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4-07-01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



背景技术:

在二氧化碳进行排放的过程中,需要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理才能排放至室外环境中,而现有的处理方式多为活性炭的方式进行处理,而排放的气体中并不是只有二氧化碳气体,还有其它的杂质颗粒,杂质颗粒会附着在活性炭滤网的表面,进而对活性炭的表面造成堵塞,进而降低二氧化碳过滤的效率,因此要将活性炭滤网从排放机构内取出清理,然而现有的活性炭滤网在取出时较为繁琐,会浪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与开口位置对应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与管体匹配放置的过滤机构,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管体的两端放置有风管,两个所述风管和管体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角件,所述角件焊接在管体的侧面,所述角件的两端均插接有长条块,两个所述长条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两个风管的侧面,所述角件的两端和两个长条块的表面均开设有螺孔,相邻两个所述螺孔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柱。

优选地,所述螺柱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呈圆柱状,沿着所述安装块的圆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顶部开设有两条对称排列的燕尾槽,两个所述燕尾槽的内部均匹配安装有燕尾块,两个所述燕尾块的顶部均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网和活性炭滤网,所述滤网和活性炭滤网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的底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风管的端部均粘接有密封橡胶垫,两个所述密封橡胶垫的侧面分别与管体和盖板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管体和风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方便管体和分管分体设置,只需操作固定机构,即可方便管体和风管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进而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盖板,在盖板从管体上取出时,即可带动过滤网和活性炭滤网从管体内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取出活性炭滤网过程复杂的缺点,提高了活性炭滤网取出和安装的便捷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的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的管体和盖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的风管和密封橡胶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盖板1、风管2、管体3、长条块4、安装块5、角件6、螺柱7、燕尾块8、燕尾槽9、密封橡胶垫10、滤网11、活性炭滤网12、螺孔13、排风扇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包括管体3,管体3,管体3的顶部开设有开口,管体3的顶部设有与开口位置对应的盖板1,两个风管2的端部均粘接有密封橡胶垫10,两个密封橡胶垫10的侧面分别与管体3和盖板1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密封橡胶垫10的设置,防止气体从两个风管2和管体3之间的缝隙流出,提高两个风管2和管体3之间的密封效果。

盖板1的底部设有与管体3匹配放置的过滤机构,管体3的顶部开设有两条对称排列的燕尾槽9,两个燕尾槽9的内部均匹配安装有燕尾块8,两个燕尾块8的顶部均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1的底部,燕尾块8和燕尾槽9的设置,提高盖板1安装在管体3顶部的稳定性,过滤机构包括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1的底部,在管体3从两个风管3上取出时,通过水平拉动盖板1,便于盖板1拉动燕尾块8在燕尾槽9的内部滑动,在将燕尾块8从燕尾槽9内滑出后,便于盖板1带动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从管体3内移出,便于活性炭滤网从排放机构上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对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上的杂质颗粒进行处理。

滤网11的设置,用于过滤气体中大部分的杂质颗粒,避免杂质颗粒都附着在活性炭滤网12的表面,活性炭滤网12的设置,用于对气体中二氧化碳进行净化处理,在将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进行拆卸时,只需将螺钉取下,即可将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从盖板1上取出。

管体3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排风扇14,管体3的两端放置有风管2,两个风管2和管体3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连接,固定机构包括角件6,角件6焊接在管体3的侧面,角件6的两端均插接有长条块4,两个长条块4的一端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两个风管2的侧面,角件6的两端和两个长条块4的表面均开设有螺孔13,相邻两个螺孔13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柱7,螺柱7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块5,安装块5呈圆柱状,沿着安装块5的圆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转动安装块5,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螺柱7,进而带动螺柱7在两个螺孔13内转动,用于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

排风扇14的设置,先将排风扇14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接着将电源开关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连接,通过操控电源开关,排风扇14通电后工作,用于带动气体的流动,随着气体的流动,用于带动二氧化碳被活性炭滤网12过滤处理。

需要将管体3从两个风管2之间取出时,只需转动安装块5将螺柱7从两个螺孔13内取出,即可向上拉动管体3,管体3带动角件6从两个长条块4上分离,即可将管体3从两个风管2上取出,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包括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所述管体(3)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管体(3)的顶部设有与开口位置对应的盖板(1),所述盖板(1)的底部设有与管体(3)匹配放置的过滤机构,所述管体(3)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排风扇(14),所述管体(3)的两端放置有风管(2),两个所述风管(2)和管体(3)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角件(6),所述角件(6)焊接在管体(3)的侧面,所述角件(6)的两端均插接有长条块(4),两个所述长条块(4)的一端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两个风管(2)的侧面,所述角件(6)的两端和两个长条块(4)的表面均开设有螺孔(13),相邻两个所述螺孔(13)之间螺纹连接有螺柱(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7)的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呈圆柱状,沿着所述安装块(5)的圆弧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的顶部开设有两条对称排列的燕尾槽(9),两个所述燕尾槽(9)的内部均匹配安装有燕尾块(8),两个所述燕尾块(8)的顶部均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所述滤网(11)和活性炭滤网(12)通过螺钉安装在盖板(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管(2)的端部均粘接有密封橡胶垫(10),两个所述密封橡胶垫(10)的侧面分别与管体(3)和盖板(1)的两个对称侧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二氧化碳处理的组装式排放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所述管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管体的顶部设有与开口位置对应的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与管体匹配放置的过滤机构,所述管体的内部通过螺钉安装有排风扇,所述管体的两端放置有风管,两个所述风管和管体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盖板,通过固定机构将管体3从两个风管2上取出后,即可将盖板从管体上取出时,用于带动过滤网和活性炭滤网从管体内取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取出活性炭滤网过程复杂的缺点,提高了活性炭滤网取出和安装的便捷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云林;张朝强;金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20064.html