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尘器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目前的除尘器除了采用传统的吸附式和采用静电除尘的电除尘器,经分析发现,目前的电除尘器需要配备振打设备,才能使吸附在极板上的灰尘掉落至集尘斗中进行收集,然而振打设备的使用不仅会增加除尘器的体积,而且在振打设备工作时还具有较大的噪音,存在待改进的方面。
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单一形式的除尘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性价比高、除尘效果好的活性炭吸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袋式除尘器,设置在袋式除尘器右侧、且与袋式除尘器连通的旋流板塔,设置在旋流板塔右侧、且与旋流板塔连通的活性炭吸附腔;
所述袋式除尘器包括进气烟箱,设置在进气烟箱右侧的滤袋区,设置在滤袋区底部、且与滤袋区连通的灰斗,设置在滤袋区右侧、且与滤袋区连通的出气烟箱,设置在出气烟箱一侧、且与滤袋区连通的反吹系统;
还包括固定在旋流板塔内部顶端的数个喷淋头,固定在旋流板塔内部中端的数套旋流叶片,设置在旋流板塔内部底端的循环水池,设置在循环水池内部的循环水泵,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内部的吸附剂床层;
所述反吹系统包括固定在出气烟箱一侧的通气面板,与通气面板连通设置的反吹管道,与反吹管道连通设置的反吹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剂床层包括固定在活性炭吸附腔内部的活性炭支撑板,放置在活性炭支撑板上的活性炭。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顶部左侧的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顶部中间的装料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顶部右侧的第二出气口,分别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左右两侧、且与活性炭吸附腔连通的数个卸料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右侧顶部、与活性炭吸附腔连通、且用于向腔内排入蒸汽的蒸汽进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左侧底部、与活性炭吸附腔连通、且用于排出腔内蒸汽的蒸汽出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袋式除尘器左侧、且与进气烟箱连通、用于进气的第一管道,设置在袋式除尘器和旋流板塔中间、左端与出气烟箱连通、右端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管道,与第一出气口连接、用于排出旋流板塔内部气体的第三管道,设置在旋流板塔和活性炭吸附腔之间、左端与第一出气口连通、右端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四管道,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上、且与第二出气口连通、用于排出腔内空气的第五管道,设置在第五管道上的消音器。
进一步地,所述滤袋区包括平行设置的数个滤袋;所述出气烟箱包括呈镂空状、固定在滤袋区右侧的出气面板;所述通气面板固定在出气面板上、且与滤袋区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任一滤袋均采用纺织的滤布材质。
进一步地,还包括开设在旋流板塔左侧的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旋流板塔右侧顶部的第一出气口。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第四管道上的离心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袋式除尘器,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对于亚微米粒径的细尘有很高的分辨率,处理的范围很广泛,并且对于粉尘的特性不敏感,不受到粉尘和电阻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性价比高的优势。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旋流板塔,可以将灰尘直接打在水池或水帘面中,进一步地提高了除尘的效果,并且旋流板塔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稳定、安全的有益效果。
(3)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活性炭吸附装置,可以实现有效地去除臭味,去除二级出水中大多数有机污染物和某些无机物,在环保技术领域占据着很高的地位。
(4)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袋式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连通的旋流板塔,与旋流板塔连通的活性炭吸附装置,通过采用多种除尘方式、层层递进,最终实现了最好的除尘效果。
(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性价比高、除尘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6)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循环水泵和循环水池,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符合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7)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离心风机,提高了气体压力保证了顺利将气体从旋流板塔内排出。
(8)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第五管道上设置了消音器,有效地减小了空气排出的噪音。
(9)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了反吹系统,可以有效地去除附着在滤袋上的灰尘等杂质。
(10)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滤袋区的底部设置了灰斗,可以有效防止灰尘的四处飞溅。
本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在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袋式除尘器的示意图。
图2为旋流板塔的示意图。
图3为活性炭吸附腔的示意图。
图4为旋流叶片示意图。
图5为反吹系统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袋式除尘器;2-旋流板塔;3-活性炭吸附腔;4-进气烟箱;5-滤袋区;6-灰斗;7-出气烟箱;8-反吹系统;9-第一进气口;10-第一出气口;11-循环水池;12-循环水泵;13-吸附剂床层;14-第二进气口;15-装料口;16-第二出气口;17-蒸汽进口;18-蒸汽出口;19-活性炭支撑板;20-出气面板;21-通气面板;22-反吹管道;23-第一管道;24-第二管道;25-第三管道;26-第四管道;27-第五管道;28-消音器;29-反吹风机;30-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涉及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具体来说,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包括袋式除尘器1,设置在袋式除尘器1右侧、且与袋式除尘器1连通的旋流板塔2,设置在旋流板塔2右侧、且与旋流板塔2连通的活性炭吸附腔3;
