压气缸将旧极耳物料的尾部固定,防止移动,从而保证另一极耳物料的新极耳物料的头端连接与旧极耳物料的尾部重叠一致,提高连接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无需停机即可进行极耳物料的更换补充,保证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结构或装置,而得到的其他用于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移动机构、拼接机构、交换机构、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滑轨组及安装块,所述交换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交换机构包括两推送工位,所述安装板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安装平台,所述拼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块一,所述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均包括放卷滚轴及多个过辊,两所述放卷滚轴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一上,两所述放卷滚轴设有挡板及固定螺母,所述极耳放卷机构的多个过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方,所述备用极耳放卷机构的多个过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设有槽口,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后面,所述滑轨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电机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端部设有固定块,所述丝杠设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槽口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滑轨组包括两滑轨,两所述滑轨上均设有滑块,两所述滑块均与所述安装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为矩形块,所述矩形块设有两过辊组一,两所述推送工位均包括推动气缸、滑轨一及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设置在所述滑轨一上,所述滑块一均设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侧面与所述推动气缸的驱动杆连接,所述安装板一均设有气缸一及角块,所述角块上均设有缓冲压块,所述气缸一均设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设有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机构包括两滑轨二、气缸二及移动平台二,两所述滑轨二均设有滑块二,所述移动平台二设置在所述滑块二上,所述气缸二的活动杆与所述移动平台的侧面连接,所述移动平台二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中间设有压紧平台,所述支座还设有安装连接块及连接块二,所述安装连接块设有下压气缸,所述连接块二设有拼接气缸及拼接平台,所述拼接平台设有订书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订书机包括活动部及固定部,所述活动部与所述拼接气缸连接,所述固定部设有垫块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及垫块一均为硅胶垫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自动交换卷装置,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移动机构、拼接机构、交换机构、极耳放卷机构及备用极耳放卷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机、滑轨组及安装块,所述交换机构包括两推送工位,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交换卷及新旧极耳物料连自动连接的全自动交换卷动作,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交换机构的快速交换,通过设置拼接机构上订书机实现旧极耳物料尾端与新极耳物料头端的连接,保证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当其中一极耳物料用完后,拼接机构上的下压气缸将旧极耳物料的尾部固定,防止移动,保证与新极耳物料的头端重叠一致,提高连接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无需停机即可进行极耳物料的更换补充,保证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发;严海宏;肖尊高;罗二天;胡文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雅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1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