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是一种安全性高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钢卷类货物进行铁路运输时一般采用车辆为集装箱平车。但是,钢卷类货物具有单件重量大、规格种类复杂、外形易于滚动、装车加固难度大等特点,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集载和发生滚动,尤其受到外界冲击时,容易造成装运设备的失稳和破坏,因此,装运钢卷类货物的装运设备必须要能够满足铁路冲击试验要求;
因此,必须设计一种能够满足装载要求的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安全性高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其包括:运输平台;
至少两个运输架,固定于运输平台上,并且沿运输平台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一所述运输架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以支撑卷状货物的支撑结构,相邻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用以承载卷装货物的货物承载腔,每一所述运输架上的支撑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支撑结构和位于端部支撑结构之间的若干中间支撑结构,所述边缘支撑结构为相邻另一运输架设置的前述端部支撑结构之一;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和边缘支撑结构的结构设置相同,均呈倒v型结构设置,使得所述货物承载腔和附加承载腔均呈倒三角型或类梯型状;
相邻两个运输架具有邻近设置的内边缘,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有相邻设置所述内边缘设置的边缘支撑结构,所述边缘支撑结构具有朝向相邻运输架的附加承载面,相邻两个所述附加承载面之间形成一附加承载腔,所述附加承载腔呈倒三角型或类倒梯型,附加承载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运输平台的端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把手的一端,两个把手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杆连接,以便于人工辅助推动,所述把手的一端侧面焊接刹车板两侧的连杆,在运输平台运动的时候,人工上拉把手使得刹车板抬起,而当运输平台停止后,人工放下把手,刹车板也插入到轮子和地面之间;
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所在的运输平台位置表面粘合有一层橡胶层,用于起到缓冲增大摩擦和托起卷材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附加承载腔沿运输平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档杆组件,所述边缘档杆组件具有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边缘支撑结构顶部的固定架、沿运输平台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之间的档杆,所述档杆朝向附加承载腔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架沿所述运输平台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设有沿运输平台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档杆端部可调节固定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边缘档杆组件中两个固定架上的滑槽相向开口设置,所述档杆下壁面与滑槽内底壁之间设置有尼龙滑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可充分利用相邻两个运输架之间的空间,相较常规的两个运输架单独承载来说,增加卷装货物承载量,满足装载要求,并且通过两个运输架同时对附加承载腔内的货物进行共同承载,减少每一运输架端部的承载压力,提高整个运输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装有卷状货物的部分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圈出部分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承载有少量卷状货物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上支撑结构和档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圈出部分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性高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其包括运输平台1和固定于运输平台1上的至少两个运输架2;
所述运输平台1的端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把手6的一端,两个把手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杆连接,以便于人工辅助推动,所述把手的一端侧面焊接刹车板7两侧的连杆,在运输平台1运动的时候,人工上拉把手6使得刹车板7抬起,而当运输平台1停止后,人工放下把手6,刹车板7也插入到轮子和地面之间;
所述支撑结构3的底部所在的运输平台1位置表面粘合有一层橡胶层,用于起到缓冲增大摩擦和托起卷材的作用。
其中,前述至少两个所述运输架2沿运输平台1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每一所述运输架2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以支撑卷状货物800的支撑结构3,相邻所述支撑结构3之间形成有用以承载卷装货物的货物承载腔34。本发明中,相邻两个运输架2具有邻近设置的内边缘20,所述支撑结构3中包括有相邻设置所述内边缘20设置的边缘支撑结构311,所述边缘支撑结构311具有朝向相邻运输架2的附加承载面312,相邻两个所述附加承载面312之间形成一附加承载腔313。
通过该种设置,可充分利用相邻两个运输架2之间的空间,相较常规的两个运输架单独承载来说,增加卷装货物承载量,满足装载要求,并且通过两个运输架2同时对附加承载腔313内的货物进行共同承载,减少每一运输架2端部的承载压力,提高整个运输装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架2为20英寸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1为用于铁路运输的70吨级火车平台箱,通过前述附加承载腔312的设置,可使得该运输平台1能够达成满载要求。
每一所述运输架2的四个角部设置有锁孔(未图示),所述运输平台1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以与锁孔相固定配合的鹰头锁,以方便运输架2的安装固定。
结合图1至图3所示,若干组所述支撑结构3沿运输架2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均焊接于所述运输架2上。每一运输架2上的若干组所述支撑结构3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支撑结构31和位于端部支撑结构31之间的中间支撑结构32。前述边缘支撑结构311即为前述端部支撑结构之一,具体为相邻另一运输架2设置的端部支撑结构31。