所述袋式除尘器1包括进气烟箱4,设置在进气烟箱4右侧的滤袋区5,设置在滤袋区5底部、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灰斗6,设置在滤袋区5右侧、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出气烟箱7,设置在出气烟箱7一侧、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反吹系统8;
还包括固定在旋流板塔2内部顶端的数个喷淋头,固定在旋流板塔2内部中端的数套旋流叶片,设置在旋流板塔2内部底端的循环水池11,设置在循环水池11内部的循环水泵12,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内部的吸附剂床层13;
所述反吹系统8包括固定在出气烟箱7一侧的通气面板21,与通气面板21连通设置的反吹管道22,与反吹管道22连通设置的反吹风机29。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剂床层13包括固定在活性炭吸附腔3内部的活性炭支撑板19,放置在活性炭支撑板19上的活性炭。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左侧的第二进气口14,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中间的装料口15,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右侧的第二出气口16,分别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左右两侧、且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的数个卸料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右侧顶部、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且用于向腔内排入蒸汽的蒸汽进口17;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左侧底部、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且用于排出腔内蒸汽的蒸汽出口18。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袋式除尘器1左侧、且与进气烟箱4连通、用于进气的第一管道23,设置在袋式除尘器1和旋流板塔2中间、左端与出气烟箱7连通、右端与第一进气口9连通的第二管道24,与第一出气口10连接、用于排出旋流板塔2内部气体的第三管道25,设置在旋流板塔2和活性炭吸附腔3之间、左端与第一出气口10连通、右端与第二进气口14连通的第四管道26,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上、且与第二出气口16连通、用于排出腔内空气的第五管道27,设置在第五管道27上的消音器28。
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袋区5包括平行设置的数个滤袋;所述出气烟箱7包括呈镂空状、固定在滤袋区5右侧的出气面板20;所述通气面板21固定在出气面板20上、且与滤袋区5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任一滤袋均采用纺织的滤布材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开设在旋流板塔2左侧的第一进气口9,设置在旋流板塔2右侧顶部的第一出气口10。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第四管道26上的离心风机30。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袋式除尘器(1),设置在袋式除尘器(1)右侧、且与袋式除尘器(1)连通的旋流板塔(2),设置在旋流板塔(2)右侧、且与旋流板塔(2)连通的活性炭吸附腔(3);
所述袋式除尘器(1)包括进气烟箱(4),设置在进气烟箱(4)右侧的滤袋区(5),设置在滤袋区(5)底部、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灰斗(6),设置在滤袋区(5)右侧、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出气烟箱(7),设置在出气烟箱(7)一侧、且与滤袋区(5)连通的反吹系统(8);
还包括固定在旋流板塔(2)内部顶端的数个喷淋头,固定在旋流板塔(2)内部中端的数套旋流叶片,设置在旋流板塔(2)内部底端的循环水池(11),设置在循环水池(11)内部的循环水泵(12),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内部的吸附剂床层(13);
所述反吹系统(8)包括固定在出气烟箱(7)一侧的通气面板(21),与通气面板(21)连通设置的反吹管道(22),与反吹管道(22)连通设置的反吹风机(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床层(13)包括固定在活性炭吸附腔(3)内部的活性炭支撑板(19),放置在活性炭支撑板(19)上的活性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左侧的第二进气口(14),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中间的装料口(15),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顶部右侧的第二出气口(16),分别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左右两侧、且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的数个卸料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右侧顶部、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且用于向腔内排入蒸汽的蒸汽进口(17);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左侧底部、与活性炭吸附腔(3)连通、且用于排出腔内蒸汽的蒸汽出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袋式除尘器(1)左侧、且与进气烟箱(4)连通、用于进气的第一管道(23),设置在袋式除尘器(1)和旋流板塔(2)中间、左端与出气烟箱(7)连通、右端与第一进气口(9)连通的第二管道(24),与第一出气口(10)连接、用于排出旋流板塔(2)内部气体的第三管道(25),设置在旋流板塔(2)和活性炭吸附腔(3)之间、左端与第一出气口(10)连通、右端与第二进气口(14)连通的第四管道(26),设置在活性炭吸附腔(3)上、且与第二出气口(16)连通、用于排出腔内空气的第五管道(27),设置在第五管道(27)上的消音器(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区(5)包括平行设置的数个滤袋;所述出气烟箱(7)包括呈镂空状、固定在滤袋区(5)右侧的出气面板(20);所述通气面板(21)固定在出气面板(20)上、且与滤袋区(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滤袋均采用纺织的滤布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旋流板塔(2)左侧的第一进气口(9),设置在旋流板塔(2)右侧顶部的第一出气口(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四管道(26)上的离心风机(3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