所述货物承载腔34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端部支撑结构31和中间支撑结构32之间、以及相邻中间支撑结构3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撑结构32基本相同设置,均呈倒v型结构设置,使得所述货物承载腔34均呈倒三角型或类梯型状,以对卷状货物进行支撑,同时又减少与卷装货物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支撑结构32为采用两组支撑架321呈一定角度对接固定组成倒v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中间支撑结构32直接成型为一体型结构,或着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拼接形成倒v型结构,均可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组成所述中间支撑结构32的所述支撑架321可以为支撑板,也可以为由沿运输架2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支撑梁组成。每一所述支撑架321形成有朝向货物承载腔34的货物承载面3211,所述货物承载面3211上设置有缓冲垫3212,以使得卷状货物与支撑架321之间呈柔性接触,避免两者之间硬干涉而产生磨损现象。
所述端部支撑结构31可以设置为与所述中间支撑结构32相同,如本实施例对应图示所示,如此无需区分端部或中间位置的支撑结构,方便固定操作;当然,也可将端部支撑结构31设置为与中间支撑结构32不同,只要具有朝向货物承载腔34的一侧形成有设置有类似前述缓冲垫3212的货物承载面3211即可。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至少将所述边缘支撑结构311设置为与中间支撑结构32相同,使得两个运输架2相邻内边缘的支撑结构3类似于由两个运输架2组成的一个大运输架的中间支撑结构一样,在两个边缘支撑结构311之间形成类似中间的货物承载腔34一样的所述附加承载腔313。所述附加承载腔313也呈倒三角型或类倒梯型,并且在所述附加承载面312上也设置有缓冲垫3212。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还包括固定于每一货物承载腔34沿运输平台1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档杆组件4,以限制容置于货物承载腔34内的卷状货物沿横向移动。
具体地,每一所述档杆组件4包括设置于每一货物承载腔34两侧的支撑架321顶部的固定架41、连接在固定架41之间的档杆42。所述档杆42朝向货物承载腔34的一侧也设置有缓冲垫421。
其中,本实施例中,至少在每一中间支撑结构32顶部设置有一固定座40,可通过固定座40进行两组支撑架321的固定,然后将所述固定架41固定在所述固定座40顶部,以方便进行固定安装。优选地,所述固定座40沿运输架2或运输平台1宽度方向延伸贯穿整个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架41也沿运输架2或运输平台1宽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41上形成有沿运输平台1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411,所述档杆42端部可调节固定在所述滑槽411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41为侧向开口的c型件,即每一档杆组件4中的一对固定架41上的滑槽411相向开口设置,所述档杆42末端伸入所述滑槽411内,并可在滑槽411内沿运输平台1宽度方向调节移动,进而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卷状货物的限位。当然,所述档杆组件4还包括将档杆42进行位置固定的固定销43,档杆42和固定架41上设置有与固定销43配合固定的固定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档杆42下壁面与滑槽411内底壁之间还设置有尼龙滑块44,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
此外,因每一中间支撑结构32两侧均形成有所述货物承载腔34,从而本实施例中,形成中间支撑结构32的两组支撑架321上方的固定架41背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座40上,当然,在同一中间支撑结构32上的固定架41也可以一体设置,仅需要该一体设置的固定架41上同时成型有背向设置的两个滑槽411即可。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附加承载腔313两侧设置有边缘档杆组件5。所述边缘档杆组件5与上述中间的档杆组件4类似设置,只是连接设置在两个运输架2的边缘支撑结构311之间,其他结构设置均相同,即如上也具有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边缘支撑结构311顶部的固定架51、沿运输平台1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固定架51之间的档杆52;进一步设于固定架51上的滑槽、尼龙滑块和档杆52朝向附加承载腔313设置的缓冲垫等设计。
进一步地,因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边缘支撑结构311与中间支撑结构32相同设置,从而,边缘档杆组件5与中间的档杆组件4与边缘支撑结构311和中间支撑结构32的配合固定方式也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不仅可利用每一运输架2上的空间进行卷状货物承载,还可充分利用相邻两个运输架2之间的空间,相较常规的两个运输架单独承载来说,增加卷装货物承载量,满足装载要求,并且通过两个运输架2同时对附加承载腔313内的货物进行共同承载,减少每一运输架2端部的承载压力,提高整个运输装置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安全性高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平台;
至少两个运输架,固定于运输平台上,并且沿运输平台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每一所述运输架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以支撑卷状货物的支撑结构,相邻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形成有用以承载卷装货物的货物承载腔,每一所述运输架上的支撑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端部支撑结构和位于端部支撑结构之间的若干中间支撑结构,所述边缘支撑结构为相邻另一运输架设置的前述端部支撑结构之一;所述中间支撑结构和边缘支撑结构的结构设置相同,均呈倒v型结构设置,使得所述货物承载腔和附加承载腔均呈倒三角型或类梯型状;
相邻两个运输架具有邻近设置的内边缘,所述支撑结构中包括有相邻设置所述内边缘设置的边缘支撑结构,所述边缘支撑结构具有朝向相邻运输架的附加承载面,相邻两个所述附加承载面之间形成一附加承载腔,所述附加承载腔呈倒三角型或类倒梯型,附加承载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运输平台的端部两侧通过转轴连接把手的一端,两个把手的另外一端通过连杆连接,所述把手的一端侧面焊接刹车板两侧的连杆,在运输平台运动的时候,人工上拉把手使得刹车板抬起,而当运输平台停止后,人工放下把手,刹车板也插入到轮子和地面之间;
所述支撑结构的底部所在的运输平台位置表面粘合有一层橡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搞的管状材料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附加承载腔沿运输平台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边缘档杆组件,所述边缘档杆组件具有固定于相邻两个所述边缘支撑结构顶部的固定架、沿运输平台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之间的档杆,所述档杆朝向附加承载腔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固定架沿所述运输平台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并设有沿运输平台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档杆端部可调节固定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边缘档杆组件中两个固定架上的滑槽相向开口设置,所述档杆下壁面与滑槽内底壁之间设置有尼龙滑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